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延飞专利>正文

一种360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49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60
°
旋转车缝边座


[0001]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
,尤指一种360
°
旋转车缝边座。

技术介绍

[0002]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
[0003]现有的缝纫机缝纫角度受限,对于筒状物、难转弯以及外形奇特的物品(如靴子、挎包等)很难缝纫成型,需要耗费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360
°
旋转车缝边座,便于车缝外形奇特的物品以及筒状物,增大适用范围,提高加工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60
°
旋转车缝边座,包括基座与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通过转盘在基座上360
°
旋转,所述旋转座的前端设有可拆卸的摆臂前段,所述摆臂前段内设有斧座,所述斧座上设有旋梭组件与针板,所述旋梭组件可转动设在斧座上,所述针板内设有送茎,所述旋转座内设有第一同步传动机构与第二同步传动机构,所述斧座与第一同步传动机构卡接,所述旋梭组件与第二同步传动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传动机构包括转盘轴管、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轮、立轴、第三同步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同步带,所述转盘轴管通过顶针轴承穿设在转盘上,所述第一同步轮穿设在转盘轴管上,所述立轴纵向穿设在旋转座内,所述第二同步轮设在立轴的下端,所述第三同步轮设在立轴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分别设在摆臂前段内且依次啮合,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与第一齿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斧座与第三齿轮卡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同步传动机构包括转盘轴、第四同步轮、第三同步带、第五同步轮、立轴管、第六同步轮、第四同步带与第七同步轮,所述转盘轴通过顶针轴承穿设在转盘轴管内,所述第四同步轮穿设在转盘轴上,所述立轴管通过轴承纵向穿设在旋转座内,所述第五同步轮穿设在立轴管的下端,所述第六同步轮穿设在立轴管的上端,所述第七同步轮与旋梭组件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与第五同步轮通过第三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六同步轮与第七同步轮通过第四同步带传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旋梭组件包括梭头轴、旋梭本体、梭芯与梭壳,所述梭头轴穿过斧座和摆臂前段与第七同步轮连接,所述旋梭本体设在梭头轴上,所述梭芯通过螺丝连接在旋梭本体内,所述梭壳套设在旋梭本体上。
[0009]优选地,所述斧座通过斧座压套设在摆臂前段内且与第三齿轮卡接,所述斧座上设有斧盖。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360
°
旋转,且在旋转过程中斧座的位置固定不变,再配合第一同步传动机构与第二同步传动分别带动斧座与旋梭组件旋转,实现360
°
任意角度车缝,能够适用一些车缝难度大、难拐弯以及外形奇特的物品以及筒状物,增大了适用范围,缩短车缝耗时,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图。
[0012]图2是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旋转座;21.摆臂前段;211.安装槽;3.斧座31.斧座压套;32.斧盖;4.旋梭组件;41.梭头轴;42.旋梭本体;43.梭芯;44.梭壳;5.第一同步传动机构;51.转盘轴管;52.第一同步轮;53.第一同步带;54.第二同步轮;55.立轴;56.第三同步轮;57.第一齿轮;571.上齿部;572.下齿部;58.第二齿轮;59.第三齿轮;510.第二同步带6.第二同步传动机构;61.转盘轴;62.第四同步轮;63.第三同步带;64.第五同步轮;65.立轴管;66.第六同步轮;67.第四同步带;68.第七同步轮;7.转盘;8.圆螺母;91.针板;92.送茎;93.送茎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360
°
旋转车缝边座,包括基座1与旋转座2,所述基座1上设有一可转动的转盘7,所述转盘7通过圆螺母8锁紧在基座1上,如此可防止转盘7上下移动,所述旋转座2与转盘7连接,从而可在基座1上360
°
旋转,所述旋转座2呈



形,其上臂设有一可拆卸的摆臂前段21,所述摆臂前段21设有安装槽211,所述安装槽211内设有斧座3,所述斧座3上设有旋梭组件4与针板91,所述针板91内设有送茎92,所述旋转座2内设有第一同步传动机构5与第二同步传动机构6,所述斧座3卡设在第一同步传动机构5上,所述旋梭组件4与第二同步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传动机构5包括转盘轴管51、第一同步轮52、第一同步带53、第二同步轮54、立轴55、第三同步轮56、第一齿轮57、第二齿轮58、第三齿轮59与第二同步带510,所述转盘轴管51通过顶针轴承穿设在转盘7上,所述第一同步轮52穿设在转盘轴管51上,所述立轴55纵向穿设在旋转座2内,所述第二同步轮54设在立轴55的下端,所述第三同步轮56设在立轴55的下端,所述第一齿轮57、第二齿轮58与第三齿轮59分别设在摆臂前段21的安装槽211内且依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57设有上齿部571与下齿部572,所述第一同步轮52与第二同步轮54通过第一同步带53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56与第一齿轮57的上齿部571通过第二同步带5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8与第一齿轮57的下齿部572啮合,所述第三齿轮59与第二齿轮58啮合,所述斧座3与第三齿轮59卡接。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同步传动机构6包括转盘7轴61、第四同步轮62、第三同步带63、第五同步轮64、立轴管65、第六同步轮66、第四同步带67与第七同步轮68,所述转盘7轴61通过顶针轴承可转动穿设在转盘轴管51内,所述第四同步轮62穿设在转盘7轴61上,所述立轴管65通过轴承纵向可转动穿设在旋转座2内,所述立轴55通过轴承可转动穿设在立轴管65内,所述第五同步轮64穿设在立轴管65的下端,所述第六同步轮66穿设在立轴管65的上端,
所述第七同步轮68与旋梭组件4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62与第五同步轮64通过第三同步带63传动连接,所述第六同步轮66与第七同步轮68通过第四同步带67传动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旋梭组件4包括梭头轴41、旋梭本体42、梭芯43与梭壳44,所述梭头轴41穿过斧座3与第七同步轮68连接,所述旋梭本体42设在梭头轴41上,所述梭芯43通过螺丝连接在旋梭本体42内,所述梭壳44套设在旋梭本体42上。
[0019]优选地,所述斧座3通过斧座压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60
°
旋转车缝边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与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通过转盘在基座上360
°
旋转,所述旋转座的前端设有可拆卸的摆臂前段,所述摆臂前段内设有斧座,所述斧座上设有旋梭组件与针板,所述旋梭组件可转动设在斧座上,所述针板内设有送茎,所述旋转座内设有第一同步传动机构与第二同步传动机构,所述斧座与第一同步传动机构卡接,所述旋梭组件与第二同步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
°
旋转车缝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传动机构包括转盘轴管、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轮、立轴、第三同步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同步带,所述转盘轴管通过顶针轴承穿设在转盘上,所述第一同步轮穿设在转盘轴管上,所述立轴纵向穿设在旋转座内,所述第二同步轮设在立轴的下端,所述第三同步轮设在立轴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分别设在摆臂前段内且依次啮合,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与第一齿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飞
申请(专利权)人:赵延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