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光连接器、间距变换线、光变换箱以及光纤的间距变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86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0
变换多根光纤的间距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具备槽部,所述槽部排列形成有从所述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第二端的多个槽。所述多个槽具有:直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侧,所述多个槽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和间距变化部,与所述直线部相连,所述间距扩大到比所述第一间距大的第二间距。在所述间距变化部,所述多个槽中的至少一个槽弯曲,将所述多根光纤从所述第一端插入,使其从所述第二端突出,从而变换所述多根光纤的间距。距。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光连接器、间距变换线、光变换箱以及光纤的间距变换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2月7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20

019960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至本申请。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并且,也涉及具备该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光连接器等。

技术介绍

[0004]使用了光纤的网络正被广泛使用。
[0005]网络的规模持续增大,关于使用了光纤的线缆、线中的多芯化(高密度化)的要求一直在提高。
[0006]作为多芯化的手段之一,可以想到减小多根排列配置的光纤的间隔(间距),但若考虑与现有的网络的连接,则存在需要用于将以不同的间距配置的相同数量的光纤连接的间距变换技术的情况。
[0007]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制造多根光纤以规定间距整齐排列的光纤集合体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将多根光纤穿过排列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整齐排列部件,来将多根光纤的间距调整为规定值。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1373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整齐排列部件的贯通孔为直线状,贯通孔的入口的间距已经为规定值。因此,在使用相互未连接的多根光纤来制造光纤集合体时是适合的,但若用于例如将以与规定值不同的间距连接有多根光纤的带状的线缆的间距变换为规定值等情况,则作业变得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鉴于上述事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变换已连接的多根光纤的间距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所涉及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是变换多根光纤的间距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具备槽部,上述槽部是通过从上述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第一端延伸到上述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第二端的多个槽排列而形成的,上述多个槽具有:直线部,设置于上述第一端侧,上述多个槽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和间距变化部,与上述直线部相连,上述间距扩大到比上述第一间距大的第二间距,在上述间距变化部,上述多个槽中的至少一个槽弯曲,将上述多根光纤从上述第一端插入,使其从上述第二端突出,从而变换上述多根光纤的间距。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所涉及的光连接器具备第一形态所涉及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所涉及的间距变换线具备第一形态所涉及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形态所涉及的光变换箱具备第三形态所涉及的间距变换线。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形态所涉及的光纤的间距变换方法使用上述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将以第一间距排列的多根光纤沿着露出的直线部从第一端侧插入至槽部内,将多根光纤压入并使其通过间距变化部,从而将第一间距变换为第二间距。
[0016]在上述的间距变换方法的另一个中,用盖部件覆盖位于第一被覆部与第二被覆部之间的多个槽,将以第一间距排列的多根光纤从第一端侧插入至槽部内,将多根光纤压入并使其通过间距变化部,从而将第一间距变换为第二间距。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形态,能够简便地变换已连接的多根光纤的间距。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9]图2是分解表示该光连接器的图。
[0020]图3是该光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1]图4是配置在该光连接器内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俯视图。
[0022]图5是该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主视图。
[0023]图6是该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右视图。
[0024]图7是表示该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第一部件的图。
[0025]图8是表示该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变形例的图。
[0026]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7]图10是该光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8]图11是表示该光连接器所涉及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图。
[0029]图12是表示使用了该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间距变换的一个过程的图。
[0030]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间距变换线的示意图。
[0031]图14是表示使用了该间距变换线的光变换箱的示意图。
[0032]图15是表示使用了该光变换箱的光变换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第一实施方式>
[0034]参照图1至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5]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的立体图。光连接器1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以下,简称为“工具”。)。
[0036]图2是分解表示光连接器1的图。光连接器1是MT(Mechanically Transferrable)类型的多芯连接器,也被称为MPO(Multi

fiber Push

On)连接器。由于其基本构造是公知的,所以对公知的结构简洁地进行说明。
[0037]光连接器1具备拉拔部件10、壳体20、插芯30、销夹紧件40、第一弹簧50、支承部60、2根第二弹簧70以及工具100。插芯30、销夹紧件40以及第一弹簧50配置在壳体20内。拉拔部件10以及第二弹簧70配置于壳体20的外侧。
[0038](方向定义)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XYZ正交坐标系来对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X轴方向在光连接器1的内部是多根光纤排列的方向。Y轴方向在光连接器1的内部是光纤延伸的方向。Z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以下,将X轴方向称为并列方向X,将Y轴方向称为长边方向Y,将Z轴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在长边方向Y上,将插芯30所位于的一侧称为前方,将支承部60所位于的一侧称为后方。
[0040]光纤带FL从支承部60侧进入至壳体20的内部。光纤带FL具有以第一间距P1排列的多根光纤。各光纤具有裸纤以及覆盖裸纤的被覆。光纤带FL具有多根光纤的被覆相互连接的结构。例如,多根光纤的被覆彼此可以通过树脂来连接。另外,覆盖裸纤的被覆(也称为第一被覆)和用于连接多根光纤的被覆(也称为第二被覆)可以分别形成为能够相互剥离,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0041]详细在后文叙述,但形成于插芯30的插通孔的数量和光纤带FL所具备的光纤的数量相同,插通孔的排列方向X上的间距是比第一间距P1大的第二间距P2。
[0042]在图3中示出光连接器1的剖视图。工具100配置于壳体20的内部。工具100具有:位于光连接器1的后方侧的第一端100a;以及位于光连接器1的前方侧的第二端100b。第二端100b进入至插芯30内。
[0043]光纤带FL配置为在解除了多根光纤彼此的前端部的连接的状态下,从第一端100a侧贯通工具100。在第一端100a侧,各光纤的间距是第一间距P1。光纤带FL在各光纤的间距成为了第二间距P2的状态下突出至第二端侧100b侧。即,光纤带的光纤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对多根光纤的间距进行变换,其特征在于,具备槽部,所述槽部是通过从所述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第二端的多个槽排列而形成的,所述多个槽具有:直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侧,所述多个槽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和间距变化部,与所述直线部相连,所述间距扩大到比所述第一间距大的第二间距,在所述间距变化部,所述多个槽中的至少一个槽弯曲,将所述多根光纤从所述第一端插入,使其从所述第二端突出,从而变换所述多根光纤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槽具有与所述间距变化部相连且延伸到所述第二端、并且所述间距为所述第二间距的第二直线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光纤间距变换工具的总长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距变化部,所述多个槽中的一部分槽的槽宽度比其他槽的槽宽度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变化部的曲率半径越小,则所述间距变化部中的所述多个槽的槽宽度越宽。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变化部的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所述光纤的允许弯曲半径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间距变换工具,其特征在于,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篠田智之广濑真幸石川隆朗高桥茂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