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尾管等效转换单尾管的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噪声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双尾管等效转换单尾管的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很多轿车采用双尾管排气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双尾管能较好的降低排气系统尾管口的噪声,但由于主机厂开发的样车往往会受限于空间的布置,无法布置双尾管的排气系统,一旦开发的样车是采用单尾管设计方法,而竞品车为双尾管的设计方法,由于排气系统的差异性,会对排气系统目标的设定造成困惑。
[0003]双尾管口的数据需要进行特定处理才能与单尾管口的实际效果对应,利用客观数据的加权处理方法,可以形成文档规范指导产品研发。目前,双尾管排气系统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准确的等效单尾管口的客观换算方法,能够良好的反映双尾管口噪声的等效效果,为便于把竞品车双尾管数据等效于单尾管噪声水平,亟需寻找一个能够把双尾管等效于单尾管的加权方法,解决竞品车的双尾管排气系统向单尾管口转换的目标设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尾管等效转换单尾管的设计方法,所述双尾管包括左尾管和右尾管,靠近所述左尾管的位置为第一预设位置,靠近所述右尾管的位置为第二预设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位置下所述左尾管和所述右尾管的第一噪音声压数据,以及第二预设位置下所述左尾管和所述右尾管的第二噪音声压数据;对所述第一噪音声压数据和所述第二噪音声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获得所述左尾管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下产生的第一声压级和所述右尾管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下产生的第二声压级;对所述第一声压级和所述第二声压级进行声压叠加、以获得单尾管的等效声压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管等效转换单尾管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下所述左尾管和所述右尾管的第一噪音声压数据,以及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下所述左尾管和所述右尾管的第二噪音声压数据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是否在第一预设安装范围内;若第一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不在第一预设安装范围内,则重新设定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坐标位置信息,并返回判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是否在第一预设安装范围内的步骤;若第一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安装范围内,则执行获取第一预设位置下所述左尾管和所述右尾管的第一噪音声压数据的步骤;获取第二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是否在第二预设安装范围内;若第二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不在第二预设安装范围内,则重新设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坐标位置信息,并返回判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是否在第二预设安装范围内的步骤;若第二预设位置的当前坐标位置信息在第二预设安装范围内,则执行获取第二预设位置下所述左尾管和所述右尾管的第二噪音声压数据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尾管等效转换单尾管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噪音声压数据和所述第二噪音声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噪音声压数据、第一声压级及第四声压级之间的关系,得到第一关系表达式,所述第四声压级为所述右尾管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下产生的声压级;根据所述第二噪音声压数据、第三声压级及第二声压级之间的关系,得到第二关系表达式,所述第三声压级为所述左尾管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下产生的声压级;根据所述第一声压级、第三声压级、第一直线距离和第二直线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到第三关系表达式,其中,所述第一直线距离为第二预设位置至所述左尾管的直线距离,所述第二直线距离为第一预设位置至所述左尾管的直线距离;根据所述第二声压级、第四声压级、第三直线距离和第四直线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到第四关系表达式,其中,所述第三直线距离为第一预设位置至所述右尾管的直线距离,所述第四直线距离为第二预设位置至所述右尾管的直线距离;联合所述第一关系表达式、第二关系表达式、第三关系表达式及第四关系表达式计算
求得所述第一声压级和第二声压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尾管等效转换单尾管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系表达式为:10
LP1/10
=10
LP11/10 +10
LP21/10
;第二关系表达式为: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林胜,钟秤平,陈清爽,聂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