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体变构卫星的周向轴向双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00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体变构卫星的周向轴向双锁紧机构,包括主动框架、动作机构、被动框架,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分别安装于两个可变构卫星上,动作机构安装于主动框架内,主动框架上开设有第一锁紧孔,被动框架上开设有第二锁紧孔,动作机构包括旋转夹持气缸、直线滚珠丝杠导轨、折弯固定板和导轨固定板,直线滚珠丝杠导轨通过导轨固定板固定于主动框架内,旋转夹持气缸通过折弯固定板与直线滚珠丝杠导轨固定连接,当两个可变构卫星运动到指定锁紧位置时,锁紧板穿过第一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并与其相嵌合构成型面连接,进而达到两变构卫星之间的周向和轴向锁紧。构卫星之间的周向和轴向锁紧。构卫星之间的周向和轴向锁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体变构卫星的周向轴向双锁紧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航天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多体变构卫星的周向轴向双锁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小卫星及其技术的蓬勃发展,结构固定的卫星已经难以满足各国对其提出的多任务执行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抗风险等要求,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具有在轨变结构的自重构卫星。自重构卫星由数量不等的结构相同的卫星模块组成,可以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实现卫星构型的变化且无需增减卫星的任何部件。自重构卫星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将原有构型的多个功能卫星模块重组成适应新任务的最佳构型;在局部卫星模块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通过在轨重构完成备用模块与故障模块之间的替换,具有自修复功能;还可根据发射条件将自重构卫星调整到最佳的发射构型,进入轨道后通过在轨重组恢复到运行及工作形态。由于具有以上突出优势,自重构卫星作为新型卫星概念,近年来得到各国密切关注及发展。由于可变构卫星由数量不等的结构相同的卫星模块组成,因此如何实现各卫星模块对接后的周向和轴向锁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航天器上的对接机构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体变构卫星的周向轴向双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框架、动作机构、被动框架,所述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分别安装于两个可变构卫星上,所述动作机构安装于主动框架内,所述主动框架上开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被动框架上开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动作机构包括旋转夹持气缸(103)、直线滚珠丝杠导轨(106)、折弯固定板(107)和导轨固定板(109),所述直线滚珠丝杠导轨(106)通过导轨固定板(109)固定于主动框架内,所述旋转夹持气缸(103)通过折弯固定板(107)与直线滚珠丝杠导轨(106)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直线滚珠丝杠导轨(106)包括导轨步进电机(301)、步进电机固定板(302)、联轴器(303)、滑块(304)、导轨丝杆(305)、第一丝杠支架(306)、导轨(307)、安装底板(308)和第二丝杠支架(309),所述安装底板(308)、步进电机固定板(302)和第一丝杠支架(306)均固定于导轨固定板(109)上,所述导轨(307)和第二丝杠支架(309)均固定于安装底板(308)上,所述导轨步进电机(301)通过步进电机固定板(302)设置于主动框架内,所述导轨步进电机(301)通过联轴器(303)与导轨丝杆(305)连接,所述导轨丝杆(305)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丝杠支架(306)和第二丝杠支架(309)上,所述滑块(304)套设于导轨丝杆(305)上,并可在导轨(307)上左右滑行,所述滑块(304)与导轨丝杆(305)之间构成螺旋副,且所述滑块(304)与折弯固定板(107)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夹持气缸(103)包括气缸本体(401)、气缸活塞杆(402)、锁紧板(403),所述气缸活塞杆(402)一端与气缸本体(401)可伸缩地连接,其另一端与锁紧板(403)连接,所述气缸本体(401)固定于折弯固定板(107)上;当两个可变构卫星运动到指定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对齐,所述锁紧板(403)穿过第一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并与第一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相嵌合构成型面连接将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锁紧,达到两变构卫星之间的周向和轴向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体变构卫星的周向轴向双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框架包括第一主动框架底盘(101)、第一主动框架立柱(102)、第二主动框架底盘(104),所述第一主动框架底盘(101)和第二主动框架底盘(104)左右相对且有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主动框架立柱(102)设置于第一主动框架底盘(101)和第二主动框架底盘(104)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主动框架底盘(101)和第二主动框架底盘(104)连接,所述第一锁紧孔开设于第二主动框架底盘(10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体变构卫星的周向轴向双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框架还包括第二主动框架立柱(105)、第三主动框架立柱(108),所述第二主动框架立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褚明夏鲁瑞陈雪旗王珏马剑卢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