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快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12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断路器快装装置,由底板(4)以及固定在底板(4)上的进、出线端(3)、(1)、转轴(12)、连杆(2)、转臂(13)等组成,在转臂(13)一端接有方轴(5),方轴(5)上有支架(7),支架(7)上有触头(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固定式开关柜上,能对断路器进行快速装卸,可有效地缩短停电时间。(*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断路器快装装置,属于装卸电器元件的专用装置。由于目前生产和使用的固定式开关柜,存在着更换断路器麻烦的问题,例如一旦开关柜上的断路器发生故障,从开关柜上卸下并重新安装合格的断路器这一过程中是十分麻烦和费时的,有时甚至会因停电时间长而影响用电生产。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使断路器在固定式开关柜上快速装卸、可缩短停电时间的断路器快装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断路器快装装置,由底板(4)以及固定在底板(4)上的进、出线端(3)、(1)、转轴(12)、连杆(2)、转臂(13)等组成,在转臂(13)一端接有方轴(5),方轴(5)上有支架(7),支架(7)上有触头(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本技术的支架(7)与触头(8)之间有弹簧(15),弹簧(15)套在螺杆(14)上,螺杆(14)的一端与触头(8)固定,另一端从支架(7)一端的孔中伸出,并加螺帽(16),由于支架(7)一端的孔大于螺杆(14)的直径,使螺杆(14)能在孔中幌动,进而带动触头(8)幌动,从而实现触头(8)与支架(7)的浮动连接。根据需要可通过旋动螺帽(16)来增大或减小位于触头(8)与支架(7)之间的弹簧(15)的弹力,以保证触头(8)与断路器(9)的接线端子的接触效果。支架(7)的另一端固定在方轴(5)上,方轴(5)的轴芯(18)与转臂(13)一端固定连接,轴芯(18)的二端分别装在轴座(17)上,可在轴座(17)上转动,轴座(17)与底板(4)固定,在轴芯(18)的一端连接有转臂(13)的一端,转臂(13)的另一端与连杆(2)的一端铰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转轴板(22)连接,转轴板(22)套固在转轴(12)上,转轴(12)安装在支座支承(20)上,支座支承(20)通过螺钉(21)与底板(4)固定,底板(4)通过安装孔(19)与开关柜固定。在底板(4)上设有与断路器(9)的底部安装孔相配的定位钉(11)。电源进、出线各有三根,分别接在进、出线端子(3)、(1)上,每一进、出线端子(3)、(1)与触头(8)之间分别由铜编织带(6)连接。由于进、出线端子(3)、(1)分别对称设置在底板(4)的两端,所以与此相对应的连杆(2)、转臂(13)、方轴(5)各有一对。当要安装或卸下断路器(9)时,只要将手柄(10)套在转轴(12)上,板动手柄(10),使转轴(12)旋转一定的角度,由转轴(12)带动连杆(2),进而使转臂(13)摆动,这时与转臂(13)固定的方轴(5)便随之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固定在方轴(5)上的支架(7)后仰,带动触头(8)抬起,与断路器(9)的接线端子脱开,将故障的断路器(9)卸下,待合格的断路器(9)放入定位钉(11)后,将手柄(10)向相反方向板动,这时转轴(12)向相反方向旋转,带动连杆(2)向相反方向活动,使转臂(13)呈相反摆动,使方轴(5)前倾,带动触头(8)向下,使每一触头(8)与断路器(9)的接线端子接触,并由弹簧(15)的作用使触头(8)牢牢与断路器(9)的接线端子接触,此时,断路器快装装置锁定。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后,可实现在固定式开关柜上快速装、卸断路器(9),缩短了因更换时的停电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快装装置,由底板(4)以及固定在底板(4)上的进、出线端(3)、(1)、转轴(12)、连杆(2)、转臂(1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转臂(13)一端接有方轴(5),方轴(5)上装有支架(7),支架(7)上有触头(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快装装置,由底板(4)以及固定在底板(4)上的进、出线端(3)、(1)、转轴(12)、连杆(2)、转臂(1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转臂(13)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军王永威夏宇清贝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