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40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地基GNSS观测数据下载与预处理:步骤B,地基GNSS倾斜TEC解算:步骤C,区域多台站GNSS垂直TEC投影:步骤D,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利用区域较为密集的地基GNSS监测数据,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惩罚最小二乘回归(DCT—PLS)算法,可以实现区域非常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TEC地图重构。和空间分辨率TEC地图重构。和空间分辨率TEC地图重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天气现报预报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离层是卫星导航、通信、雷达等诸多无线电信息系统最主要的误差来源之一。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是表征电离层等离子体数密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掌握其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对提升无线电信息系统性、提升空间科学研究及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地基GNSS已经成为全球TEC地图构建最为重要的数量来源。自1998年以来,国际GNSS服务(IGS)开始公开发布全球TEC地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数据。随着GNSS站网数量的增加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多种生成GIM的建模策略,包括球谐函数法、层析成像(CT)法、Kalman滤波同化等。
[0004]随着全球范围内密集的GNSS台站的建立,获取高分辨率的区域TEC地图成为可能。近年来,美国MIT利用全球超过2000个GNSS监测站,发布了1
°×1°×
5分钟分辨率的散点TEC数据产品;比利时皇家天文台(ROB)利用欧洲区域EUREF密集的GNSS监测站,实现了0.5
°×
0.5
°×
15分钟欧洲区域近实时TEC地图产品的在线发布(ftp://gnss.oma.be/gnss/products/IONEX/)。
专利技术内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区域精细化电离层监测和中小尺度扰动分析的需求,提供一种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A,地基GNSS观测数据下载与预处理:
[0009]步骤A1,下载GNSS卫星观测数据和卫星星历数据文件;
[0010]步骤A2,读取数据文件,获取GNSS原始双频观测数据,包含载波相位观测数据、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导航卫星星历;
[0011]步骤A3,对文件中GPS的观测数据进行周跳和异常值的探测,并采用双频的载波相位观测数据平滑码伪距,最后输出平滑处理后的观测数据文件;
[0012]步骤B,地基GNSS倾斜TEC解算:
[0013]步骤B1,基于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载波相位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具体方法如下:
[0014][0015][0016][0017][0018][0019]其中,i和j分别表示接收机和卫星的编号;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和分别是卫星和接收机在频率f1和f2上的硬件延迟;λ1和λ2分别表示频率f1和f2对应的波长;和分别表示频率f1和f2上载波相位的模糊度;B
i
和B
j
分别是接收机和卫星的频间偏差,α为恒定常数;
[0020]步骤B2,基于双频伪距观测量,计算伪距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具体方法如下:
[0021][0022]步骤B3,将一连续弧段内某卫星的原始观测数据分为N组,根据步骤B1和B2分别获得N组载波相位和伪距电离层延迟观测量,计算伪距和载波相位电离层延迟观测量之和的平均值,具体表示为:
[0023][0024]步骤B4,将步骤B3中获得的载波相位和伪距电离层延迟观测量之和的平均值回带至载波相位电离层延迟观测量中,获得卫星视线方向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具体表示为:
[0025][0026]步骤B5,重复步骤B1至B4,逐卫星求解各基准站卫星视线方向上的高精度的电离层延迟观测量;
[0027]步骤B6,采用Ciraolo L提出的方法,分别计算出B
i
和B
j
,进而计算电离层倾斜TEC,计算方法如下:
[0028][0029]步骤C,区域多台站GNSS垂直TEC投影:
[0030]步骤C1,将同一时段内的倾斜TEC按照对应的穿刺点位置投影为垂直TEC值:
[0031]VTEC=TEC/M(E,h)
[0032][0033]其中,VTEC表示接收机与卫星链路上投影得到的垂直TEC,M(E,h)表示倾斜TEC与垂直TEC之间的投影函数,E为仰角,为接收机i和卫星j之间的仰角,R
e
表示地球半径,h表示电离层薄层高度;
[0034]步骤C2,按经度为区间进行划分,经度间隔取1
°
,将落在同一区域内的垂直TEC数据进行分组,每组TEC表示为IV;
[0035]步骤C3,对相同经度区间内同组的垂直TEC随纬度的变化进行线性拟合,采用阈值判定法对曲线中相比其它数据点偏差过大的点对应的TEC进行滤除,判决条件如下:
[0036]|IV
k

μ|>2σ,k=1,2,...,K
[0037]其中,k表示数据编号,K表示IV的样本数目,μ为数据序列均值,σ为数据标准差,如满足该判决条件,则认为该TEC值存在粗差,该数据被剔除;
[0038]步骤C4,重复步骤C3,直至所有数据点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保证所有分组后倾斜TEC转换得到垂直TEC拟合的曲线都平滑为止;
[0039]步骤D,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
[0040]步骤D1,设定X代表存在空白间隙的VTEC时空数据集,W是与X维度大小相同的数组,用于标识X值是否存在缺失;
[0041]步骤D2,采用离散余弦变换—惩罚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寻求最小化的代价函数F表示如下:
[0042][0043]其中|| ||是欧几里得范数,和分别代表拉普拉斯算子和Schur乘积,s是控制平滑程度的标量;
[0044]步骤D3,区域TEC地图通过步骤D2及逆离散余弦变换来实现,表示为:
[0045][0046]其中,Γ是一个滤波张量,具体表示为:
[0047][0048]其中,p
t
表示沿第t维的第p个元素,n
t
表示沿该维度X的大小。
[004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50]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利用区域较为密集的地基GNSS监测数据,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惩罚最小二乘回归(DCT—PLS)算法,可以实现区域非常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TEC地图重构。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为实现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监测及扰动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51]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2]图2是区域多台站GNSS垂直TEC投影效果图;
[0053]图3是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地基GNSS观测数据下载与预处理:步骤A1,下载GNSS卫星观测数据和卫星星历数据文件;步骤A2,读取数据文件,获取GNSS原始双频观测数据,包含载波相位观测数据、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导航卫星星历;步骤A3,对文件中GPS的观测数据进行周跳和异常值的探测,并采用双频的载波相位观测数据平滑码伪距,最后输出平滑处理后的观测数据文件;步骤B,地基GNSS倾斜TEC解算:步骤B1,基于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载波相位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具体方法如下:下:下:下:下:其中,i和j分别表示接收机和卫星的编号;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和分别是卫星和接收机在频率f1和f2上的硬件延迟;λ1和λ2分别表示频率f1和f2对应的波长;和分别表示频率f1和f2上载波相位的模糊度;B
i
和B
j
分别是接收机和卫星的频间偏差,α为恒定常数;步骤B2,基于双频伪距观测量,计算伪距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具体方法如下:步骤B3,将一连续弧段内某卫星的原始观测数据分为N组,根据步骤B1和B2分别获得N组载波相位和伪距电离层延迟观测量,计算伪距和载波相位电离层延迟观测量之和的平均值,具体表示为:步骤B4,将步骤B3中获得的载波相位和伪距电离层延迟观测量之和的平均值回带至载波相位电离层延迟观测量中,获得卫星视线方向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具体表示为:
步骤B5,重复步骤B1至B4,逐卫星求解各基准站卫星视线方向上的高精度的电离层延迟观测量;步骤B6,采用Ciraolo L提出的方法,分别计算出B
i
和B
j
,进而计算电离层倾斜TEC,计算方法如下:步骤C,区域多台站GNSS垂直TEC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明王妍吴家燕陈龙江许娜陈亮冯健甄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