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端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制造过程中进行端部封口的结构,即一种锂电池端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端部封口,传统的方式就是通过集流片密封安装在外壳端部,以此来将电芯和电解液密封封闭在外壳内,再在集流片上设置集流圈、装饰圈、密封圈和压盖等各种零部件进行导电密封,这种端口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零部件繁多,会占据锂电池较多的体积,导致锂电池的容量降低;同时,过于复杂的结构也增加了生产工序并提升自动化加工的难度;另外,集流片上的各种部件都是通过电池端口处的卷边进行压住固定的,传统的锂电池结构只是翻折卷边即可,实际使用中容易存在卷边压不住而导致结构紧凑性欠佳、电解液泄露等情况,故极大影响了锂电池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能较好的提高锂电池容量和简化自动化加工工序、使用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端部结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端部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内的电芯(2)和集流片(3),该集流片上设有注液孔(31),集流片(3)与电芯(2)之间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片(3)外设有集流帽(9)和套装在集流帽外的密封圈(5),该集流帽(9)盖合注液孔(31)并与集流片(3)导电连接,该密封圈(5)与集流帽(9)之间构成内圆周密封,密封圈(5)与外壳(1)之间构成外圆周密封,在密封圈(5)和集流帽(9)外设有盖帽(6),该盖帽与集流帽(9)之间导电连接,且盖帽(6)的外缘被外壳(1)端部的外卷边(12)作圆周压紧导电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帽(9)为全封闭结构或集流帽(9)上设有连通注液孔(31)的集流孔(9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片(3)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凸圈(32),所述的注液孔(31)为凸圈(32)内轴向贯通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帽(9)为全封闭结构,相应在盖帽(6)上设有与所述集流帽(9)位置对应的盲孔(61),该盲孔的孔底与集流帽(9)之间作导电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孔(61)内径大于凸圈(32)外径而小于集流帽(9)外径,所述的盲孔(61)孔底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效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久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