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050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蒸汽控制阀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分配阀组包括壳体、配流组件、控流阀、连接管,壳体内开设主流道、副流道、回流道,主流道两端作为进口和出口,副流道一端连接在主流道上并靠近进口,主流道上设置闸板段和抽吸段,闸板段靠近进口,配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配流组件连接副流道和闸板段,副流道末端连接控流阀,回流道一端连接在抽吸段上,回流道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控流阀,配流组件根据副流道内流速而调整闸板段的过流开度,副流道、控流阀、回流道的过流阻力总和大于主流道过流阻力。获得能够承受高温并且保证密封性能的蒸汽分配结构。承受高温并且保证密封性能的蒸汽分配结构。承受高温并且保证密封性能的蒸汽分配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控制阀组
,具体为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

技术介绍

[0002]蒸汽是工业上常用的一个热源,其通过管路的形式送往各个需要加热或保温的工艺点。
[0003]有的工艺点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用作分流蒸汽的阀组位置处,需要相应的耐高温性能,过流蒸汽的阀门与常温阀而言常见的故障有高温导致的密封件性能下降和密封件、金属件膨胀导致密封间隙超过设计值而不再具有密封作用,而在所有的密封位置处,尤其以阀杆位置的动密封容易失效,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直接在管路上设置蒸汽截止阀来操作该管路的蒸汽通断,蒸汽阀直接与全部的过流蒸汽接触,处于高温作业场合,并且,为了保证最大过流流量,阀门口径要以最大流量进行选配,大口径的蒸汽阀内部,各个部件的尺寸都相应较大,在高温场合下累积的总变形量较大,很容易超过允许变形量,造成密封失效,所以,目前行业内,如何获得能够承受高温并且保证密封性能的蒸汽分配结构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分配阀组包括壳体、配流组件、控流阀、连接管,壳体内开设主流道、副流道、回流道,主流道两端作为进口和出口,副流道一端连接在主流道上并靠近进口,主流道上设置闸板段和抽吸段,闸板段靠近进口,配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配流组件连接副流道和闸板段,副流道末端连接控流阀,回流道一端连接在抽吸段上,回流道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控流阀,配流组件根据副流道内流速而调整闸板段的过流开度,副流道、控流阀、回流道的过流阻力总和大于主流道过流阻力。
[0006]本申请在壳体内构建两个流道,主流道过流阻力总小于副流道及其后续的流动路径,所以,从进口进来的蒸汽的大部分从主流道内流动通过,小部分进入副流道并沿副流道、控流阀、连接管、回流道流动并最终回到主流道上,抽吸段为一个流道收窄并扩张的文氏管结构,可以抽吸回流道内的蒸汽,控制阀组通断的控流阀设置到副流道后方,副流道进入小流量,控流阀位置只需要控制该小流量的通断即可,配流组件检测副流道内的小流量然后控制闸板段的通断,从而实现整个阀组的蒸汽启闭,控流阀只需要使用小口径型号即可满足使用,小口径型号的控流阀密封可靠性,耐温性方面均有较大优势,相同的高温工况下,各密封件、金属件的膨胀程度有限,装配间隙、密封间隙变化程度不大,所以,本阀组的使用温度可以比直接使用大口径控流阀来通断全部蒸汽的结构更高。
[0007]进一步的,配流组件包括转轮、闸板,副流道上设置测速段,转轮设置到测速段上,闸板滑动设置在壳体内,闸板滑动方向垂直与闸板段,转轮受到测速段流道上蒸汽流动冲击转动,转轮转速越高则闸板对于闸板段的遮挡越小。
[0008]转轮在测速段内,只要有蒸汽流过就会带动其转动,转动速度与闸板在闸板段上的位置相关,则转轮转速越快,闸板就越高,闸板段通道面积变大,主流道上蒸汽更多的流动,如果控流阀关小将副流道上的过流阻力提高,则转轮转速下降,闸板下落而减小闸板段的过流面积,阀组整体过流的蒸汽量减少。
[0009]进一步的,配流组件还包括转轴、离心块、连杆、转套,壳体内部还设置离心腔,转轴固定连接在转轮端面中心,转轴朝闸板伸出,离心块通过连杆连接到转轴远离转轮的端部,连杆与转轴、离心块的连接均为铰链,离心腔为离心块转动提供空间,闸板包括限位头、升降轴和板体,板体滑动安装在壳体内,板体顶部朝上设置升降轴,升降轴顶端设置限位头,转套套设到升降轴上并与升降轴转动连接,转套内径小于限位头的直径,转套外表面还通过连杆连接到离心块,连杆与转套、离心块的连接均为铰接,转轴和升降轴轴线重合。
[0010]转轮的转动会带动转轴、离心块的转动,离心块转速越高则其受到更大离心力而处于更大的径向位置上,离心块通过转套牵拉升降轴上升,让板体打开更多的闸板段过流面积,在转轮转速下降时,离心块径向向内收拢,板体由于自重而下落遮挡闸板段流道。
[0011]配流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闸板段底面上设置直槽,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直槽槽底和板体顶部固定,直槽位于板体正下方。
[0012]复位弹簧配合板体的重力,让板体在转轮转速下降时及时下落而插入直槽遮挡闸板段。
[0013]副流道上测速段和末端之间设置降压单元,回流道上设置止回结构。
[0014]进一步的,止回结构包括阀球、预紧弹簧、网孔板,网孔板设置在过流位置的内壁上,网孔板朝向蒸汽来流的方向设置预紧弹簧,预紧弹簧抵紧阀球,网孔板安装的过流位置处设置与阀球配合的锥形面,锥形面锥尖朝向蒸汽来流。
[0015]阀球被预紧弹簧挤压朝向锥形面,阀球与锥形面接触时封堵该处过流通道,网孔板提供预紧弹簧安装位置而自身的孔可以过流蒸汽,预紧弹簧的预紧力越大,则该处止回结构具有更大的开启力,蒸汽从此处过流时也需要克服过流阻力造成压力降低,相当于,止回结构也具有降压效果,回流道上设置的只会结构可以造成控流阀后方区域压力与抽吸段喉部压力之间的压力差。
[0016]进一步的,降压单元为止回结构。
[0017]进一步的,闸板段为收窄结构。闸板段的口径较小,闸板只需要较小的移动距离即可实现主流道的通断动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构造两个流道,将控制阀组通断的核心控流阀设置到小流量的流道上,并且控流阀所在位置的蒸汽压力一直保持低于进口蒸汽的压力,所以,可以以小规格的控流阀来控制较大的蒸汽流量,控流阀还运行在相对于进口蒸汽而言低温低压的状态下,控流阀的耐温性能显著提升,尤其是需要在连接内外的阀杆位置的动密封可以工作在低温场合下,不容易造成膨胀而密封失效,副流道和回流道上的止回结构带有预紧开启力,可以在控流阀关闭时,构建压力分级区域,在下一周期的控流阀开启时,保持的压差提供副流道的原始流量流动动力,驱动转轮转动,以打开
主流道。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配流组件在测速段和闸板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视图A;图4是本专利技术配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视图B;图中:1

壳体、101

进口、102

出口、11

主流道、111

闸板段、112

抽吸段、12

副流道、121

测速段、122

过渡段、13

回流道、14

离心腔、2

配流组件、21

转轮、22

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阀组包括壳体(1)、配流组件(2)、控流阀(3)、连接管(4),所述壳体(1)内开设主流道(11)、副流道(12)、回流道(13),所述主流道(11)两端作为进口(101)和出口(102),所述副流道(12)一端连接在主流道(11)上并靠近进口(101),所述主流道(11)上设置闸板段(111)和抽吸段(112),所述闸板段(111)靠近进口(101),所述配流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配流组件(2)连接副流道(12)和闸板段(111),所述副流道(12)末端连接控流阀(3),所述回流道(13)一端连接在抽吸段(112)上,回流道(13)另一端通过连接管(4)连接到控流阀(3),所述配流组件(2)根据副流道(12)内流速而调整闸板段(111)的过流开度,所述副流道(12)、控流阀(3)、回流道(13)的过流阻力总和大于主流道(11)过流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组件(2)包括转轮(21)、闸板(24),所述副流道(12)上设置测速段(121),所述转轮(21)设置到测速段(121)上,所述闸板(24)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闸板(24)滑动方向垂直与闸板段(111),所述转轮(21)受到测速段(121)流道上蒸汽流动冲击转动,转轮(21)转速越高则闸板(24)对于闸板段(111)的遮挡越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密封件膨胀的耐高温蒸汽分配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组件(2)还包括转轴(22)、离心块(23)、连杆(26)、转套(27),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离心腔(14),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在转轮(21)端面中心,转轴(22)朝闸板(24)伸出,所述离心块(23)通过连杆(26)连接到转轴(22)远离转轮(21)的端部,所述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洋董五欢姜宏明葛剑
申请(专利权)人: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