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提出涉及农业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芦苇生物量高,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用作畜牧业,饲用价值较高。家畜喜食芦苇的嫩茎、叶,芦苇地可用作割草地或放牧与割草兼用,适宜马、牛大畜放牧。除放牧利用之外,还可晒制干草和青贮,青贮之后,牧草香味浓。类似的,秸秆同样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使用。另外,芦苇和秸秆在发酵菌肥和有机肥领域也有广泛的用途。
[0003]现有技术汇总,芦苇和秸秆收割后均为杆状农作物,如何大规模的将芦苇和秸秆粉碎呈较小的颗粒和条状物,然后将其打包,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一些农业粉碎机可完成杆状农作物的粉碎工作,现有技术中的的粉碎机由于处理能力较弱,不适合大规模作业,如遇到杆状农作物内夹杂石子等难以粉碎的杂物,不仅杂物会参入到粉碎后的颗粒中,同时会对设备造成伤害。本领域还急需一种快捷打包粉碎后颗粒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入通道和粉碎组件,其中粉碎组件为筒状,所述导入通道主体横置,导入通道的第一端为入料端,导入通道的第二端为出料端,导入通道的第二端与粉碎组件的入料口对接,所述导入通道的入料口设置在导入通道第一端的顶部,所述粉碎组件内部具有用于破碎杆状农作物的刀片组件,该刀片组件切斜设置形成扇叶状态,所述杆状农作物由入料口投入导入通道后,经负压吸入到粉碎组件中完成杆状农作物的破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通道主体倾斜设置,导入通道主体倾斜角度为1
°‑
10
°
,所述导入通道第二端高于导入通道第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通道第一端的端面覆盖有第一透气网;所述导入通道底侧内壁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防止杂物进入粉碎组件的隔杂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筒、驱动电机、驱动轴、打碎刀片组、粉碎刀片组和支架,其中粉碎筒的第一端封闭且第二端敞开,所述支架安装在粉碎筒的第二端,驱动电机设置粉碎筒第一端的外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第一端动力连接,驱动轴穿过粉碎筒第一端且主体设置在粉碎筒内部轴心处,驱动轴的第二端与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可带动驱动轴在粉碎筒中转动,所述打碎刀片组设置在驱动轴的中部,所述粉碎刀片组设置在驱动轴靠近第二端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碎刀组片组包括第一打碎刀组、第二打碎刀组和第三打碎刀组,所述第一打碎刀组、第二打碎刀组和第三打碎刀组分别有至少三个刀片,且所述第一打碎刀组、第二打碎刀组和第三打碎刀组中各个刀片的自由末端临近转动筒内壁;所述第一打碎刀组、第二打碎刀组和第三打碎刀组中各个刀片在转动筒轴向上的投影交错;所述第一打碎刀组、第二打碎刀组和第三打碎刀组中的刀片根部与驱动轴连接,第一打碎刀组中的刀片的末端向转动筒第一端方向弯折;第二打碎刀组中的刀片向转动筒第一端倾斜;所述第三打碎刀组中的刀片的末端向转动筒第二端方向弯折,所述第一打碎刀组、第二打碎刀组和第三打碎刀组中的刀片可使杆状农作物初步破碎时形成翻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芦苇及秸秆破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还设有导向凸环,所述导向凸环设置在打碎刀片组和转动筒第一端之间靠近打碎刀片组的位置,该导向凸环用于引导杆状农作物进入打碎刀片组的有效破碎区间;所述转动筒的内壁还设有两组防漏凸环,两组所述防漏凸环分别设置在第一打碎刀组刀片末端回转区间和第二打碎刀组刀片末端回转区间之间、以及第二打碎刀组刀片末端回转区间和第三打碎刀组刀片末端回转区间之间,所述防漏凸环用于防止杆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红,辛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伟业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