【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杆的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杆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铜杆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杆一般用电解铜生产,电阻率低于低氧铜杆,因此在生产对电阻要求比较苛刻的产品中,无氧铜杆比较经济;制造无氧铜杆要求质量较高的原材料;铜杆在加工后一般绕成卷以方便进行收纳和运输,运输包括水平的移送和垂直的吊运。
[0003]目前,现有的铜杆很多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搬运和移送不方便,传统的转运小车功能单一无法压实,运载量小,减震效果差,容易颠簸倾倒,且无法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吊运,上下料繁琐费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铜杆的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铜杆的转运装置,本装置通过铜杆托板方便安置铜杆,且通过橡胶防水层可隔离防水,移动转运方便,减震缓冲效果好,运输更加平稳顺畅,吊运方便,还可对铜杆线圈进行压实,防止其松散,提高运载量,可回收中空圆柱进行重复再利用,环保节约,降低了采购成本。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杆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底座(1)、运输减震模块和压实稳定模块;运输底座(1)上端边缘处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导向孔(3),运输底座(1)上端安置有运输减震模块,运输减震模块的导向杆(4)滑动连接导向孔(3),运输减震模块的支撑板(5)上端安置有铜杆托板(7),铜杆托板(7)下端设置有橡胶防水层(8),运输底座(1)和支撑板(5)的中心处均设置有第一圆形通槽,铜杆托板(7)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圆形通槽,第二圆形通槽内卡接有中空圆柱(9),中空圆柱(9)下部延伸至第一圆形通槽内,中空圆柱(9)底部设置有通孔(10),中空圆柱(9)周面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设置有卡接定位模块,中空圆柱(9)上部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矩形通槽(17),中空圆柱(9)上部滑动连接有压实稳定模块,中空圆柱(9)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14),中空圆柱(9)内部顶端设置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下端延伸至滑动架(14)内,且固定连接滑动架(14)内部底端,滑动架(14)下端设置有顶杆(16),顶杆(16)下部抵靠卡接定位模块的梯形滑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杆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输底座(1)下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移动轮(2),运输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中,刘昭林,张勇,罗曦,刘新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