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047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报警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包括:外壳、烟感报警模块和收纳机构,所述烟感报警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收纳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烟感报警模块控制所述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用于升降灭火工具;所述外壳的上方和四周设有若干挂接口;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绕线轮、导向柱和收纳框,所述绕线轮转动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绕线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涡卷弹簧。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容易携带,方便在施工现场使用,快速安装,当出现火灾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释放报警装置内部的灭火工具,并通过发出的报警声,提醒施工人员灭火工具的位置,将灭火时机提前。将灭火时机提前。将灭火时机提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地在施工阶段,作业面积一般很大,消防报警装置几乎没有,现有的消防报警装置只适用于在建筑主体已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时安装。当建筑工地处于施工阶段,进行动火作业时,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素养不同,防火准备工作往往不充分,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容易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损失。施工人员集中精力进行作业时,无法快速发现火灾,导致火灾在初期阶段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灭火难度加大,同时,当火灾发生后,施工人员还会因惊慌失措无法快速找到灭火工具,造成灭火时机的延误。
[000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其体积小,容易携带,方便在施工现场使用,安装及拆卸方便,当出现火灾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释放报警装置内部的灭火工具,并通过发出的报警声,提醒施工人员灭火工具的位置,将灭火时机提前。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包括:外壳、烟感报警模块和收纳机构,所述烟感报警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收纳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烟感报警模块控制所述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用于升降灭火工具;所述外壳的上方和四周设有若干挂接口;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绕线轮、导向柱和收纳框,所述绕线轮转动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绕线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涡卷弹簧;所述导向柱对应所述绕线轮设有导线孔,所述绕线轮上绕有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导线孔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框上,所述收纳框能够被收纳到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收纳框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磁铁和卡板,所述卡板对应所述收纳框设置,所述卡板能够固定所述收纳框;所述卡板弹性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电磁铁通电能够吸合所述卡板,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卡板处于外伸状态。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绕线轮的上端面设有环形齿条结构,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环形齿条结构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环形齿条结构。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绕线轮上设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能够触发微型电机转动,将所述收纳框进行回收。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触发部包括:第一接近开关、配重块和两个限位块,所述配重块滑动连接所述绕线轮,所述配重块沿所述绕线轮的径向方向滑动,所述
配重块与所述线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对应所述配重块设置,所述配重块移动到远离所述绕线轮轴心的一端时,触发所述第一接近开关;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绕线轮,所述限位块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配重块的移动方向,所述绕线轮对应所述配重块及所述限位块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偏心设置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滑槽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滑槽的一端指向所述绕线轮的轴心。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配重块弹性连接所述绕线轮。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外壳设有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对应所述收纳框设置,所述收纳框被收纳到所述外壳内部时,触发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控制微型电机停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收纳框包括:上板、连接柱和下板,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上板和下板。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连接柱为弹性材料。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灭火工具为灭火球。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所述卡板设有第一斜面结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对应所述第一斜面结构设有第二斜面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壳、烟感报警模块和收纳机构,所述烟感报警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收纳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烟感报警模块控制所述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用于升降灭火工具;所述外壳的上方和四周设有若干挂接口;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绕线轮、导向柱和收纳框,所述绕线轮转动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绕线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涡卷弹簧;所述导向柱对应所述绕线轮设有导线孔,所述绕线轮上绕有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导线孔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框上,所述收纳框能够被收纳到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收纳框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磁铁和卡板,所述卡板对应所述收纳框设置,所述卡板能够固定所述收纳框;所述卡板弹性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电磁铁通电能够吸合所述卡板,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卡板处于外伸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烟感报警模块控制限位机构,同时利用涡卷弹簧与绕线轮的配合,实现收纳框及灭火工具的自动下落以及收纳框的自动回收;携带方便,便于安装及拆卸;通过烟感报警模块对或火灾进行报警,同时对灭火工具的位置进行提示,防止工作人员因为惊慌失措寻找不到灭火工具而造成火灾的扑救延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反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绕线轮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配重块与限位块的第一位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配重块与限位块的第二位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配重块与限位块的第三位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图9中A细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收纳框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

外壳,11

挂接口,12

电磁铁,13

卡板,131

第一斜面结构,2

烟感报警模块,3

收纳机构,31

绕线轮,311

环形齿条结构,312

配重块,313

限位块,314

涡卷弹簧,315

滑槽,32

收纳框,321

灭火工具,322

上板,323

下板,324

第二斜面结构,33

微型电机,34

第一接近开关,35

电池,36

导向柱,37

线绳,38

第二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参见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该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包括:外壳1、烟感报警模块2和收纳机构3,烟感报警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烟感报警模块和收纳机构,所述烟感报警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收纳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烟感报警模块控制所述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用于升降灭火工具;所述外壳的上方和四周设有若干挂接口;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绕线轮、导向柱和收纳框,所述绕线轮转动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绕线轮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涡卷弹簧;所述导向柱对应所述绕线轮设有导线孔,所述绕线轮上绕有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导线孔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框上,所述收纳框能够被收纳到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收纳框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磁铁和卡板,所述卡板对应所述收纳框设置,所述卡板能够固定所述收纳框;所述卡板弹性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所述电磁铁通电能够吸合所述卡板,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卡板处于外伸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的上端面设有环形齿条结构,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环形齿条结构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环形齿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上设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能够触发微型电机转动,将所述收纳框进行回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第一接近开关、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中维美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