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生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凝絮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生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絮凝剂作为较早被使用的水处理剂,化学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这类絮凝剂价格低廉,处理效果明显,但不易降解,大量使用会导致难以降解的剩余污泥大量富集,造成二次污染.与化学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具有絮凝功能的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易生物降解,环境危害小,无二次污染,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是新型环境友好型废水处理剂。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生物凝絮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葡萄糖为菌种提供能量,从而使得生产成本提升,并且在对菌种进行培养时,无法保证培养箱的内部受热均匀与不便于取出培养基。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生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生物凝絮剂生产成本较高与培养箱内部的受热不均匀。 />[000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生物絮凝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材料:秸秆发酵液50
‑
60份、葡萄糖30
‑
40份、硫酸镁0.5
‑
1.5份、磷酸二氢钾1
‑
2份、琼脂20
‑
30份、凝胶5
‑
15份与高效凝絮剂生产菌。2.一种可降解生物凝絮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指定份数的秸秆发酵液、葡萄糖、高效凝絮剂生产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琼脂、凝胶与高效凝絮剂生产菌。步骤二、将秸秆发酵液放入到高温灭菌罐的内部进行高温杀菌处理,将秸秆发酵液内部的杂菌灭除后,将秸秆发酵液冷却。步骤三、将冷却后的秸秆发酵液、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与琼脂放入到混合装置内,进行充分混合,从而可以制得培养基。步骤四、将高效凝絮剂生产菌接种到培养基的内部,然后放入到培养箱的内部进行恒温培养。步骤五、将培养出的高效凝絮剂培养液配出后,放入到离心机的内部,通过离心机将内部的高效凝絮剂分离出来,从而可以完成对高效凝絮剂的制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生物凝絮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秸秆发酵液可以是由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或者水稻秸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生物凝絮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高温灭菌管温度为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学军,费飞龙,钟振兴,李雪,赵雪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