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电气设备间进行电连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044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两个设备(D,B)间进行电连接的装置E,其中,这两个设备并列安装在同一个支承件上,一个设备(D)称为第一设备,包括输出端子(2),另一个设备(B)称为第二设备,包括从该设备的壳体中输出的导电体(3),第二设备(B)的壳体还包括一容纳导电体(3)的支承件(4),支承件(4)能够被移动而面对输出端子(2),而完成电连接。对应于与导电体(3)相联的每一个输出端子(2),所述装置包括一个中间配件(9),该配件安装在支承件(4)内,能够在第一位置和未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配件(9)不同相应的输出端子(2)电连接,收回在支承件(4)内部,使设备(D,B)能够机械连接;在未收回位置,配件(9)与相应的输出端子(2)电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两个设备间进行电连接的装置,其中,这两个设备并列安装在同一个支承件上,并被置于一壳体内,一个设备被称为第一设备,包括输出端子,另一个设备被称为第二设备,包括从该设备的壳体中输出的导电体,第二设备的壳体还包括一容纳前述导电体的支承件,该支承件能够被移动而面对第一设备的输出端子,当两个设备的机械结合完成时,就能够使输出端子与所述的导电体电连接。
技术介绍
电气保护设备,如模块化电路断路器,与公知方式同样地容纳于一个壳体内。该壳体大致为平行六面体形的,且安装于一个安装导轨上。该设备包括两个连接面,这两个连接面分别包括位于导轨一侧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该设备常与一接地漏电保护设备相联,第二设备也容纳在一模制壳体内且紧挨着第一设备安装于安装导轨上。所述接地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与前述电路断路器的输出端子电连接的导电体,这些导电体从该设备壳体内位于导轨的一侧向外延伸。在将这些设备最终安装在支承件上之前,这些设备要首先机械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分别属于两个设备的表面相向移动而相互靠近。然后,位于两个设备这些表面上的结合部件机械结合在一起。接着,完成两设备的电连接。文献EP0806784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两设备的连接。在该文献中,接地漏电保护设备包括一个与该接地漏电保护设备模制在一起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设计用于容纳接地漏电保护设备的导电体,并面对电路断路器的输出端子延伸,使两设备机械结合时,导电体的端部面对所述输出端子。在该文献中,接地漏电保护设备的导电体相对于容纳它们的支承件是固定的,但相对于接地漏电保护设备的壳体是可动安装的,能够在一个收回位置和一个未收回位置之间垂直于导轨移动。在收回位置,该支承件的位置远离电路断路器壳体,导电体没有啮合在电路断路器的端子中;在未收回位置,该支承件接近电路断路器壳体,导电体啮合在电路断路器的输出端子中。当导电体啮合在输出端子中后,通过拧紧端子螺钉完成连接操作。于是,通过两个连续的平动,实现了这些设备的机械与电气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以其他方式完成上述电连接的连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电连接装置,这种装置的特征在于,对应于与导电体相联的每一个输出端子,所述装置包括一个中间配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体,所述配件安装在所述支承件内,能够在第一位置和未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配件不同相应的输出端子电连接,收回在支承件内部,使设备能够机械连接;在所述未收回位置,所述配件与所述相应的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配件包括一第一部件,能够与相应的输出端子配合以完成前述连接;和一第二部件,使所述配件与主导电体电连接,实现所述配件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第一部件包括一个部件,当所述配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实现所述配件与第一设备的相应端子之间自动、可靠的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第一部件包括一刚性带状的导电体,包括一个能够被螺钉型端子的螺钉夹紧的端部,该导电体的另一端部通过前述第二部件机械并电连接相应的主导电体,使配件能够在前述两位置间移动。根据一个独特的特征,该装置包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支承件上且一部分设置在第二支承件上的卡锁部件。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会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一个透视图,表示一个电路断路器和一个差动保护设备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电连接,这些设备处于分离的位置;图2和图3为同图1相类似的视图,在图2中两设备只是机械结合,在图3中两设备机械结合并电连接在一起;图4为一局部透视图,表示属于差动设备且可容纳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支承件;图5和图6为透视图,包括切除了两个设备的一部分,表示分别处于未连接位置和连接位置的前述连接装置;图7为电路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更详细地描述了前述连接装置在连接位置;图8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为透视图,包括切除了两个设备的一部分,更详细地描述了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10为电路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表示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11和图12分别是局部透视图和剖视图,更详细地表示一螺钉盖分别在待用位置和封住输出端子的使用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1-3中,可看到一小型电路断路器D和一差动单元B被安装在一安装导轨R上。该电路断路器D置于一模制的壳体内,并包括安装导轨R两侧的输入端子1和输出端子2。该差动单元B置于一壳体内,包括在其底部相对该装置壳体固定的刚性导电体3。所述导电体3被称为主导电体,与安装导轨R并行延伸并置于一被称为第一支承件且与差动单元B的壳体一起模制的支承件4内。这两个设备D、B设计成通过相向移动各自的壳体,直到相面对的面板5、6靠近,然后两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D上的结合部件7和8与另一个设备B的结合部件相啮合,将两个设备的机构结合起来,从而将两个设备机械结合在一起(附图2)。附图3中,两设备B、D象以下描述的那样实现机械及电连接。现在参见图4至图11,可以看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装置E对于每个到电体3都包括一个连接配件9,设计用来与输出端子2相连。这些连接配件9固定于一被称为第二支承件的支承件10中。支承件10可平动地安装在上述的第一支承件4中,在设备安装好的状态下垂直于导轨的纵向轴线,并平行于设备在导轨上的安装面。每一个配件9均包括一用于电连接配件9和相应端子2的第一部件11,和一用于电连接所述配件9和相应端子3的第二部件。根据图4至图7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该第一部件11包括一扁平的连接片13,该连接片13电连接并固定到大致U形的接线夹14上。U形的接线夹14构成了配件9的第二部件12。该连接片13设计成插入电路断路器D的螺钉端子2,并在端子2内被夹紧在电路断路器D的相应连接片15上,如所完全知到的那样。前述接线夹14包括分支14a、14b(附图4),在这两个分支14a、14b之间,差动单元B的导电体3的端部设计成被可变形地夹紧,从而与导电体3形成滑动接触。在图8至图11中,两部件11,12均由U形接线夹16,17形成,一个接线夹设置在另一个的里面,如图8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接线夹16,由于其构成第一部件而被称为第一接线夹,包括一底部16a。接线夹17由于其构成第二部件而被称为第二接线夹,其底部17a固定在底部16a上。接线夹16还包括两分支16b、16c,它们的端部16d,16e均设有一个内凸部分a,b以配合于属于电路断路器D的连接片端部的两侧面c,d(附图10),从而在连接操作完成后,就能够在差动单元B的导电体3与电路断路器D的相应端子15之间建立自动的、确定的电连接。被称为第二接线夹的接线夹17固定于第一接线夹16的内部,使二者的底部16a,17a相连接,第二接线夹的分支17b,17c与第一接线夹的分支16b,16c平行延伸。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二接线夹17用于啮合在相应的差动单元B的导电体3上,以与导电体3形成滑动接触。下面,参见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第二支承件10包括一螺钉盖18,该螺钉盖18与第二支承件10模制在一起,并包括一卡锁部件19,用于将所述支承件10锁定于支承件4上。上述部件包括一卡钩20,该卡钩20与盖18模制在一起并能够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两个设备间进行电连接的装置,其中,这两个设备并列安装在同一个支承件上,并被置于一壳体内,一个设备被称为第一设备,包括输出端子,另一个设备被称为第二设备,包括从该设备的壳体中输出的导电体,第二设备的壳体还包括一容纳前述导电体的支承件,该支承件能够被移动而面对第一设备的输出端子,当两个设备的机械结合完成时,就能够使输出端子与所述的导电体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对应于与导电体(3)相联的每一个输出端子(2),所述装置包括一个中间配件(9),用于电连接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体,所述配件安装在所述支承件(4)内,能够在第一位置和未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配件(9)不同相应的输出端子(2)电连接,收回在支承件(4)内部,使设备(D,B)能够机械连接;在所述未收回位置,所述配件(9)与所述相应的输出端子(2)电连接,所述配件(9)包括:一第一部件(11),能够与相应的输出端子(2)配合以完成前述连接;和一第二部件(12),将所述配件(9)与主导电体(3)电连接,实现所述配件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FR 2001-7-18 01095841.一种在两个设备间进行电连接的装置,其中,这两个设备并列安装在同一个支承件上,并被置于一壳体内,一个设备被称为第一设备,包括输出端子,另一个设备被称为第二设备,包括从该设备的壳体中输出的导电体,第二设备的壳体还包括一容纳前述导电体的支承件,该支承件能够被移动而面对第一设备的输出端子,当两个设备的机械结合完成时,就能够使输出端子与所述的导电体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对应于与导电体(3)相联的每一个输出端子(2),所述装置包括一个中间配件(9),用于电连接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体,所述配件安装在所述支承件(4)内,能够在第一位置和未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配件(9)不同相应的输出端子(2)电连接,收回在支承件(4)内部,使设备(D,B)能够机械连接;在所述未收回位置,所述配件(9)与所述相应的输出端子(2)电连接,所述配件(9)包括一第一部件(11),能够与相应的输出端子(2)配合以完成前述连接;和一第二部件(12),将所述配件(9)与主导电体(3)电连接,实现所述配件的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件(11)包括一个部件,当所述配件(9)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能够实现所述配件(9)与第一设备(8)的相应端子(2)之间自动、可靠的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件(11)包括一刚性带状的导电体(13),包括一个能够被螺钉型端子(2)的螺钉(2a)夹紧的端部,该导电体(13)的另一端部通过前述第二部件(12)机械并电连接相应的主导电体(3),使配件(9)能够在前述两位置间移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11)包括一被称为第一接线夹的大致U形的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里德斯博伊斯伯纳德勒博菲利普坎顿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