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04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6
本申请涉及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涉及伞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组件、活动组件和防护套,主体组件具有供使用者拿取、连接伞面的作用,活动组件安装在主体组件上,具有控制伞面展开或收拢的作用,防护套安装于活动组件上,具有提高伞具使用安全性的功能。本申请具有使得使用者拉动活动接头时不易被金属丝刮伤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伞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是以手将之举起,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雨天挡雨的雨具,但在现在也经常被用作阻挡阳光。
[0003]参照图1,伞骨一般包括主杆11、固定接头12、活动接头21、长骨13、短骨22等构件,固定接头12固定安装在主杆11的端部,活动接头21采用套设的方式可滑移的安装在主杆11上,长骨13具有若干根,各根长骨13环绕着固定接头12的轴线周向排布,且各根长骨13靠近固定接头12的一端与固定接头12转动连接,短骨22具有若干根,各根短骨22的其中一端均与活动接头21转动连接,且各根短骨22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各根长骨13转动连接,伞骨与布料连接时,布料覆盖在各根长骨13上,且布料的边缘与各根长骨13远离固定接头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杆11设置有固定接头12的一端上还设置有弹簧销(图中未显示),当伞骨展开时,弹簧销与活动接头21卡接,使得伞骨不易直接收拢。
[0004]其中,参照图2,活动接头21的外壁上开设若干道限位槽211,使得短骨22的端部能够通过限位槽211穿设进活动接头21内,在活动接头21的外壁还设置有与各道限位槽211相通的环形槽212,在连接短骨22和活动接头21时,一般利用金属丝23依次穿设过各根短骨22的端部,并将金属丝23嵌设在环形槽212内,金属丝23的首尾端捻在一起以使得金属丝23不易脱离环形槽212,实现短骨22与活动接头21之间的转动连接。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金属丝捻在一起的部分会伸出活动接头外,使用者在拉动活动接头时,可能与金属丝伸出活动接头外的部分接触,造成刮伤,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改进相关技术中,使用者拉动活动接头时可能被刮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包括:主体组件、活动组件和防护套;所述主体组件结构主要由主杆、弹簧销、固定接头和若干根长骨组成,所述活动组件主要由活动接头、金属丝和若干根短骨组成,所述防护套包括环体和若干道限位挡,限位挡设置有若干道,各所述限位挡均设置于环体其中一侧上,且各所述限位挡环绕着环体的轴线周向排布;其中,当防护套安装于主体组件上时,各所述限位挡均与活动接头的外壁贴合,且各所述限位挡分别与各根短骨间隔交错。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杆、固定接头、弹簧销和长骨能够组成主体组件,利用活动接头、金属丝和短骨能够组成活动组件,利用主体组件和活动组件配合能够控制由布料制成的伞面撑开,其中,将由环体和限位挡组成的防护套安装在活动接头上,使得各道限位挡能够与各根短骨交错,即可达到将金属丝遮挡的效果,使得使用者拉动活动接头时不易触碰到金属丝,提高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0010]可选的,所述防护套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设置有若干道,且各所述让位槽均设置于防护套的内壁上,各所述让位槽环绕着防护套的轴线周向排布;其中,当防护套套设在活动接头上时,所述金属丝伸出活动接头外的部分可隐藏于让位槽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让位槽,使得防护套套设在活动接头上时,防护套的内壁与活动接头的外壁之间能够形成间隙,金属丝两端并捻且伸出活动接头外的部分能够隐藏与该部分间隙内,使得防护套和活动接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12]可选的:各所述限位挡与环体之间为转动连接关系,各所述限位挡远离环体的一端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环体的轴线的方向转动;其中,所述金属丝弯曲设置且具有弹性,所述金属丝的首尾端相接,且所述金属丝的首尾端穿设过同一根短骨,当金属丝处于正常状态时,金属丝弯曲形成的圈体的内径大于活动接头的外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金属丝的两端无需采用并捻的方式,当需要连接短骨和活动接头时,首先将金属丝穿设过各根短骨,然后将金属丝直接套设在活动接头上,再将防护套套设在活动接头上,最后将各道限位挡远离环体的一端朝向靠近环体轴线的方向翻动,使得各道限位挡能够与活动接头的外壁贴合即可,当各道限位挡翻转至与活动接头外壁贴合的过程中,各道限位挡会对金属丝造成挤压,使得金属丝弯曲形成的圈体的内径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各根短骨靠近活动接头的一端所弯曲形成的内切圈直径也会逐渐减小,直至各根短骨能够与活动接头稳定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金属丝包括:主丝体和副丝体;所述副丝体设置有两段,两所述副丝体分别设置于主丝体的两端上,两所述副丝体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状设置;其中,当金属丝卷曲以使得两端能够相接时,两所述副丝体上的平面互相贴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丝所弯曲形成圈体受压收缩时,两道副丝体会发生相对滑动,且使得金属丝各个部位的外径基本保持不变,使得金属丝与短骨之间不易发生干涉。
[0016]可选的,所述防护套上还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设置有若干道,各所述凸沿均布于各道限位挡与活动接头外壁贴合的一侧面上;其中,所述活动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卡槽,当防护套安装于活动接头上时,各所述凸沿分别卡设于各道卡槽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沿与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使得限位挡能够与活动接头固定连接,使得防护套与活动接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18]可选的,所述防护套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有若干道,各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各道限位挡远离环体的一侧上;其中,所述活动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插槽,当防护套安装于活动接头上时,各所述凸起分别插设于各道插槽内。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凸起插设进设置于连接部的插槽内,使得限位挡受力时不易朝向远离环体轴线的方向翻转,使得防护套与活动接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20]可选的,所述短骨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于短骨与活动接头相接的一端上,所述贯穿孔用于供金属丝穿设使用;切槽,所述切槽用于连通贯穿孔和短骨的外壁,所述切槽其中一端与贯穿孔相通,所述切槽的另外一端朝向短骨远离活动接头的一端倾斜;其中,所述金属丝可通过穿设过切槽的方式进入贯穿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丝所围成的圈体整体稳定性较强时,金属丝的首尾端完全分开难度大,此时,金属丝围成的圈体可以通过切槽的方式,使得金属丝最终能够穿设过贯穿孔。
[0022]可选的,所述活动接头包括:主体部和外环部;所述主体部套设在主杆上,所述外环部设置于主体部靠近固定接头的一端上;其中,所述外环部上具有环形槽和若干道限位槽,所述环形槽与连接部的外壁相通,且环形槽与外环部远离固定接头的一侧面相通,各所述限位槽与外环部的外壁相通,且各道限位槽与外环部靠近固定接头的一侧面相通,所述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活动组件(2)和防护套(3);所述主体组件(1)结构主要由主杆(11)、弹簧(35)销、固定接头(12)和若干根长骨(13)组成,所述活动组件(2)主要由活动接头(21)、金属丝(23)和若干根短骨(22)组成,所述防护套(3)包括环体(31)和若干道限位挡(32),限位挡(32)设置有若干道,各所述限位挡(32)均设置于环体(31)其中一侧上,且各所述限位挡(32)环绕着环体(31)的轴线周向排布;其中,当防护套(3)安装于主体组件(1)上时,各所述限位挡(32)均与活动接头(21)的外壁贴合,且各所述限位挡(32)分别与各根短骨(22)间隔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3)上设置有:让位槽(33),所述让位槽(33)设置有若干道,且各所述让位槽(33)均设置于防护套(3)的内壁上,各所述让位槽(33)环绕着防护套(3)的轴线周向排布;其中,当防护套(3)套设在活动接头(21)上时,所述金属丝(23)伸出活动接头(21)外的部分可隐藏于让位槽(3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限位挡(32)与环体(31)之间为转动连接关系,各所述限位挡(32)远离环体(31)的一端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环体(31)的轴线的方向转动;其中,所述金属丝(23)弯曲设置且具有弹性,所述金属丝(23)的首尾端相接,且所述金属丝(23)的首尾端穿设过同一根短骨(22),当金属丝(23)处于正常状态时,金属丝(23)弯曲形成的圈体的内径大于活动接头(21)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3)包括:主丝体(231)和副丝体(232);所述副丝体(232)设置有两段,两所述副丝体(232)分别设置于主丝体(231)的两端上,两所述副丝体(232)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状设置;其中,当金属丝(23)卷曲以使得两端能够相接时,两所述副丝体(232)上的平面互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伞具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3)上还设置有:凸沿(3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祥罗君华梁兴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太阳圣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