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95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包括复合底板、一对复合移动板、自动复位装置和手柄,自动复位装置对称设置在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的上部,一对复合移动板侧边相邻地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与复合底板可横向移动地连接。复合底板顶边中心开有支柱定位槽,支柱定位槽宽度与支柱直径匹配,复合移动板侧边长度与支柱定位槽长度匹配。复合底板顶边与一对复合移动板顶边平齐,一对复合移动板相邻顶角与相邻底角分别设有与支柱直径匹配的半圆角,手柄一端垂直固定在复合底板底边中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的焊接工效,有效地保护了屋顶上的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降低了屋顶改造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了屋顶改造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了屋顶改造工程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时遮挡焊渣的挡板,特别涉及一种在屋顶焊接避雷用的接闪带时,防止焊渣掉落到已安装好的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上的装置,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在屋面的女儿墙上将接闪带焊接在支柱上,以达到可靠电气连接,女儿墙上每间隔1m分别设置了高出女儿墙顶面5cm的支柱。女儿墙上粘贴3cm厚的挤塑板作为保温板,挤塑板上粘接固定了一层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两者之间通过3~5mm厚抹面胶浆固定连接。接闪带与支柱焊连时,溅落的火花和高温焊渣会破坏已完成施工的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返工维修耗时耗材,效果不佳,增大了施工成本,还延长了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地保护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的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包括复合底板、一对复合移动板、自动复位装置和手柄,复合移动板面积小于1/2的复合底板面积,自动复位装置对称设置在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的上部,一对复合移动板侧边相邻地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与复合底板可横向移动地连接;复合底板顶边中心开有支柱定位槽,所述支柱定位槽宽度与支柱直径匹配,复合移动板侧边长度与支柱定位槽长度匹配;复合底板顶边与一对复合移动板顶边平齐,一对复合移动板相邻顶角与相邻底角分别设有与支柱直径匹配的半圆角;所述手柄一端垂直固定在复合底板底边中部上。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结构相同,分别包括铝合金板和粘接固定在铝合金板上的绝缘云母板;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各自的绝缘云母板相抵地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可横向移动地连接。所述铝合金板的厚度为1.0~2.0mm,所述绝缘云母板的厚度为18~22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压簧、压簧芯柱、螺栓、螺母和水平压簧槽,所述压簧一端套在压簧芯柱一端上,压簧芯柱另一端嵌装固定在水平压簧槽一端中,所述水平压簧槽对称设置在复合底板的上部,压簧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横穿过水平压簧槽另一端和对应复合移动板的螺栓上,螺栓头部分别抵靠在复合移动板的铝合金板上部,螺栓另一端分别横穿过对应的复合移动板上部及复合底板上部,拧在螺栓另一端的螺母分别抵靠在复合移动板的铝合金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压簧芯柱采用沉头实心铆钉,所述沉头实心铆钉的头部分别嵌入固定在水平压簧槽一端的垂直槽中。
[0009]进一步的,手柄另一端套有防静电绝缘套。
[0010]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易损坏,每个只需180元,能重复使用。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的铝合金板使得本专利技术质量轻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的绝缘云母具有耐500

1000℃高温的特点,使得屋顶的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不会被火花或高温焊接溅落物烧损。支柱下部移进本专利技术后,自动复位装置使得一对复合移动板既能开启又能自动关闭,一对复合移动板相邻边彼此抵靠,从而实现对本专利技术下侧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的完全遮蔽,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不需返修,提高了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的焊接工效,有效地保护了屋顶上的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降低了屋顶改造工程的施工成本。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用于老旧小区屋面改造工程的女儿墙上接闪带和支柱的焊接项目。包括复合底板1、一对复合移动板2、自动复位装置3和手柄4,复合移动板2面积小于1/2的复合底板1面积,本实施例的复合底板1为300mm
×
300mm的正方形板,复合移动板2为半径150mm、顶角90
°
的扇形板。自动复位装置3对称设置在复合底板1和一对复合移动板2的上部,一对复合移动板2侧边相邻地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3与复合底板1可移动地连接。
[0015]复合底板1和一对复合移动板2结构相同,分别包括铝合金板11和粘接固定在铝合金板11上的绝缘云母板12,复合底板1和一对复合移动板2各自的绝缘云母板11相抵地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3可横向移动地连接。本实施例铝合金板11的厚度为1.5mm,绝缘云母板的厚度为20mm。复合结构的复合底板1和一对复合移动板2均具有质量轻和较高强度的优点,还能耐500~1000℃高温,便于手持操作,有效地防止火花和300℃左右的高温焊渣损坏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
[0016]复合底板顶边13中心开有支柱定位槽131,支柱定位槽宽度与支柱10直径匹配,复合移动板侧边21长度与支柱定位槽131长度匹配。复合底板顶边13与一对复合移动板顶边22平齐,一对复合移动板2的相邻顶角与相邻底角分别设有与支柱直径匹配的半圆角23,便于对支柱10定位。
[0017]自动复位装置3包括压簧31、压簧芯柱32、螺栓33、螺母34和水平压簧槽24,压簧31一端套在压簧芯柱32一端上,压簧芯柱32另一端嵌装固定在水平压簧槽24一端中,水平压簧槽24对称设置在复合底板1的上部,压簧32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横穿过水平压簧槽24另一端和对应复合移动板2的螺栓33上,螺栓33头部分别抵靠在复合底板1的铝合金板11上部,
螺栓33另一端分别横穿过对应的复合移动板2上部及复合底板1上部,拧在螺栓33另一端的螺母34分别抵靠在复合底板1的铝合金板11上。压簧芯柱32采用沉头实心铆钉,所述沉头实心铆钉的头部分别嵌入固定在水平压簧槽24一端的垂直槽241中,垂直槽241一端的形状与沉头实心铆钉的沉头形状匹配,防止复合移动板2移动时压簧芯柱32产生轴向移动。
[0018]手柄4一端开有宽度与复合底板1厚度匹配的叉口41,通过横穿过手柄4一端和复合底板1下端中部的2个铆钉42使得手柄4与复合底板1垂直固定连接。手柄4另一端套有防静电绝缘套43,避免本专利技术移出时产生静电伤害操作者。
[0019]使用时,操作者手持手柄4另一端上的防静电绝缘套43,先将复合底板1的支柱定位槽131对准将要焊接接闪带20的支柱10,然后向前推动复合底板1,支柱定位槽131前移使得支柱10 推开一对复合移动板2定位在支柱定位槽131底部圆弧和一对复合移动板2底部相邻的半圆角23组成的圆孔中,此时一对复合移动板2的相邻边在自动复位装置3的压簧31复位力作用下闭合,在焊接接闪带20时,可以有效地防止火花和高温焊渣掉落到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和挤塑板上。
[002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底板、一对复合移动板、自动复位装置和手柄,复合移动板面积小于1/2的复合底板面积,自动复位装置对称设置在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的上部,一对复合移动板侧边相邻地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与复合底板可横向移动地连接;复合底板顶边中心开有支柱定位槽,所述支柱定位槽宽度与支柱直径匹配,复合移动板侧边长度与支柱定位槽长度匹配;复合底板顶边与一对复合移动板顶边平齐,一对复合移动板相邻顶角与相邻底角分别设有与支柱直径匹配的半圆角;所述手柄一端垂直固定在复合底板底边中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结构相同,分别包括铝合金板和粘接固定在铝合金板上的绝缘云母板;复合底板和一对复合移动板各自的绝缘云母板相抵地分别通过自动复位装置可横向移动地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接闪带和支柱焊接的防溅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新祥魏博类兴珂孟长青张福佳林长龙李洋王少伟倪周杰祖晓东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