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50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涉及齿间刷技术领域,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前端装有固定头,所述主杆的外表面装有把柄,所述把柄的形状为长3cm末端宽2cm厚1.5cm向前端逐渐变窄的矩形,所述主杆的末端开设有圆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把柄,能够通过对把柄的大小规格设计,使把柄的大小能够符合人体手指的大小,使把柄能够在不占用过多空间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捏,进而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内进行更加灵活的清洁操作,并通过把柄边缘的圆角设计,避免把柄在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使用者口腔造成划伤的情况出现,通过把柄上开设的弧槽,能够使把柄更加贴合使用者的手指部分,进而有效的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进而有效的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进而有效的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


[0001]本技术涉及齿间刷
,尤其涉及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

技术介绍

[0002]齿间刷,是跟随时代发展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使用牙签的清理方式,结构过于坚硬并且只能一次性使用,而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清理牙齿缝隙中污垢残留的专业工具,在齿间刷的实际使用中,由于齿间刷的本体结构较小,在拿捏和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往往无法对齿间刷进行更为灵活的操控,对于牙齿的清洁造成了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前端装有固定头,所述主杆的外表面装有把柄,所述把柄的形状为长3cm末端宽2cm厚1.5cm向前端逐渐变窄的矩形,所述主杆的末端开设有圆角。
[0005]为了提升用户对把柄的拿捏体验,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把柄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圆角,所述把柄的上下表面均向内侧开设有弧槽。
[0006]为了给使用者对主杆的转动提供便捷,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主杆的外表面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凸块环绕在主杆的外表面。
[0007]为了实现固定头的固定效果,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固定头的形状为锥形,所述固定头从外侧向内侧开设有弧槽,所述固定头的材质为硅胶。
[0008]为了确保主杆与把柄材质的无菌无尘性质,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主杆与把柄的材质均为PPSU树脂。
[0009]为了实现该齿间刷对于牙齿的清洁功能,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固定头的前端装有刷杆,所述刷杆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刷杆设置为环绕结构,所述刷杆的外表面装有刷毛。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把柄,能够通过对把柄的大小规格设计,使把柄的大小能够符合人体手指的大小,使把柄能够在不占用过多空间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捏,进而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内进行更加灵活的清洁操作,并通过把柄边缘的圆角设计,避免把柄在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使用者口腔造成划伤的情况出现,通过把柄上开设的弧槽,能够使把柄更加贴合使用者的手指部分,进而有效的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固定头、刷杆,能够通过对于固定头的形状以及材质设置,确保固定头不存在有害物质的同时,通过硅胶的回弹特性,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中达到更加全面的清洁角度,并通过硅胶的自粘性质,确保与刷杆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对刷杆的缠绕结构设置,使刷杆的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的整体部件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的侧视角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的侧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例说明:
[0017]1、主杆;2、固定头;3、把柄;4、刷杆;5、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包括主杆1,主杆1的前端装有固定头2,主杆1的外表面装有把柄3,把柄3的形状为长3cm末端宽2cm厚1.5cm向前端逐渐变窄的矩形,通过对把柄3的大小规格设计,使把柄3的大小能够符合人体手指的大小,使把柄3能够在不占用过多空间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捏,进而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内进行更加灵活的清洁操作。
[0021]主杆1的末端开设有圆角,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者对把柄3进行移动或旋转等调节的时候,能够防止主杆1末端的平角部分,对于口腔内部造成划伤的可能出现,主杆1的外表面装有凸块,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凸块环绕在主杆1的外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通过凸块,对于主杆1进行更加灵活的转动,进而完善该齿间刷对于牙齿内部的清洁功能。
[0022]固定头2的形状为锥形,固定头2从外侧向内侧开设有弧槽,固定头2的材质为硅胶,通过对于固定头2的形状设置,可以使固定筒的运作空间更为灵活,并通过对于固定头2的硅胶材质设置,确保固定头2不存在有害物质的同时,通过硅胶的回弹特性,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中达到更加全面的清洁角度,并通过硅胶的自粘性质,确保与刷杆4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对刷杆4的缠绕结构设置,使刷杆4的结构更加稳定。
[0023]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包括主杆1,主杆1的前端装有固定头2,主杆1的外表面装有把柄3,把柄3的形状为长cm末端宽cm厚.cm向前端逐渐变窄的矩形,通过对把柄3的大小规格设计,使把柄3的大小能够符合人体手指的大小,使把柄3能够在不占用过多空间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捏,进而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内进行更加灵活的清洁操作。
[0024]主杆1的末端开设有圆角,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者对把柄3进行移动或旋转等调节的时候,能够防止主杆1末端的平角部分,对于口腔内部造成划伤的可能出现,主杆1的外表面装有凸块,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凸块环绕在主杆1的外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通过凸块,对于主杆1进行更加灵活的转动,进而完善该齿间刷对于牙齿内部的清洁功能。
[0025]固定头2的前端装有刷杆4,刷杆4的数量为两组,刷杆4设置为环绕结构,这种结构
的设计,是为了通过环绕结构,提升刷杆4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刷杆4不易断裂的特性,刷杆4的外表面装有刷毛5,通过刷毛5能够对牙齿的牙缝部分进行完善的清洁。
[0026]工作原理:在该齿间刷中,通过对把柄3的大小规格设计,使把柄3的大小能够符合人体手指的大小,使把柄3能够在不占用过多空间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捏,进而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内进行更加灵活的清洁操作,并通过把柄3边缘的圆角设计,避免把柄3在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使用者口腔造成划伤的情况出现,通过把柄3上开设的弧槽,能够使把柄3更加贴合使用者的手指部分,进而有效的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过对于固定头2的形状以及材质设置,确保固定头2不存在有害物质的同时,通过硅胶的回弹特性,使该齿间刷能够在口腔中达到更加全面的清洁角度,并通过硅胶的自粘性质,确保与刷杆4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对刷杆4的缠绕结构设置,使刷杆4的结构更加稳定。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前端装有固定头(2),所述主杆(1)的外表面装有把柄(3),所述把柄(3)的形状为长3cm末端宽2cm厚1.5cm向前端逐渐变窄的矩形,所述主杆(1)的末端开设有圆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柄(3)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圆角,所述把柄(3)的上下表面均向内侧开设有弧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形手握位软头齿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外表面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圃广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