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流电源的电子开关安装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59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交流电源的电子开关安装模块。它主要包括可控硅开关(1)、可控硅开关的散热器(4)、交流接触器(2)和控制电路板(3),其改进点是设有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由两个安装板和一对槽钢架构成,所述的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在一对槽钢架上,从而形成一个上、下漏空的夹板式框架(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该夹板式框架将可控硅开关、散热器、交流接触器和控制电路板有机的组合安装在一起,不仅实现了模块化结构,同时,结构组合非常紧凑,几乎没有空间上的浪费,而且安装采用了插拔式结构,实现了快速安装定位和快速拆卸。从而大大方便了电子开关的安装和现场维修更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交流电源的元器件安装模块,尤其涉及一 种用于交流电源的电子开关安装模块。技术背景在已有技术中,电子开关是电源产品中常用的组成部分,参见图4, 它一般由可控硅开关l、交流接触器2、控制电路板3组成。由于可控硅 开关需要散热,故在可控硅开关上设有散热器,通常可控硅开关和散热 器与交流接触器在机械上是分开安装的。如图6所示,可控硅开关l和 散热器4安装在一个安装板15上,同时控制电路板3也通过支柱装在该 安装板15上,而交流接触器2则安装在另一个安装板16上,然后再将 两个安装板前后排列地安装在机柜内的两侧支架17上,最后再用导电条 6实现如图4所示的可控硅开关与交流接触器的并联连接。该种安装结 构没有考虑到维修更换的问题,因机柜内空间非常狭窄, 一旦安装到位 后,就很难进行拆卸更换,不便于现场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交流 电源的电子开关安装模块,从而使交流电源的电子开关在机械安装上实 现模块化,达到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可控硅开关的散热器、交流接触器和控制 电路板,其改进点是它具有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由两个安装板和一 对槽钢架构成,所述的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在一对槽钢架上,从而形成 一个上、下漏空的夹板式框架,在该框架的一侧安装板上安装所述的交 流接触器,并在该安装板上还设有一对前伸的安装导向杆,在该框架的 另一侧安装板上安装所述的散热器和可控硅开关,所述的散热器固定安装在其安装板的内侧,使其位于安装架的夹层中,所述的可控硅开关位 于其安装板的外侧,其安装板中部漏空,所述的可控硅开关通过漏空处 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的交流接触器与可控硅开关之间通过导电条实现 它们之间的并联连接,在所述可控硅开关安装板的外端面还通过支柱装 有另一安装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在该安装板上。 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在上述的控制电路板上通过支柱还装有相位检测电路板。 上述的一对安装导向杆为角钢结构,它们设在交流接触器安装板的 底部,并在该安装板与安装导向杆之间设有斜拉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一个夹板式框架将可 控硅开关、散热器、交流接触器这三大组块有机的组合安装在一起,不 仅实现了模块化结构,同时,结构组合非常紧凑,几乎没有空间上的浪 费。而且安装采用了插拔式结构,实现了快速安装定位和快速拆卸。从 而大大方便了电子开关的安装和现场维修更换。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本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已有电子开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本电子开关模块中的元、器件至少包括可控硅开关1、交 流接触器2和控制电路板3,本模块的功能是断开或接通电源电压VI、 V2、 V3与客户负载的联系。本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源启动时,电源 控制器先向控制电路板3发送启动控制信号,控制电路板3经过相应的 处理后将驱动信号加至可控硅开关1的触发端,此时可控硅开关1处于导 通状态,电源向客户负载正常供电。由于在自然冷却的条件下,可控硅 不能长时间工作,因此在可控硅导通后很短的时间内,控制电路板3控制并接在可控硅两端的交流接触器2工作,当交流接触器2导通后,使得可 控硅两端电压基本一致,这就破坏了其正常工作的条件,这时可控硅内部 只流过很小的漏电流(此时可控硅的驱动信号仍存在),而电源输出的电 流主要通过交流接触器的开关触点流向客户负载,从而保护了可控硅器 件。当电源需要停止工作时,控制电路板3接收到电源控制器发来的停 机信号,它经过相应处理后,先控制交流接触器2立即断开,则可控硅 开关1两端恢复正向电压,使可控硅处于导通的状态(可控硅的驱动信 号仍存在),电源输出的电流全部通过可控硅,这样,就保证了交流接触 器触头在断开的瞬间不产生拉弧,经过很短的延时后,控制电路板3封 锁可控硅的驱动信号,则可控硅关断,从而彻底切断电源与客户负载的 连接。参见图1、 2、 3,本模块具有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由两个安装板 5-1、 5-2和一对槽钢架5-3构成,所述的安装板5-l、 5-2分别固定在一 对槽钢架5-3上,从而形成一个上、下漏空的夹板式框架5,在安装板 5-1上安装交流接触器2,在安装板5-2的内面安装散热器4,使该散热 器刚好位于夹板式框架5的夹层中,在安装板5-2的外侧安装可控硅开 关1,安装板5-2是一个中部漏空的方框板,可控硅开关1穿过该方框板 的漏空部位固定在散热器4上,可控硅开关l的开关端和交流接触器2 的触头端分别通过伸出的导电条l-l、 1-2和2-1、 2-2引出,然后再通过 U字形导电条6将伸出的导电条1-1与2-1和1-2与2-2连接在一起,从 而实现它们之间的并联;在所述的安装板5-2外侧装有支柱7,该支柱7 两端头都设有螺杆, 一端螺杆用于将散热器4固定在安装板5-2上,另 一端螺杆用于固定安装板8,所述的控制电路板3通过支柱9固定在安 装板8上;为了使^:模块能够快速安装固定在机柜内,在安装板5-1底 部还设有一对前伸的安装导向杆5-4,并在安装板5-1与导向杆5-4之间 设有一个斜拉杆5-5,以强加导向杆的强度,所述导向杆5-4可以采用角 钢结构。本模块还可以再组合一个相位检测电路板,即在所述的控制电 路板3上通过支柱14安装相位检测电路板13。参见图5,为了在机柜内快速安装本模块,需在机架横梁10上安装一对U形架ll,该对U形架的底部设有水平托架11-1,并在水平托架 上设有定位卡12。安装时,将本模块上的导向杆5-4顺着水平托架11-1 推入由一对U形架11形成的框架内,推入到位后,导向杆前端插入定 位卡12中,并用螺栓18将夹板式框架5固定在U形架11上;当需要 拆卸时,松开螺栓18直接拉出模块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交流电源的电子开关安装模块,它包括可控硅开关(1)、可控硅开关的散热器(4)、交流接触器(2)和控制电路板(3),其特征是:它具有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由两个安装板(5-1、5-2)和一对槽钢架(5-3)构成,所述的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在一对槽钢架上,从而形成一个上、下漏空的夹板式框架(5),在该框架的一侧安装板(5-1)上安装所述的交流接触器(2),并在该安装板(5-1)上还设有一对前伸的安装导向杆(5-4),在该框架的另一侧安装板(5-2)上安装所述的散热器(4)和可控硅开关(1),所述的散热器(4)固定安装在其安装板(5-1)的内侧,使其位于安装架(5)的夹层中,所述的可控硅开关(1)位于其安装板(5-2)的外侧,其安装板(5-2)中部漏空,所述的可控硅开关(1)通过漏空处固定在散热器(4)上,所述的交流接触器(2)与可控硅开关(1)之间通过导电条实现它们之间的并联连接,在所述可控硅开关安装板(5-2)的外端面还通过支柱装有另一安装板(8),所述的控制电路板(3)安装在该安装板(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流电源的电子开关安装模块,它包括可控硅开关(1)、可控硅开关的散热器(4)、交流接触器(2)和控制电路板(3),其特征是它具有一个安装架,该安装架由两个安装板(5-1、5-2)和一对槽钢架(5-3)构成,所述的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在一对槽钢架上,从而形成一个上、下漏空的夹板式框架(5),在该框架的一侧安装板(5-1)上安装所述的交流接触器(2),并在该安装板(5-1)上还设有一对前伸的安装导向杆(5-4),在该框架的另一侧安装板(5-2)上安装所述的散热器(4)和可控硅开关(1),所述的散热器(4)固定安装在其安装板(5-1)的内侧,使其位于安装架(5)的夹层中,所述的可控硅开关(1)位于其安装板(5-2)的外侧,其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爱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