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09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7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三维扫描建筑结构并建模形成扫描模型,将扫描模型与理论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对装饰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重新拟合曲线后对弯弧曲线进行半径归并,然后对装饰构件划分若干单元形成构件装配单元,对每个构件装配单元的部件编号后加工制作;在参数化模型中得到支座控制点数据,根据配料编号进行构件装配单元的组装,组装中利用全站仪进行就位点位控制;利用全站仪在建筑表面确定定位点,按照设计图纸对组装后构件装配单元进行整体吊装拼接,使得构件装配单元的就位点与建筑表面的定位点对齐后固定。该申请具有方便准确安装出更为符合曲面设计的装饰表面的优点。面的优点。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提高,在建筑设计中,通常会在屋顶或墙面设计艺术造型的异形幕墙。随着建筑的发展,异形幕墙的造型越来越复杂。幕墙的安装通常是在传统的钢结构上再通过安装幕墙龙骨等加固件,然后将幕墙安装在龙骨上。
[0003]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2120957046.8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组合式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幕墙,包括墙体、找平层、幕墙一和幕墙二,通过在幕墙一、幕墙二与找平层之间固定安装滑动部件,使得幕墙结构具有减震效果。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当幕墙为曲面造型时,虽然在电脑设计图中容易表达设计,但是实际安装存在困难,会出现错位等影响设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目前曲面幕墙因拼装困难导致实际拼装效果与设计效果不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三维扫描建筑结构并建模形成扫描模型,将扫描模型与理论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对装饰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重新拟合曲线后对弯弧曲线进行半径归并,然后对装饰构件划分若干单元形成构件装配单元,对每个构件装配单元的部件编号后加工制作;在参数化模型中得到支座控制点数据,根据配料编号进行构件装配单元的组装,组装中利用全站仪进行就位点位控制;利用全站仪在建筑表面确定定位点,按照设计图纸对组装后构件装配单元进行整体吊装拼接,使得构件装配单元的就位点与建筑表面的定位点对齐后固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建筑结构进行扫描,与理论模型进行误差分析能够对装饰结构的模型进行修正,避免基于装饰模型生产的构件装配单元在安装时与建筑结构产生干涉。由于现场施工构件量大,分区并编号处理能够尽可能减少原料使用位置错误,减少安装后返工的可能性。利用全站仪进行整体吊装就位,提高安装的装饰表面效果符合度。整体吊装使得装饰结构的组装在地面进行,降低了操作难度,并且方便在安装前预先检测组装符合性。
[0008]可选的,所述构件装配单元吊装到所述建筑表面后,再次扫描轮廓后与所述参数化模型进行核验并校正。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构件装配单元自身重量,在吊运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变形,通过扫描轮廓并校正,使得单个构件装配单元在对应位置装饰效果是准确的,这样
多个构件装配单元组装成整体的表面装饰才最接近模型设计。
[0010]可选的,所述装饰结构包括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平板,在所述装饰结构的三维模型中对装饰面板排版进行优化,增加平板占比量;优选的,所述装饰面板还包括单曲板和双曲板,排版优化后单曲板和双曲板的总占比控制在15%以下。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持整体装饰效果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平板量增加,便于加工和安装,且安装时也易于控制位置,简化现场操作难度。
[0012]可选的,所述屋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底板、中间支撑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中间支撑板之间固定有支撑组件,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间支撑板之间固定有屋面龙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面由多层板形成,中间的空腔具有隔音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的安装步骤包括:S1、根据参数化模型和优化后的弯弧数据,形成加工料单;S2、对支撑组件的用料进行分区下料,在平面图上编号;S3、现场按区单独供料,并在用料上编号,对应图纸进行安装形成支撑组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参数化模型使得单根用料的端口切面确定,加工料单上的数据能够精确加工出所需的用料,使得现场按照编号组装时顺畅,能够准确拼装出和模型轮廓一致的支撑组件。
[0016]可选的,所述屋面龙骨的安装步骤包括:S1、利用BIM技术软件参数化建模,得到每个区域屋面龙骨的支座控制点;S2、批量导出控制点坐标,形成表格数据,提前用全站仪定位,标记落点位置;S3、将屋面龙骨吊装到已标记的落点位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面龙骨的位置安装准确,固定在屋面龙骨的装饰面板展现的效果与设计相符度更高。
[0018]可选的,所述装饰结构还包括幕墙和曲面机构,所述幕墙包括幕墙龙骨和第一装饰层;所述曲幕机构包括:曲幕龙骨,包括至少三个拼接单元,三个所述拼接单元共有同一双曲线轮廓的脊柱;第二装饰层,固定于所述曲幕龙骨;所述曲幕龙骨与所述幕墙龙骨固定成为整体结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幕墙弯曲部分形成曲幕机构单独安装。把曲幕龙骨分成至少三个单元,使得每个单元制作更准确。然后将多个单元拼接固定在幕墙对应部位的幕墙龙骨上形成整体,把第二装饰层固定在曲幕龙骨上,在地面上安装完毕后,再整体吊装。由于结构制作更加符合设计,地面上安装操作更为简单,安装的结构与设计结构相符度高,达到更好的曲面幕墙设计效果。
[0020]可选的,所述底板上铺设固定有隔汽层和/或吸音层;优选的,所述隔汽层为塑料膜;优选的,所述塑料膜为复合聚丙烯隔汽膜;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材料制作的层结构;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为玻璃丝绵吸音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层进一步提高屋面隔音性能,隔汽层进一步提高屋
面防潮效果。
[0022]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中间支撑板之间铺设有保温层和/或防水透气层;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岩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上铺设有用于支撑岩棉保温层的支撑网;优选的,所述支撑网为镀锌钢丝网;所述防水透气层为聚乙烯防水透气膜。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增加屋面的保温性,使得建筑更加节能。防水透气层提高屋面的防水效果并兼具透气性,保持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处于较好水平。
[0024]可选的,在进行屋面单元的整体吊装时,在一个屋面单元吊装安装后,按照顺序进行下一个相邻屋面单元的吊装,然后对相邻两个屋面单元进行嵌补,最后进行剩余装饰面板安装。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面的主体安装完毕后,通过嵌补能够对连接部位进行过渡处理,使得屋面效果更符合模型设计。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降低曲面幕墙安装操作难度的同时提高表面装饰效果符合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钢结构表面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屋面单元在钢骨架上装配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屋面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正视图;图5为屋面天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侧壁的幕墙结构示意图;图7为曲幕机构与幕墙龙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曲幕龙骨与幕墙龙骨连接关系示意图;图9为装饰面板排版优化示意图;图10为钢骨架三维扫描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屋面的支撑控制点的建模参数示意图;图12为屋面龙骨弯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三维扫描建筑结构并建模形成扫描模型,将扫描模型与理论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对装饰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重新拟合曲线后对弯弧曲线进行半径归并,然后对装饰构件划分若干单元形成构件装配单元,对每个构件装配单元的部件编号后加工制作;在参数化模型中得到支座控制点数据,根据配料编号进行构件装配单元的组装,组装中利用全站仪进行就位点位控制;利用全站仪在建筑表面确定定位点,按照设计图纸对组装后构件装配单元进行整体吊装拼接,使得构件装配单元的就位点与建筑表面的定位点对齐后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装配单元吊装到所述建筑表面后,再次扫描轮廓后与所述参数化模型进行核验并校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结构包括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平板(F),在所述装饰结构的三维模型中对装饰面板排版进行优化,增加平板(F)占比量;优选的,所述装饰面板还包括单曲板(Sc)和双曲板(Dc),排版优化后单曲板(Sc)和双曲板(Dc)的总占比控制在15%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结构包括屋面(1),所述屋面(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底板(11)、中间支撑板(17)和顶板(19),所述底板(11)与所述中间支撑板(17)之间固定有支撑组件(14),所述顶板(19)与所述中间支撑板(17)之间固定有屋面龙骨(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建筑表面装饰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4)的安装步骤包括:S1、根据参数化模型和优化后的弯弧数据,形成加工料单;S2、对支撑组件(14)的用料进行分区下料,在平面图上编号;S3、现场按区单独供料,并在用料上编号,对应图纸进行安装形成支撑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辰冬张军辉梁延斌谢一鸣常守文郭静静刘昆兰丛利齐士雅汪飞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