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春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70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包括矩形台、矩形槽、建筑模型托板、定位螺孔、条形板、条形孔、网片、侧条槽、牵动块、螺孔块、螺杆、放置槽、电机、矩形凹面、油缸、压杆、振动器、钢片、强力风机、风向调板和马达。本申请结构合理,实现模拟地震对建筑结构影响的演示功能,能够对建筑模型进行风力影响测试,同时运作的马达带动相连的风向调板侧转,达到调整风向的效果,通过将两个压杆与建筑模型对应部位进行连接固定且在运行的电机带动经螺杆、螺孔块、牵动块及油缸连接的压杆下移,实现对建筑模型进行压力测试的演示功能。筑模型进行压力测试的演示功能。筑模型进行压力测试的演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教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建筑学类专业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0003]学建筑的学生有时会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建筑模型,而在缺乏对建筑模型进行实际测试演示的结构,从而不能够获取需要更为优化的地方,进而需要模拟现实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地震等对建筑影响的程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包括建筑模型托板、条形板、螺杆、油缸、压杆、强力风机和风向调板,所述建筑模型托板底部四周均通过钢片与矩形槽内四周侧壁连接,且建筑模型托板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振动器,所述条形板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条形孔和侧条槽,且条形孔内上下等距安装有多个强力风机,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侧条槽内,且螺杆通过螺孔块与牵动块对应端连接,两个油缸对称安装在牵动块前端面上,且油缸的推杆端与压杆一端连接,所述风向调板上下端同向一侧均通过转轴与条形孔内上下端壁活动连接,且位于顶部的转轴一端与马达的轴杆端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开设在矩形台顶部表面,且矩形台一侧侧壁与条形板底部相互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孔前端端口安装有网片,且位于条形孔前端口顶部一侧表面设置有矩形凹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马达设有两个,且两个马达对称安装在矩形凹面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板顶端端面均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轴杆端与螺杆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风向调板设有两个,且两个风向调板对称位于条形孔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模型托板顶部表面矩阵开设有四个定位螺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螺孔块滑动位于对应的侧条槽内,且两个螺孔块之间连接有牵动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钢片为Z型状,且钢片的横向板结构与建筑模型托板底部相互螺栓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油缸通过油管与外接液压油输控设备连接。
[0015]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通过运行振动器并在弹性材质的钢片作用下,达到带动
建筑模型托板及建筑模型振动的效果,实现模拟地震对建筑结构影响的演示功能,能够对建筑模型进行风力影响测试,同时运作的马达带动相连的风向调板侧转,达到调整风向的效果,通过将两个压杆与建筑模型对应部位进行连接固定且在运行的电机带动经螺杆、螺孔块、牵动块及油缸连接的压杆下移,实现对建筑模型进行压力测试的演示功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条形板结构的侧剖图。
[0020]图中:1、矩形台,2、矩形槽,3、建筑模型托板,4、定位螺孔, 5、条形板,6、条形孔,7、网片,8、侧条槽,9、牵动块,10、螺孔块,11、螺杆,12、放置槽,13、电机,14、矩形凹面,15、油缸, 16、压杆,17、振动器,18、钢片,19、强力风机,20、风向调板, 21、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3]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包括建筑模型托板3、条形板5、螺杆11、油缸15、压杆16、强力风机19和风向调板20,所述建筑模型托板3底部四周均通过钢片18与矩形槽2 内四周侧壁连接,且建筑模型托板3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振动器17,所述条形板5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条形孔6和侧条槽8,且条形孔 6内上下等距安装有多个强力风机19,所述螺杆11转动安装在侧条槽8内,且螺杆11通过螺孔块10与牵动块9对应端连接,两个油缸 15对称安装在牵动块9前端面上,且油缸15的推杆端与压杆16一端连接,所述风向调板20上下端同向一侧均通过转轴与条形孔6内上下端壁活动连接,且位于顶部的转轴一端与马达21的轴杆端连接。
[0028]所述矩形槽2开设在矩形台1顶部表面,且矩形台1一侧侧壁与条形板5底部相互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模型托板(3)、条形板(5)、螺杆(11)、油缸(15)、压杆(16)、强力风机(19)和风向调板(20),所述建筑模型托板(3)底部四周均通过钢片(18)与矩形槽(2)内四周侧壁连接,且建筑模型托板(3)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振动器(17),所述条形板(5)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条形孔(6)和侧条槽(8),且条形孔(6)内上下等距安装有多个强力风机(19),所述螺杆(11)转动安装在侧条槽(8)内,且螺杆(11)通过螺孔块(10)与牵动块(9)对应端连接,两个油缸(15)对称安装在牵动块(9)前端面上,且油缸(15)的推杆端与压杆(16)一端连接,所述风向调板(20)上下端同向一侧均通过转轴与条形孔(6)内上下端壁活动连接,且位于顶部的转轴一端与马达(21)的轴杆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2)开设在矩形台(1)顶部表面,且矩形台(1)一侧侧壁与条形板(5)底部相互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学用多功能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6)前端端口安装有网片(7),且位于条形孔(6)前端口顶部一侧表面设置有矩形凹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春美邓均平陈永亮吴炜敏陈育圳周凯许燕佳叶青茂
申请(专利权)人:邓春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