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56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其特征还包括设置换热管上设有凹槽、通过焊接固定缠绕在凹槽内且与凹槽两侧接触的外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翅片的设置,增加了换热管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加快了传热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通过凹槽的设置,增加了换热管与翅片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换热管将热量传递到翅片上的速度,减少翅片与换热管的温差,增加物料与翅片的温差,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中药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等,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换热器传热效果差,能量浪费,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换热器传热效果差,能量浪费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其特征还包括设置换热管上设有凹槽、通过焊接固定缠绕在凹槽内且与凹槽两侧接触的外翅片;所述内翅片上通过强力胶安装有防护片;所述内翅片螺旋缠绕在中心杆上;所述换热管一端设有定位架,定位架上设有安装台;所述定位架内安装有与中心杆相适配的轴承;所述中心杆一端上设有凸环;所述中心杆安装在轴承内;所述凸环与轴承连接。
[000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内设有中心杆,中心杆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内翅片。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外翅片的设置,增加了换热管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加快了传热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
[0007]通过凹槽的设置,增加了换热管与翅片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换热管将热量传递到翅片上的速度,减少翅片与换热管的温差,增加物料与翅片的温差,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
[0008]通过轴承的设置,配合内翅片螺旋缠绕在中心杆上,当换热介质沿着内翅片进行螺旋运动时,因为轴承的旋转作用,会使中心杆进行旋转,对换热介质进行搅拌,加快换热介质的散热,从而提高换热管的温度,进而增加翅片的温度,增加物料与翅片的温差,从而提高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中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12]图4是本技术中换热管的仰视图。
[0013]图中标识:换热管1、凹槽11、外翅片12、定位架13、轴承14、安装台15、中心杆2、凸环21、内翅片3、防护片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我们通过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
换热机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参阅附图1

4所示,本技术中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1;其特征还包括设置换热管1上设有凹槽11、通过焊接固定缠绕在凹槽11内且与凹槽11两侧接触的外翅片12;本技术通过外翅片12,使换热管1的热量传递到外翅片12上,进而使外翅片12的热量传递给物料,从而增加了物料与换热管1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物料进行传热的速度,提高传热效果;通过凹槽11的设置,增加了换热管1与外翅片12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换热管1将热量传递到外翅片12的速度,从而减小换热管1与外翅片12的温差,增加外翅片12与物料的温差,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0016]参阅附图1

4所示,本技术中所述换热管1内设有中心杆2,中心杆2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内翅片3;所述换热管1一端设有与换热管1一体加工成型的定位架13,定位架13上设有安装台15;所述定位架13内安装有与中心杆2相适配的轴承14;所述中心杆2一端上设有凸环21;所述中心杆2安装在轴承14内;所述凸环21与轴承14连接;本技术通过轴承14,将中心杆2通过凸环21安装在轴承14内,当换热介质流入换热管1,沿着内翅片3进行螺旋下降时,会对内翅片3进行冲击,带动内翅片3旋转,内翅片3带动中心杆2旋转,从而对换热介质进行搅拌,加快换热介质的散热,提高换热管1的温度,从而提高外翅片12的温度,增加外翅片12与物料的温度差距,进而提高换热效果;通过中心杆2的设置,对换热管1中心部分进行填充,减少了换热管1的容量,但不影响靠近换热管1管壁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从而减少换热介质的浪费,从而降低换热成本。
[0017]参阅附图1

4所示,本技术中所述内翅片3上通过强力胶安装有防护片31;所述内翅片3螺旋缠绕在中心杆2上;本技术通过防护片31,避免了内翅片3与换热管1内壁的直接接触,从而对内翅片3与换热管1进行保护,增加换热管1与内翅片3的使用寿命。
[0018]参阅附图1

4所示,安装过程为,第一步,将外翅片12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换热管1的凹槽11内;第二步,将内翅片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中心杆2上;第三步,通过强力胶将防护片31安装在内翅片3远离中心杆2的一端;第四步,将轴承14安装在安装台15上上;第五步,将设有凸环21的一端从换热管1远离定位架13的一端插入,使中心杆2安装在轴承14内,且凸环12与轴承14顶部连接,即换热机构完成安装。
[0019]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1);其特征还包括设置换热管(1)上设有凹槽(11)、通过焊接固定缠绕在凹槽(11)内且与凹槽(11)两侧接触的外翅片(12);所述换热管(1)内设有中心杆(2),中心杆(2)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内翅片(3);所述换热管(1)一端设有定位架(13),定位架(13)上设有安装台(15);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力辰倪卓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匠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