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及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992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及定位系统,所述放射治疗床包括全方位移动的治疗床本体,还包括支撑托架和升降块,所述支撑托架设置在所述治疗床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升降块为若干个,每个所述升降块均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托架内的驱动结构进行高度调节;其中,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头部区域的高度;另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的背部区域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托架上设置若干高度可调节的升降块,赋予治疗床更多维度的调节,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精度,减少传统固定模具的使用,为患者治疗节约经济成本,同时可优化放射治疗流程,为患者放疗节约时间成本。为患者放疗节约时间成本。为患者放疗节约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及定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及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放射治疗床大多为平板床,只能进行整体的升降,可调节范围小,对于床本身的形态无法调节,更无法根据不同患者的体格进行相应调节,难以满足临床治疗的精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及定位系统,安全性高,且能够对床本身的形态进行调节,明显提升临床治疗的精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包括全方位移动的治疗床本体,还包括支撑托架和升降块,所述支撑托架设置在所述治疗床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升降块为若干个,每个所述升降块均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托架内的驱动结构进行高度调节;其中,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头部区域的高度;另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的背部区域的高度。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7]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时,可直接躺于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托架上,根据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的部位,医生对治疗床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通过操纵驱动结构控制升降块进行升降,调整相应部位的高度,形成更加有利于放射治疗的体位并固定,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精度。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其中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的臀部区域的高度和人体的腿部区域的高度。
>[0009]通过将升降块对应设置于人体的臀部区域和腿部区域,同时可对臀部和腿部的体位进行调节,灵活性更高。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托架还包括对应人体相应部位设置且顺次连接的臀部支撑托、大腿支撑托和小腿支撑托,所述小腿支撑托与所述大腿支撑托转动连接。
[0011]通过将小腿支撑托与所述大腿支撑托设置为转动连接,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可直接坐在臀部支撑托上,大腿和小腿分别放置于大腿支撑托和小腿支撑托上,然后转动小腿支撑托,直接使患者从坐姿转换为睡姿,避免从床旁上治疗床引起坠床,明显提升安全性。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液压驱动结构或气动装置,所述驱动结构的机械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块的底部连接。
[0013]通过将驱动结构通过液压或气动的方式来驱动升降块,结构简单且易于控制。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块沿人体的脊柱骨架和头部骨架设置,所述头部骨架处的升降块连接有头部支撑托,所述脊柱骨架处的升降块连接有背部支撑托。
[0015]通过在对应人体的脊柱处升降块上连接背部支撑托,在人体的头部处升降块上连接头部支撑托,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感,避免在放射治疗中造成身体不适。
[00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用于固定人体的固定件和可沿着所述治疗床本体的延伸方向移动的扶手。
[0017]通过设置固定件,可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避免患者乱动影响治疗精度;通过设置扶手,进一步固定的同时,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可通过手握扶手下床。
[00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治疗床本体的顶部支撑面设置有滑槽或导轨,所述支撑托架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滑动件与所述滑槽或导轨适配连接。
[0019]通过设置滑槽或导轨、以及相应的滑动件,使得在从坐姿转换为睡姿后,可将支撑托架整体移动至床板的上方,支撑效果更佳。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放射治疗定位系统,包括放射治疗机、数据收集装置、数据处理器、控制器和如上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所述数据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升降块的高度数据和所述治疗床的位置数据并将所收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得到的数据,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处理器中的相应数据,且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驱动结构控制升降块达到预设高度并控制放射治疗床达到预设位置。
[0021]通过设置放射治疗定位系统,可将患者第一放射治疗时的体位数据(高度数据和治疗床的位置数据)进行记录并储存,在进行下一次放射治疗时,通过控制器将存储的相应数据调取并形成相应控制程序控制驱动结构,以使升降块达到预设高度,且治疗床达到预设位置,有效减少放射治疗时非治疗阶段的用时,节约时间成本。
[002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射治疗机的扫描系统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并用于更新所述数据处理器的相应数据。
[0023]在患者进行治疗时,若发现前次治疗时的数据不合适,则通过放射治疗机的扫描系统对患者进行定位并形成数据,通过将扫描系统与数据处理器进行数据连接,有效实现数据处理器中的数据更新,以使后续放射治疗时采用最新的体位数据。
[002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治疗床上方并与所述放射治疗机连接的图像识别装置,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标记于人体的铅珠并将人体的位置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以更新相应的个人数据。
[0025]通过设置图像识别装置与人体的铅珠相对应,进一步明确患者的体位数据,用于更新相应的个人数据,以使后续放射治疗时采用最新的体位数据。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托架上设置若干高度可调节的升降块,赋予治疗床更多维度的调节,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精度,减少传统固定模具的使用,为患者治疗节约经济成本,同时可优化放射治疗流程,为患者放疗节约时间成本。
[0028]2、通过将升降块对应设置于人体的臀部区域和腿部区域,同时可对臀部和腿部的体位进行调节,灵活性更高;
[0029]3、通过将小腿支撑托与所述大腿支撑托设置为转动连接,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可直接坐在臀部支撑托上,大腿和小腿分别放置于大腿支撑托和小腿支撑托上,然后转动小腿支撑托,直接使患者从坐姿转换为睡姿,避免从床旁上治疗床引起坠床,明显提升安全
性;
[0030]4、通过将驱动结构通过液压或气动的方式来驱动升降块,结构简单且易于控制;
[0031]5、通过在对应人体的脊柱处升降块上连接背部支撑托,在人体的头部处升降块上连接头部支撑托,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感,避免在放射治疗中造成身体不适;
[0032]6、通过设置固定件,可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避免患者乱动影响治疗精度;通过设置扶手,进一步固定的同时,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可通过手握扶手下床;
[0033]7、通过设置滑槽或导轨、以及相应的滑动件,使得在从坐姿转换为睡姿后,可将支撑托架整体移动至床板的上方,支撑效果更佳;
[0034]8、通过设置放射治疗定位系统,可将患者第一放射治疗时的体位数据(高度数据和治疗床的位置数据)进行记录并储存,在进行下一次放射治疗时,通过控制器将存储的相应数据调取并形成相应控制程序控制驱动结构,以使升降块达到预设高度,且治疗床达到预设位置,有效减少放射治疗时非治疗阶段的用时,节约时间成本;
[0035]9、在患者进行治疗时,若发现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包括全方位移动的治疗床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托架和升降块,所述支撑托架设置在所述治疗床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升降块为若干个,每个所述升降块均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托架内的驱动结构进行高度调节;其中,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头部区域的高度;另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的背部区域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部分所述升降块配合使用,用于调节人体的臀部区域的高度和人体的腿部区域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架还包括对应人体相应部位设置且顺次连接的臀部支撑托、大腿支撑托和小腿支撑托,所述小腿支撑托与所述大腿支撑托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液压驱动结构或气动装置,所述驱动结构的机械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块的底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沿人体的脊柱骨架和头部骨架设置,所述头部骨架处的升降块连接有头部支撑托,所述脊柱骨架处的升降块连接有背部支撑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放射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秦远王培黄娜冯玺杨金鑫杨佳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