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煤层工作面成套机组产能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煤层工作面成套机组,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薄煤层工作面成套机组产能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煤矿产能建设规划越来越精细,各大煤企对新建产能及现有改造产能的产能预测要求越来越精准,工作面设备的理论最大产能一般取决于采煤机的割煤能力、移架能力及运输系统输送能力的最小值。根据《GB/T 37806
‑
2019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总体配套技术条件》进行设备选型时采煤机的生产能力不小于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的110%,刮板输送机的输送能力不小于采煤机生产能力的110%,液压支架的移架速度应与采煤机的正常割煤速度相匹配,乳化液泵站输出压力、流量应能满足液压支架初撑力及移架速度要求,转载机输送能力应不小于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的110%,破碎机破碎能力应不小于转载机输送能力的110%。因此,严格按照该标准配套的设备理论最大产能仅取决于采煤机的生产能力。
[0003]但是,以上只是理论最大产能,薄煤层工作面的成套机组自配套情况、工作面自身状况及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煤层工作面成套机组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成套机组理论产能Qb,单位为万吨/年;获取三机配套自评价指数Kp;获取工作面状况综合评价指数Kg;获取采煤适应性评价指数Km;步骤2)建立工作面预估产量公式:Qs=Qb*Kp*Kg*Km—————————(1);其中,Qb= Nt*K*Tr*Vmax*C*B*Hc*γ—————————————(2);Nt——工作面年生产天数,天/年;K——采煤机平均日开机率,0.7~0.95;Tr——综采工作面日生产时间,min/天;Vmax——采煤机最大割煤速度,m/min;C——工作面回采率,92%~98%;B——采煤机截深,m;Hc——综采工作面割煤高度,m;γ——煤的容重,t/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工作面成套机组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煤适应性评价指数Km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步骤a:对薄煤层工作面开采的可读指标进行罗列,挑选出对实际产能有影响的关键指标;步骤b:获取各个具有薄煤层工作面的矿井历史数据,从得到的历史数据中摘取步骤a中挑选出的关键指标,同时获取对应矿井的实际产能数据,构建数据库;步骤c:通过权重分析法,和历史数据中各项关键指标与实际产能数据之间的关系,对关键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并赋予各项关键指标影响系数;步骤d:建立关键指标、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的关系模型:Km=K1*N1+K2*N2+
……
———————————————————(3);K1、K2、K3
…
为影响系数;N1、N2、N3
……
为关键指标得分;Km为总得分;Km值越大,实际产能越趋近于理论产能;步骤e:取历史数据对公式(3)进行回测验证,检验其准确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煤层工作面成套机组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机配套自评价指数Kp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步骤A:选取关键指标,并对每个关键指标分配计分规则以及在总分中所占的权重;步骤B:在具体的薄煤层尺寸限定条件下,对步骤A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配,根据计分规则计算各项指标的分数,最后用各项指标分数与指标所占权重之积相加得到总分;步骤C:当某单项指标得分为零时,必须重新分配该指标,直至没有单向指标为零;步骤D:当总分低于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莹,张幸福,杨文明,唐一飞,张立超,李宗杰,杨元凯,朱轩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机液压电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