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储能系统及风道结构的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010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储能系统及风道结构的设计方法。储能系统包括风道结构以及电池组,风道结构设置在电池组的一侧,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主体,第一风道主体用于设置在电池组的顶部,第一风道主体设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风道及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一风道的一端并用于与空调风口连通,且沿着第一方向,在第一风道主体上依次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其中,自第一风道靠近第一进风口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风道的另一端,第一风道主体的横截面积减小。该储能系统的风道结构设计,保证进入每一电池模块的换热风量一致,从而实现储能系统散热均匀,保障整个储能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安全高效的运行。安全高效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结构、储能系统及风道结构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储能系统及风道结构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现如今在各领域中应用广泛。对于储能系统中的电池模块,因电池模块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使得电池模块的温度升高,随着电池模块温度的持续升高,不只会对电池模块的容量和寿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引发热失控,从而导致储能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对电池模块进行散热。
[0003]常规的散热方式有风冷方式,包括空调及风道结构,通过风道结构将空调吹出的冷风吹至电池模块位置,冷风贯穿电池模块并与电池模块进行换热,以将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带走,之后再通过空调进行回风,形成一个完整的换热循环,使电池模块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0004]然而,储能系统中电池模块的数量通常较多,采用现有的风道结构实现通风散热存在各出风口风量不均匀的情况,使得进入不同位置电池模块的风量不一致,从而导致电池模块换热不均,热量聚集后局部电池模块温度高,各电池模块间温差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主体(10),所述第一风道主体(10)用于设置在电池组的顶部,所述第一风道主体(10)设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风道及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及第一出风口(12),所述第一进风口(11)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并用于与空调风口连通,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风道主体(10)上依次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2),其中,自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风道主体(10)的横截面积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风道主体(1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出风部,多个所述出风部呈阶梯状设置,且自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多个所述出风部的横截面积依次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风道主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及第三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11),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和所述第三出风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部及所述第二出风部呈梯形结构,所述第三出风部呈长方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二风道主体(20),所述第二风道主体(20)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科蒋世用刘克勤姚骏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