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066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4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包括固定块和两个U形块,固定块内部设有腔体,腔体的上下两侧壁均为斜面且互相平行,所述两斜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斜面倾斜方向的滑槽,各滑槽均滑动配合一个滑块,上下方向的滑块的向对面均固定连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外壁;两个U形块底部均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腔体的左右两侧面上,铰接轴上套设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U形块。本装置避免了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较大,电池上下晃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悬臂梁效应,进而导致电池内部多次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弯曲应力而损坏,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000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路面,会通过轮胎将震动传递给新能源汽车电池,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多是通过在电池的上下方设置多个弹簧来减缓震动,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较大,电池上下晃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悬臂梁效应,导致电池内部多次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弯曲应力而损坏,影响电池寿命,为此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包括固定块和两个U形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设有腔体,腔体的上下两侧壁均为斜面且互相平行,所述两斜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斜面倾斜方向的滑槽,各滑槽均滑动配合一个滑块,上下方向的滑块的向对面均固定连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外壁;
[0007]两个U形块底部均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腔体的左右两侧面上,铰接轴上套设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U形块,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内壁,扭力弹簧使得U形块的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板始终趋向于平行,各U形块的其中一个侧板端部均抵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外壁。
[0008]进一步,所述各U形块的侧板端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盲孔,各盲孔的底壁均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柱体的一端,所述柱体穿设在盲孔内,所述柱体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挡板,所述转动轴平行于铰接轴。
[0009]进一步,所述滑块为长条形且每个滑块均包括一对长条形的子滑块,一个子滑块固定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外壁,另一个子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每对子滑块的相对面之间均设有第二压缩弹簧。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左端面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内壁固定设有风机,进风口的端部通过多个进风管道连通腔体的上侧壁,腔体的下侧壁通过多个出风管道连通固定块的外壁。
[0011]进一步,所述挡板的端面均设有用于减缓碰撞的橡胶垫。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外部设有用于遮挡腔体的盖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汽车带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上下颠簸产生的晃动通过倾斜设置的滑槽和滑块转换成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前后方向的移动,同时两个U形块的侧板端部始终抵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端面,目的在于允许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同时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在前后方向移动时进行缓冲;本装置避免了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较大,电池上下晃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悬臂梁效应,进而导致电池内部多次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弯曲应力而损坏,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U形块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断面剖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说明:1、固定块;11、腔体;12、滑槽;13、滑块;14、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5、进风口;16、进风管道;17、出风管道;2、U形块;21、盲孔;22、第一压缩弹簧;23、柱体;24、挡板;25、铰接轴;26、转动轴;27、子滑块;28、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包括固定块1和两个U形块2,固定块1内部设有腔体11,腔体11的上下两侧壁均为斜面且互相平行,所述两斜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斜面倾斜方向的滑槽12,各滑槽12均滑动配合一个滑块13,上下方向的滑块13的向对面均固定连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外壁;两个U形块2底部均通过铰接轴25铰接在腔体11的左右两侧面上,铰接轴25上套设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U形块2,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1内壁,扭力弹簧使得U形块2的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板始终趋向于平行,各U形块2的其中一个侧板端部均抵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外壁。本装置目的在于将汽车带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上下颠簸产生的晃动通过倾斜设置的滑槽12和滑块13转换成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前后方向的移动,同时两个U形块2的侧板端部始终抵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端面,目的在于允许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同时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在前后方向移动时进行缓冲,当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前方(或后方)的U形块2的一个侧板端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进行阻挡,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继续移动,前方(或后方)的U形块2转动,同时扭力弹簧产生反向的阻力,当前方(或后方)的U形块2的两个侧板端部都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进行阻挡时,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达到可移动的最大位移,本装置避免了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
较大,电池上下晃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悬臂梁效应,进而导致电池内部多次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弯曲应力而损坏,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
[0022]进一步,所述各U形块2的侧板端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盲孔21,各盲孔21的底壁均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22,第一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连接柱体23的一端,所述柱体23穿设在盲孔21内,所述柱体23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26转动连接挡板24,所述转动轴26平行于铰接轴25。目的在于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对各U形块2的侧板端部挤压时,冲击力更加缓和,防止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和各U形块2产生撞击,导致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损坏。
[0023]进一步,所述滑块13为长条形且每个滑块13均包括一对长条形的子滑块27,一个子滑块27固定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外壁,另一个子滑块27与滑槽12滑动连接,每对子滑块27的相对面之间均设有第二压缩弹簧28。滑块13在滑槽12内滑动时,不能够完全避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上下方向的晃动,为了避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上下晃动时对腔体11的上下两侧壁的撞击,对滑块13设计成两个子滑块27中间设置第二压缩弹簧28的缓冲结构,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0024]进一步,所述固定块1的左端面设有进风口15,进风口15的内壁固定设有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1)和两个U形块(2),所述固定块(1)内部设有腔体(11),腔体(11)的上下两侧壁均为斜面且互相平行,所述两斜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斜面倾斜方向的滑槽(12),各滑槽(12)均滑动配合一个滑块(13),上下方向的滑块(13)的向对面均固定连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外壁;两个U形块(2)底部均通过铰接轴(25)铰接在腔体(11)的左右两侧面上,铰接轴(25)上套设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U形块(2),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1)内壁,扭力弹簧使得U形块(2)的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板始终趋向于平行,各U形块(2)的其中一个侧板端部均抵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4)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U形块(2)的侧板端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盲孔(21),各盲孔(21)的底壁均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22),第一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连接柱体(23)的一端,所述柱体(23)穿设在盲孔(21)内,所述柱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