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77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桥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包括桩基,桩基顶部设置承台;承台顶面顺桥向靠近梁桥一侧设置第一台身,靠近上承式拱桥一侧设置第二台身;承台顶面横桥向的两端设置侧墙,侧墙分别连接第一台身、第二台身;第一台身、第二台身及两端侧墙之间填筑气泡混合轻质土;气泡混合轻质土上方设置搭板。通过设置前后两处台身,既能传递梁桥的上部荷载,又能平衡主拱圈的推力,实现了梁桥与上承式拱桥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新型钢筋混凝土桥台构造简单,施工简便,工程造价低。造价低。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桥梁
,具体的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许多城市有建设高架桥以形成多层立体道路布局、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的迫切需求。城市桥梁建设十分注重景观功能,桥梁作为景观设计的核心,在其设计过程中既要遵循结构受力的力学原则,又要体现建筑美学的法则,这是一个将力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的过程。上承式拱桥以其简洁大方、优美圆润、富有力动感与跨越感的曲线造型比一般的直线桥梁更加美观,尤其在跨越河流等自然场景中,更易融入环境,更易满足大众的审美习惯。
[0003]但是,现有的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以梁桥为主,总体造型千篇一律,缺少既能传递梁桥上部荷载,又能平衡主拱圈推力的布置方式,无法实现梁桥与上承式拱桥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既能传递梁桥上部荷载,又能平衡主拱圈的推力,实现梁桥与上承式拱桥的连接。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包括桩基,桩基顶部设置承台;承台顶面顺桥向靠近梁桥一侧设置第一台身,靠近上承式拱桥一侧设置第二台身;承台顶面横桥向的两端设置侧墙,侧墙分别连接第一台身、第二台身;第一台身、第二台身及两端侧墙之间填筑气泡混合轻质土;气泡混合轻质土上方设置搭板。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台身、侧墙、承台、桩基、搭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台身的上方设置主梁,主梁与台身通过支座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台身顺桥向两侧端面均与承台顶面垂直。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台身顶面设置两处防震挡块,分别位于主梁横桥向两侧。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台身设置上拱座和下拱座,下拱座联结上承式拱桥的主拱圈,上拱座联结上承式拱桥的腹拱圈。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台身靠近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端面设有背坡。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侧墙的顶面与第一台身、第二台身顶面平齐,侧墙靠近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端面设置背坡。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气泡混合轻质土上方设置搭板;搭板两端分别搭在第一台身、第二台身的顶部槽口位置。
[0015]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设计的新型桥台通过设置前后两处台身,既能传递梁桥的上部荷
载,又能平衡主拱圈的推力,实现梁桥与上承式拱桥之间的连接。
[0017]2.本技术结构的构造简单,施工简便,工程造价低。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前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左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中心剖面图;
[0024]图6是第一台身前视图;
[0025]图7是第一台身俯视图;
[0026]图8是第一台身中心剖面图;
[0027]图9是第二台身前视图;
[0028]图10是第二台身俯视图;
[0029]图11是第二台身中心剖面图;
[0030]图中,1、桩基,2、承台,3、第一台身,4、第二台身,5、侧墙,6、气泡混合轻质土,7、搭板,8、主梁,9、支座,10、防震挡块,11、主拱圈,12、腹拱圈,13、下拱座,14、上拱座,15、第一槽口,16、第二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与主拱圈11跨径方向一致的方向为顺桥向,与主拱圈11跨径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横桥向。
[0033]请参阅如图1

1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桥台基础采用桩基1,桩基1顶部设置承台2;承台2顶面顺桥向靠近梁桥一侧设置第一台身3,靠近上承式拱桥一侧设置第二台身4;通过设置前后两处台身,既能传递梁桥的上部荷载,又能平衡主拱圈的推力,实现了梁桥与上承式拱桥之间的连接。
[0034]承台2顶面横桥向的两端设置侧墙5,联结第一台身3、第二台身4。第一台身3、第二台身4及两端侧墙5之间填筑气泡混合轻质土6。
[0035]第一台身3顺桥向两侧端面均与承台2顶面垂直。第一台身3顶部靠近主梁8的一侧,设有支座9,通过支座9与主梁8连接。第一台身3顶部靠近主梁8的一侧,设置两处防震挡块10,分别位于主梁8横桥向两侧。第一台身3顶部靠近气泡混合轻质土6的一侧,设置第一槽口15。
[0036]第二台身4设置上下两处拱座,下拱座13联结上承式拱桥的主拱圈11,上拱座14联结上承式拱桥的腹拱圈12。第二台身4靠近气泡混合轻质土6的端面设有背坡。第二台身4顶部靠近气泡混合轻质土6的一侧,设置第二槽口16。
[0037]侧墙5的顶面与第一台身3、第二台身4顶面平齐,侧墙5靠近气泡混合轻质土6的端面设置背坡。
[0038]气泡混合轻质土6上方设置搭板7;搭板7两端分别搭在第一槽口15、第二槽口16,槽口与搭板7通过锚栓连接。
[0039]桩基1、承台2、第一台身3、第二台身4、侧墙5、搭板7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
[0040]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桩基顶部设置承台;承台顶面顺桥向靠近梁桥一侧设置第一台身,靠近上承式拱桥一侧设置第二台身;承台顶面横桥向的两端设置侧墙,侧墙分别连接第一台身、第二台身;第一台身、第二台身及两端侧墙之间填筑气泡混合轻质土;气泡混合轻质土上方设置搭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台身的上方设置主梁,主梁与台身通过支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台身顺桥向两侧端面均与承台顶面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台身顶面设置两处防震挡块,分别位于主梁横桥向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猛王培金张振铄孙绪锋李东潇李兴正张锦涛才振山李增金曾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