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冠醚类化合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 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含硝酸的核废料溶液中去除和回收放射性锶,以便后处理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冠醚类化合物在该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已知二环己基
‑
18
‑
冠
‑
6(DCH18C6)及其二叔丁基衍生 物(DTBuCH18C6)作为Sr
2+
选择性萃取剂,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尤其二叔丁基二环己基并
‑
18
‑ꢀ
冠
‑6‑
醚以其优异的萃取分离能力和良好的油溶性和稳定性,在放射性废液后处理方面具有 更多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3]目前,二环己基并
‑
18
‑
冠
‑6‑
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二叔丁基二苯并
‑
18
‑
冠
‑
6醚溶解于溶剂中,加入钌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50~100 ℃,氢气压力2~5 Mpa,保持搅拌,反应4~8 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滤,分离回收钌基催化剂,所得滤液即为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所述的钌基催化剂为掺杂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多金属协同作用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二叔丁基二苯并
‑
18
‑
冠
‑
6醚质量的 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正丁醇、叔丁醇,正辛醇、乙二醇二甲醚、异丙苯或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溶剂的加入量为1~200 g/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正丁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杂金属选自NiO、Cu、Zn的至少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金属选择为NiO、Cu和Zn,NiO、Cu、Zn的掺杂质量比为3.5:3: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6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金属协同作用催化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按比例称取活性金属前驱体,将活性金属前驱体加水溶解并混匀后,浸渍到制备的钌基催化剂前体RuO2中,干燥,随后在通有N2氛围炉中加热还原,即得多金属协同作用催化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叔丁基二环己基
‑
18
‑
冠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征海,沈永淼,赵婷婷,项飞勇,吴尖平,李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