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大水专利>正文

分流式真空吸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8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流式真空吸尘机。分流式真空吸尘机主要由液体净化系统和液体循环系统两部分组成。①其液体净化系统由净化池和与其相连的吸尘管、吸尘罩及净化水池上部所设的密封室和密封室所系的空气导管组成。其空气导管还与循环系统中的负压发生仓贯通。②其循环系统由循环水池和与其相连的循环水泵和水泵所系的输送管、及与输送管末端喷嘴相连的分流罩、分流锥组成。其循环水池同体所属上部设有负压发生仓,中部设有空气缓冲室及空气逸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地面、地毯和墙壁等吸尘。(*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式真空吸尘机。跨入新世纪,人们以真空吸尘机取代滤网吸尘机已开始初步实用。但各有造型不同,而所产生的机械效率(有用功)也不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机械效率,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吸尘高效的分流式真空吸尘机。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净化系统设有净化水池及与其所系的吸尘管一端从上而下插入池内水中,其吸尘管的另一端与吸尘罩相连。在净化水池同体所属的上部设有密封室。密封室的上侧端设有空气导管与循环系统中的负压发生仓相连。(2)液体循环系统设有圆桶体的循环水池和与其相连的循环水泵。在循环水池同体所属的中部设有空气缓冲室及空气逸出口,上部设有负压发生仓及空气导管,在仓的顶端处其循环水泵输送管末端直插中心,并设有喷嘴及与相连的分流罩分流锥。其分流锥的下端与圆桶体内壁间还留有环形狭缝。(以上两组均固定在设有万向滑轮装置的支架上,可便于移动。另设的加水盖、放水盖、排污盖,为实用所需的附加件,与原理分析无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下述优点;由于液体的循环系统喷嘴处设有分流罩分流锥,它能起到均衡分布流体的作用,故能使高速流体形成瀑布状往水池圆桶体内壁间狭缝处川流直泻。正因如此,可以扩展高速流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率。也就是喷嘴矢量所产生的高压与空气负压平衡率的增加,由此能使空气循环流速加快,从而提高实际吸尘效率。本技术可适用于地面、地毯及墙壁等吸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共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示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循环水泵1抽吸循环水池2内的水液体经输送管3从喷嘴9再经分流罩8和分流锥7之间喷出,使之形成喷瀑射流并穿过环形狭缝6时,因射流矢量的高压作用使之负压生仓10内产生真空负压。仓内空气导管11与密封室13相连,故密封室内也产生同等负压,此时由于外界大气的压力,将外界的微尘和空气一同经吸尘罩15及吸尘管14直接进入净化水池16水中净化,所净化后的气体,随着上述喷嘴矢量连续产生的负压力,从密封室经过空气导管至负压发生仓,与高压射流一同奔入空气缓冲室4,最后从空气逸出口5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流式真空吸尘机机体主要由液体净化系统和液体循环系统两部分组成;(1)净化系统设有净化水池16和与其所系的吸尘管14及吸尘罩15,净化水池同属上部设密封室13及与密封室相连的空气导管11,其空气导管还与循环系统中的负压发生仓10连接;(2)循环系统设有循环水池2及与其相连的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还与水泵输送管3一端相连,输送管的另一端从循环水池所属上部的负压发生仓10中心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仓中心,水泵输送管末端设有喷嘴9及与喷嘴相结合的分流罩8和分流锥7,在其分流锥下端与水池圆桶体内壁间还留有环形隙缝6,并在其分流锥的下方和循环水池上方之间还设有空气缓冲室4及空气逸出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分流式真空吸尘机机体主要由液体净化系统和液体循环系统两部分组成;(1)净化系统设有净化水池16和与其所系的吸尘管14及吸尘罩15,净化水池同属上部设密封室13及与密封室相连的空气导管11,其空气导管还与循环系统中的负压发生仓10连接;(2)循环系统设有循环水池2及与其相连的循环水泵1,循环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水
申请(专利权)人:陈大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