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119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储能电池管理系统,该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充电电路、信号锁定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包括基准模块、第一比较模块和第二比较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根据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生成并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主电路的工作状态;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根据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生成并输出使能信号和充电控制信号,以控制信号锁定电路和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依赖软件资源即可实现电源自检自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实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储能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管理系统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在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中,为实现系统电源的监测,一般采用硬件电路结合软件程序的方式来实现对系统电源电压的控制和检测,但整体电路设计仍然依赖软件程序控制,导致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效性较低,从而影响对电源的电压监测和状态控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以提高系统电路的可靠性和实效性。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充电电路、信号锁定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控制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基准模块、第一比较模块和第二比较模块;
[0006]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转换为基准电压;
[0007]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生成并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主电路的工作状态;
[0008]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生成并输出使能信号和充电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信号锁定电路和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分压单元和第一比较单元;
[0010]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输出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
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子模块、第二子模块和第三子模块;
[0013]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二分压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5]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0016]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子模块包括第三比较单元和第一辅助单元,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0018]所述第一辅助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19]所述第三子模块包括第四比较单元和第二辅助单元,所述第四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
[0020]所述第二辅助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四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
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
[0021]可选地,所述主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一二极管;
[0022]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三极作为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主电路的第一控制端。
[0023]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二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0024]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充电电路、信号锁定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控制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基准模块、第一比较模块和第二比较模块;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转换为基准电压;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生成并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主电路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电路输出的电源电压与所述基准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生成并输出使能信号和充电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信号锁定电路和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分压单元和第一比较单元;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输出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子模块、第二子模块和第三子模块;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二分压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模块包括第三比较单元和第一辅助单元,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极与所述信号锁定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自诊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模块包括第四比较单元和第二辅助单元,所述第四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