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箱涵工艺及组装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箱涵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箱涵工艺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箱涵由钢筋混凝土或圬工制成,钢筋混凝土应用较广,当跨径小于4m时,采用箱涵,对于管涵,钢筋混凝土箱涵是一个便宜的替代品,墩台,上下板都全部一致浇筑。
[0003]目前,一般采用现浇箱涵,现浇箱涵时是在开挖好的沟槽内设置底层,在底层上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再将加工好的钢筋现场绑扎,用绑扎好的钢筋支撑内模和外模;对于较大的箱涵一般先浇筑底板和侧壁的下半部分,再绑扎侧壁上部和顶板的钢筋,然后对内外模进行支撑,再浇筑侧壁上半部分和顶板,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进行拆模,然后在箱涵两侧同时回填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浇箱涵工序复杂且施工周期较长,不便于周期紧的工程施工,容易造成工程超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缩短工程施工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工艺流程:材料准备及模具安装:(1)、原材料检测:将钢筋和水泥分批次进行取样检测;(2)、钢筋绑扎:将横向钢筋与竖向钢筋进行绑扎,形成钢筋骨架,且保证绑扎过程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一直处于垂直状态;(3)、模具安装:首先对底模、内模以及外模涂刷脱模剂,然后通过仪器对地面的平整度进行测量,然后将底模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再将内模和外模固定在底模上,使得内模和外模均与底模垂直设置;(4)、钢筋骨架入模:通过起吊装置将绑扎后的钢筋骨架放在内模和外模之间,并通过螺栓将钢筋骨架与内模和外模连接;二、混凝土浇筑:首先向底模内注入混凝土浆料,然后向内模和外模之间注入混凝土浆料,再通过振动装置对混凝土浆料进行振实,使得混凝土浆料填满内模和外模的间隙;三、箱涵(1)的养护:将浇筑成型的箱涵(1)放置在养护区,并采用密封棚对箱涵(1)进行密封,完成对箱涵(1)的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工艺,其特征在于:钢筋绑扎时采用拆架加工法对不同方向的钢筋进行绑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内模和外模均采用轨道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波,郑茂森,程飞,王钊,马生伟,栾韬,田楠楠,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萌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