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
,尤其涉及一种声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座舱技术的快速发展,音响系统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乘客提供不可或缺的影音体验。如今,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智能座舱音响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车内独立音区就是用户当前需求较为强烈的一项。
[0003]目前,已经有一些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车内独立音区效果,例如利用座椅后背处的扬声器进行声音的指向性辐射控制,或是利用座椅头枕处的扬声器进行声音的近场辐射控制,或是利用车门上的扬声器进行反相声源抵消等等。但是这些方案仍会存在声场效果不佳的问题,甚至有些方案仅仅只能在特定控制区域实现单声道的独立音区分区,无法实现在独立音区的分区区域实现立体声或者多声道的声场,这样往往造成在每个分区的位置的声音实际体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座舱音响系统,所述智能座舱音响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同侧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上的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前排座椅后背处,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后排座椅头枕处,所述声场优化方法包括:基于各扬声器的待计算音频参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控制区域内参考位置的第一声学传递函数,构建第一声学响应模型,并基于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所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非控制区域内参考位置的第二声学传递函数,构建第二声学响应模型;其中,所述控制区域为所述后排乘客当前乘坐的后排座椅分区,所述非控制区域为后排乘客当前未乘坐的后排座椅分区;基于所述第一声学响应模型以及所述第二声学响应模型,构建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以所述控制区域与所述非控制区域之间的声学响应差值最大化为所述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计算各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相应的音频参数最优解;控制各所述扬声器分别按照相应所述音频参数最优解输出音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扬声器的待计算音频参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控制区域内参考位置的第一声学传递函数,构建第一声学响应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各扬声器的待计算音频参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控制区域内所述后排乘客不同侧耳部位置的第一声学传递函数,分别构建第一声学响应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控制区域与所述非控制区域之间的声学响应差值最大化为所述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计算各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相应的音频参数最优解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后排乘客不同侧耳部位置所相对设置的虚拟扬声器的模拟音频参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相应侧所述耳部位置的第三声学传递函数,分别构建第三声学响应模型;基于所述第一声学响应模型以及所述第三声学响应模型,构建第二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所述以所述控制区域与所述非控制区域之间的声学响应差值最大化为所述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计算各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相应的音频参数最优解的步骤,包括:以所述控制区域与所述非控制区域之间的声学响应差值最大化为所述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以及以实际声学响应与模拟声学响应的差值最小化为所述第二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联合计算各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相应的音频参数最优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声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为扬声器阵列群,所述扬声器阵列群包括多个设置位置不同的扬声器阵列。5.一种声场优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舒远,孟义明,尹昊,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