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及其升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63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及其升降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电机、涡轮丝杆、与涡轮丝杆螺接的涡轮外筒和控制电机转动状态的控制电路,所述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涡轮丝杆的轴头联接,所述涡轮丝杆与涡轮外筒联接,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转动状态来控制涡轮外筒的伸缩状态,从而调节智能设备面板的倾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涡轮丝杆驱动升降,相比液压驱动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涡轮外筒在任意位置升降,相比电动推杆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噪音小。噪音小。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及其升降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俬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及其升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家具的舒适性、科技感要求越来越高。如书桌、床、沙发等,常常需调整其面板的倾斜角度,以适合用户不同使用场合的需求。
[0003]在传统的书桌及其书桌面板结构中,如要驱动书桌面板的倾斜角度,主要有两种方式:液压杆式、电动推杆式,其基本原理为书桌面板的底部与书桌固定横梁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液压杆或电动推杆相连,通过手动上抬桌面板驱动液压杆动作,或者按下电动按钮驱动电动推杆伸缩达到驱动书桌面板倾斜的功能,进而实现用户书写、画画、阅读等功能。而液压杆的驱动方式较为单一,在桌面板倾斜过程中除非上升到最高点后方可控制其降下,无法选择合适的固定位置。而电动推杆造价昂贵、功能单一,且在驱动过程中噪音较大,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用户体验及科技感。
[0004]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及其升降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至少一个缺陷。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电机、涡轮丝杆、与涡轮丝杆螺接的涡轮外筒和控制电机转动状态的控制电路,所述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涡轮丝杆的轴头联接,所述涡轮丝杆与涡轮外筒联接,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转动状态来控制涡轮外筒的伸缩状态。
[0008]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电机壳件和外筒壳件,所述外筒壳件与电机壳件螺接。
[0009]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中,所述电机壳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外筒壳件具有供涡轮外筒的一端伸出的通孔,所述涡轮外筒的末端具有与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可升降面板枢接的枢接孔。
[0010]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模块、稳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升压模块、稳压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将输入电压升压至电机工作所需电压给电机供电,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升降指令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使涡轮外筒伸出或缩回。
[0011]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电机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机接口,所述驱动芯片的IN1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IO3脚,所述驱动芯片的IN2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IO5脚,驱
动芯片的OUT1脚和OUT2 脚连接电机接口的第5脚和第6脚,驱动芯片的VBB脚连接升压模块,主控芯片的IO19脚和IO18脚分别连接电机接口的第2脚和第1脚。
[0012]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还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IO0脚、也通过第三电阻连接VCC_3V3供电端,第一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IO1脚、也通过第四电阻连接VCC_3V3供电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0013]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中,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电源输入单元、升压芯片、电感、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二极管,所述升压芯片的SW脚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也通过电感连接升压芯片的VIN脚、稳压模块和电源输入单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驱动芯片的 VBB脚、并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升压芯片的FB脚、也通过第一电容接地、还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FB脚还通过第六电阻接地。
[0014]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还包括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包括第一LED灯、第二LED灯、第三LED灯、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一、第二、第三LED灯的正极连接稳压模块,第一LED 灯的负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IO6脚,第二LED灯的负极通过第八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IO7脚,第三LED灯的负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IO8脚。
[0015]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可升降面板,其中,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升降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的固定部与支架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的活动部与可升降面板连接,控制可升降面板的倾斜状态。
[0016]所述可倾斜式智能设备为学习桌、床或沙发。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及其升降控制装置中,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电机、涡轮丝杆、与涡轮丝杆螺接的涡轮外筒和控制电机转动状态的控制电路,所述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涡轮丝杆的轴头联接,所述涡轮丝杆与涡轮外筒联接,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转动状态来控制涡轮外筒的伸缩状态,从而调节智能设备面板的倾斜状态。本技术采用涡轮丝杆驱动面板升降,与液压驱动方式相比,本技术可使涡轮外筒在任意位置升降,与电动推杆的方式相比,本技术成本低、噪音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的组合状态的透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控制可升降面板升降状态的流程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可升降面板处于水平状态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可升降面板处于上升状态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可升降面板处于下降状态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注说明:
[0028]壳体10电机20涡轮丝杆30涡轮外筒40控制电路50
[0029]PCB板60电机壳件101外筒壳件102安装孔103
[0030]枢接孔104升压模块501稳压模块502电机驱动模块503
[0031]控制模块504主控芯片U1驱动芯片U2第一电阻R1
[0032]第二电阻R2电机接口J1开关模块505第一开关SW1
[0033]第二开关SW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源输入单元506
[0034]升压芯片U3电感L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
[003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指示模块507
[0036]第一LED灯D2第二LED灯D3第三LED灯D4
[0037]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电机、涡轮丝杆、与涡轮丝杆螺接的涡轮外筒和控制电机转动状态的控制电路,所述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涡轮丝杆的轴头联接,所述涡轮丝杆与涡轮外筒联接,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转动状态来控制涡轮外筒的伸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电机壳件和外筒壳件,所述外筒壳件与电机壳件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外筒壳件具有供涡轮外筒的一端伸出的通孔,所述涡轮外筒的末端具有与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可升降面板枢接的枢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模块、稳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升压模块、稳压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将输入电压升压至电机工作所需电压给电机供电,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升降指令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使涡轮外筒伸出或缩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电机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电机接口,所述驱动芯片的IN1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IO3脚,所述驱动芯片的IN2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IO5 脚,驱动芯片的OUT1脚和OUT2脚连接电机接口的第5脚和第6脚,驱动芯片的VBB脚连接升压模块,主控芯片的IO19脚和IO18脚分别连接电机接口的第2脚和第1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倾斜式智能设备的升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锐创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