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19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播种机包括行走支架、旋耕刀轴、镇压轮、旋耕刀、播种箱、施肥箱、传动装置以及芯铧,若干旋耕刀两两一组设置在旋耕刀轴上,每组耕刀中两旋耕刀对称设置;若干芯铧和施肥箱上的若干排肥管分别沿平行于旋耕刀轴的轴向方向设置,并均处于对应于旋耕刀组中心对称位置上;播种箱上的若干排种管两两一组,并以排种管组中心对称位置与旋耕刀组中心对称位置相一致方式等间距排列。有益效果是:行间旋耕装置的旋耕刀片只在播种机相邻排种管窄距位置设置,减少动力消耗,播种机相邻排种管宽距对应的土壤在播种机作业时未被旋耕,可实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播种后小麦苗形成宽窄行交替,株位相错,有利于小麦通风透光。有利于小麦通风透光。有利于小麦通风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播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带侧深施肥的宽窄行旋耕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小麦复式作业机虽具有开沟、平地、播种、镇压等功能,但作业效果是等行距的,使小麦植株通风透光差,影响小麦产量;并且不种植小麦的行间田地也被翻耕,既多耗费作业动力,又不不利于田地蓄肥;同时此种作业机还要配合撒肥机或人工扬肥,而人工扬肥时需要配合机械整地过程才能很好的实施。因此这种播种与施肥分开上的作业方式,使肥料不能针对播种区域准确、均匀投放,浪费流失严重,并且肥层混乱、底层肥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侧深施肥的宽窄行播种机,即可减少土壤耕作,实现保护性作业的目的,也可使小麦植株充分利用光照、充分利用肥料,增产效果显著,深施肥、播种作业同步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所述旋耕播种机,包括行走支架、转动支承在行走支架上的旋耕刀轴和镇压轮、连接在旋耕刀轴上的旋耕刀、固定在行走支架上的播种箱、施肥箱、传动装置以及芯铧,若干旋耕刀两两一组并按相同组间距设置在旋耕刀轴上,每组耕刀中两旋耕刀以相同刀间距对称设置,且组间距大于刀间距,形成旋耕与不耕作的土地交替分布;若干芯铧和施肥箱上的若干排肥管分别沿平行于旋耕刀轴的轴向方向设置,并均处于对应于旋耕刀组中心对称位置上;播种箱上的若干排种管两两一组,并以排种管组中心对称位置与旋耕刀组中心对称位置相一致方式等间距排列,且每一排种管处于对应旋耕刀的耕作位置上,对被旋耕的土地播种形成种子行间距的宽、窄间隔分布;所述芯铧开出开施肥沟,排肥管对开出的施肥沟施肥,旋耕刀仅对施肥沟两侧的田地旋耕,镇压轮对已播种的田地覆土盖种并镇压。
[0005]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芯铧通过固定座上下位置可调节的连接在行走支架上。
[0006]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芯铧包括铧部和柄部;铧部前侧为刀部,后侧为背部,并呈尖刀状;柄部上设有沿高度分布的若干调节孔;固定座上设有与柄部适配的插接槽孔,插接槽孔两平行的槽壁上设有同心的安装孔;固定座连接在行走支架上,芯铧的柄部插于插接槽孔中,通过调节不同高度位置的安装孔与固定座上安装孔的位置适配,并通过螺栓螺母的连接使芯铧上下位置可调节的连接在行走支架上。
[0007]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芯铧的背部上设有用于定位排肥管的翼板,两翼板分别连接在芯铧对应位置的两侧,排肥管的排肥端夹持在该两翼板之间,形成深施肥单元。
[0008]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播种箱的排种轴和施肥箱的驱动轴通过传动链单元连接镇压轮轮轴两端而被驱动。
[0009]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链单元包括设置在链镇压轮轮轴上的主动链轮、设置播种箱驱动轴上的第一从动链轮、设置在施肥箱上的第二从动链轮、设置在行走支架上的过度链轮、传动连接主动链轮与过度链轮的第一链条、传动连接过度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的第二链条以及传动连接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的第三链条。
[0010]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还包括镇压轮深度调节机构,所述镇压轮深度调节机构包括限深压紧片、吊耳、限深压紧杆、限深压紧销以及限深压紧弹簧,所述吊耳设于传动链单元上,所述限深压紧杆穿接于行走支架并通过限深压紧销铰接在吊耳上,所述限深压紧弹簧套接于所述限深压紧杆,所述限深压紧片固定于行走支架上并与限深压紧弹簧相抵。
[0011]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还包括深施肥单元,所述深施肥单元与排肥管一一对应,且沿播种机前进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2]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旋耕刀轴上设有圆盘,旋耕刀片呈弯弧形,由螺钉螺母均匀地固定在所述圆盘上且相邻的两旋耕刀片固定方向相反。
[0013]所述旋耕播种机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还包括三点悬挂机构,所述三点悬挂机构固定于行走支架上与拖拉机动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旋耕播种机将旋耕刀两两一组且对称设置,按组等间距设置在旋耕刀轴上,且组间距大于一组两旋耕刀的刀间距,并在对应每组旋耕刀中心位置设置开沟铧,且将播种机上的排种管和施肥箱上的排肥管分别对着旋耕刀旋耕位置和开沟铧位置;使耕地、播种和施肥在一次作业中完成,并且耕作仅局限在播种区域,使消耗的耕作动力大大降低,有利降低碳排放,还会使种植的小麦植株通风透光好,从而增加产量;同时使施肥点能对准确对准播种区域成为可能,并且肥料投放均匀,肥层基本恒定,尤其能保障底层的肥量,肥料流失少,使用效率高。另一方面,通过输种管行距的宽窄行交替排列,实现小麦的非等行距作业,保障了植株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耕播种机结构的左前侧示意图。
[0017]图2为旋耕播种机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旋耕播种机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旋耕播种机的俯视图。
[0020]图5为图4所示旋耕播种机的俯视图的A处部分放大图。
[0021]图6为旋耕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左后侧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所示旋耕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左后侧示意图的B处放大图;
[0023]图8为行间旋耕装置结构示意。
[0024]图9为深施肥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为:1、行间旋耕装置;1

1、旋耕刀轴;1

2、旋耕刀片;1

3、圆盘;2、深施肥单元;2

1、芯柄;2

1、芯铧;2

3、翼板;2

4、沟深调节通孔; 3、前行走支架;4、三点悬挂机构;5、播种箱;6、中间齿轮传动箱;7、施肥箱;8、排种装置;9、排肥装置;10、万向节;11、二级长侧边变速箱;12、镇压轮;13、链轮;14、排肥管;15、排种管;16、后行走支架;17、传动链单
元;18、镇压轮深度调节机构;18

1、限深压紧片;18

2限深压紧弹簧;18

3、限深压紧杆;18

4限深压紧销;18

5、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实施例的带侧深施肥的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播种机主要由行走支架、转动支承在行走支架上的旋耕刀轴1

1和镇压轮12,连接在旋耕刀轴1

1上的旋耕刀1

2以及固定在行走支架上的传动装置、播种箱5、施肥箱7、芯铧2

3、若干旋耕刀1

2两两一组并按相同组间距设置在旋耕刀轴1 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播种机,包括行走支架、转动支承在行走支架上的旋耕刀轴和镇压轮、连接在旋耕刀轴上的旋耕刀、固定在行走支架上的播种箱、施肥箱、传动装置以及芯铧,其特征在于:若干旋耕刀两两一组并按相同组间距设置在旋耕刀轴上,每组耕刀中两旋耕刀以相同刀间距对称设置,且组间距大于刀间距,形成耕作与不耕作的土地交替分布;若干芯铧和施肥箱上的若干排肥管分别沿平行于旋耕刀轴的轴向方向设置,并均处于对应于旋耕刀组中心对称位置上;播种箱上的若干排种管两两一组,并以排种管组中心对称位置与旋耕刀组中心对称位置相一致方式等间距排列,且每一排种管处于对应旋耕刀的耕作位置上,对被旋耕的土地播种形成种子行间距的宽、窄间隔分布;所述芯铧开出开施肥沟,排肥管对开出的施肥沟施肥,旋耕刀仅对施肥沟两侧的田地旋耕,镇压轮对已播种的田地覆土盖种并镇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芯铧通过固定座上下位置可调节的连接在行走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芯铧包括铧部和柄部;铧部前侧为刀部,后侧为背部,并呈尖刀状;柄部上设有沿高度分布的若干调节孔;固定座上设有与柄部适配的插接槽孔,插接槽孔两平行的槽壁上设有同心的安装孔;固定座连接在行走支架上,芯铧的柄部插于插接槽孔中,通过调节不同高度位置的安装孔与固定座上安装孔的位置适配,并通过螺栓螺母的连接使芯铧上下位置可调节的连接在行走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芯铧的背部上设有用于定位排肥管的翼板,两翼板分别连接在芯铧对应位置的两侧,排肥管的排肥端夹持在该两翼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全道朱松叶凌凤田祥瑞刘刚李玲仇维佑何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