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14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该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上胶层、基膜和下胶层;基膜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完全覆盖有一层上胶层和一层下胶层;或者,基膜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覆盖有一层上胶层,以及基膜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覆盖有一层下胶层;锂离子电池中,正极片和负极片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隔膜,负极片的另一侧外部设置有第二隔膜;下胶层粘接在负极片的焊斑处上下两侧;上胶层,用于粘贴在与负极片相对的第一隔膜或第二隔膜的一侧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省去正极片贴胶带步骤,有效规避了正极和负极上胶带的错位风险,同时减少正极片上贴胶带的冗余量,有利于电池容量的提升。于电池容量的提升。于电池容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保护胶带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数码、小动力等领域。
[0003]当前,锂离子电池的极耳中置结构,因其具有更低的直流内阻和交流内阻,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采用极耳中置结构,需要在极片清除粉料位置焊接极耳,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焊斑、毛刺,这些形成的焊斑、毛刺在电池中存在短路的隐患,因此,需要在极片的焊斑处粘贴上一层焊斑保护胶带,以消除短路隐患,焊斑保护胶带面积大于清除粉料面积。
[0004]在现有工艺中,参见图5,在负极片的极耳处(具体是负极片的焊斑31处)上下两侧粘贴焊斑保护胶带(如图5的负极片胶带301)时,相应地需要在与贴胶带位置相对应的正极片上两处位置贴面积更大的保护胶带(如图5的正极片胶带101)。负极片焊斑31处因进行清除粉料处理,损失相应的负极材料,当与正极片共同卷绕成电池时,与负极片焊斑31处相对正极片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该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上胶层(1)、基膜(2)和下胶层(3);基膜(2)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完全覆盖有一层上胶层(1)和一层下胶层(3);或者,基膜(2)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覆盖有一层上胶层(1),以及基膜(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覆盖有一层下胶层(3);所述锂离子电池中,正极片(10)和负极片(30)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隔膜(20),负极片(30)的另一侧外部设置有第二隔膜(40);下胶层(3),用于直接粘接在负极片(30)的焊斑(31)处上下两侧;上胶层(1),用于直接粘贴在与负极片(30)相对的第一隔膜(20)或第二隔膜(40)的一侧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当基膜(2)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覆盖有一层上胶层(1)时,每端的上胶层(1)的横向宽度,等于基膜(2)横向宽度的1/8~3/8;当基膜(2)的下表面中部覆盖有一层下胶层(3)时,下胶层(3)的横向宽度,等于基膜(2)横向宽度的1/2~3/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基膜(2),为聚丙烯膜或聚酰亚胺膜,厚度为5~30u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上胶层(1),为通过上胶层乳液在基膜(2)上涂布而得,厚度为5~15um;上胶层乳液,包含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PVDF乳液65~95%,粘结剂乳液5~3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保护胶带,其特征在于,PVDF乳液,其具有的溶质包括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偏氟乙烯

三氟乙烯和偏氟乙烯

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PVDF乳液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溶质30~45%,水55~70%;粘结剂乳液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聚丙烯酸酯35~50%,水50~6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超周培俊姚晓辉史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