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和制造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81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8
本公开提供一种窗和制造窗的方法。窗包括:第一玻璃基底,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包括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一弯曲部分设置在第一平坦部分与第二平坦部分之间;第二玻璃基底,具有第二厚度,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内侧处,并且包括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二弯曲部分设置在第三平坦部分与第四平坦部分之间;以及遮光层,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与第二玻璃基底之间或者设置在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处。或者设置在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处。或者设置在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和制造窗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0月16日提交的第10

2020

013464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从中产生的所有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0003]本公开在此涉及一种窗和一种窗的制造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以大的弯折角弯折的弯曲部分的接合窗和一种窗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4]电子装置包括窗、外壳和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可以包括由电信号激活的诸如显示元件、触摸元件或检测元件的各种元件。窗保护电子元件并且将激活区域提供给用户。因此,用户通过窗将输入提供给电子元件或者接收从电子元件产生的信息。另外,通过窗可以稳定地保护电子元件免受外部冲击。
[0005]近年来,已经开发了通过其前表面、后表面和侧表面显示图像的弯曲显示装置或弯折显示装置。因此,需要开发能够用于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的窗加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弯折成具有大的弯折角的弯曲部分的接合窗。
[0007]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窗的方法,其能够容易地在具有弯折成具有大的弯折角的弯曲部分的玻璃基底的内侧处形成遮光层。
[0008]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包括:第一玻璃基底,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包括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一弯曲部分设置在第一平坦部分与第二平坦部分之间;第二玻璃基底,具有第二厚度,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内侧处,并且包括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二弯曲部分设置在第三平坦部分与第四平坦部分之间;以及遮光层,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与第二玻璃基底之间或者设置在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处。
[0009]在实施例中,在平面图中,第一玻璃基底和第二玻璃基底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与遮光层重叠;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与遮光层不重叠,并且第一区域可以围绕第二区域。
[0010]在实施例中,遮光层可以设置在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处,并且第一玻璃基底可以具有大于第二玻璃基底的厚度的厚度。
[0011]在实施例中,第一玻璃基底可以具有在从大约100μm到大约100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并且第二玻璃基底可以具有在从大约20μm到大约10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
[0012]在实施例中,窗还可以包括:粘合层,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与第二玻璃基底之间。
[0013]在实施例中,遮光层可以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与第二玻璃基底之间,并且第一玻璃基底可以具有小于第二玻璃基底的厚度的厚度。
[0014]在实施例中,第一玻璃基底可以具有在从大约20μm到大约10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并且第二玻璃基底可以具有在从大约100μm到大约100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
[0015]在实施例中,遮光层可以具有在从大约5μm到大约1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
[0016]在实施例中,第二弯曲部分可以具有在从大约3mm到大约4mm的范围内的内曲率半径。
[0017]在实施例中,第三平坦部分与第四平坦部分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在从大约6mm到大约8mm的范围内。
[0018]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中,一种使用窗加工设备的用于制造窗的方法,窗加工设备包括:包括支撑表面的加工夹具、从支撑表面凹进的凹槽、以及设置在凹槽中的加热部件和设置在加工夹具上并被控制以在垂直方向上操作的按压部件,方法包括:在凹槽中布置第一玻璃基底,其中,第一玻璃基底包括第一平坦部分、第二平坦部分以及设置在第一平坦部分与第二平坦部分之间的第一弯曲部分;在支撑表面上提供热转印膜,其中,热转印膜包括基体膜和设置在基体膜上的油墨层;通过使按压部件从热转印膜的上方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到凹槽,将热转印膜按压到第一玻璃基底;通过加热加热部件将油墨层转移到第一玻璃基底;从凹槽移除按压部件;以及从凹槽移除基体膜,其中,移除的基体膜对应于从热转印膜移除油墨层之后的热转印膜。
[0019]在实施例中,按压部件可以包括支撑件和从支撑件突出到一侧的头部,并且将热转印膜按压到第一玻璃基底可以包括:通过向下移动按压部件并将支撑件布置在支撑表面上,将头部插入到凹槽;和膨胀头部。
[0020]在实施例中,头部的膨胀可以包括在头部内部提供空气。
[0021]在实施例中,油墨层到第一玻璃基底的转移可以包括:在从大约100摄氏度(℃)到大约200℃的范围内加热加热部件。
[0022]在实施例中,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移除基体膜之后,从凹槽移除向其转移有油墨层的第一玻璃基底;提供待接合的第二玻璃基底,其中,第二玻璃基底包括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二弯曲部分设置在第三平坦部分与第四平坦部分之间;以及将第一玻璃基底布置到待接合的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或外侧。这里,将第一玻璃基底布置到待接合的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或外侧可以是布置第一玻璃基底和第二玻璃基底以使得第一平坦部分与第三平坦部分重叠、第二平坦部分与第四平坦部分重叠并且第一弯曲部分与第二弯曲部分重叠。
[0023]在实施例中,将第一玻璃基底布置到待接合的第二玻璃基底的外侧可以包括: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内侧与待接合的第二玻璃基底的外侧之间布置粘合层。
[0024]在实施例中,将第一玻璃基底布置到待接合的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可以包括: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外侧与待接合的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之间布置粘合层。
[0025]在实施例中,基体膜可以具有在从大约25μm到大约5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并且油墨层可以具有在从大约5μm到大约1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
[0026]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中,一种窗,包括:第一玻璃基底,包括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一弯曲部分设置在第一平坦部分与第二平坦部分之间;和遮光层,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内侧处。这里,在平面图中,第一玻璃基底包括: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与遮光层重叠;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与遮光层不重叠,并
且第一区域围绕第二区域。
[0027]在实施例中,窗还可以包括:第二玻璃基底,第二玻璃基底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内侧或外侧处,并且包括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二弯曲部分设置在第三平坦部分与第四平坦部分之间。
[0028]在实施例中,第二玻璃基底可以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内侧处,并且第一弯曲部分可以具有大于第二弯曲部分的外曲率半径的内曲率半径。
[0029]在实施例中,第二玻璃基底可以设置在第一玻璃基底的外侧处,并且第一弯曲部分可以具有等于或小于第二弯曲部分的内曲率半径的外曲率半径。
附图说明
[0030]包括附图以提供对专利技术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该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原理。在附图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其中,所述窗包括:第一玻璃基底,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包括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一弯曲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之间;第二玻璃基底,具有第二厚度,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底的内侧处,并且包括第三平坦部分和第四平坦部分,所述第三平坦部分和所述第四平坦部分彼此面对,第二弯曲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平坦部分与所述第四平坦部分之间;以及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底与所述第二玻璃基底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基底的内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中,在平面图中,所述第一玻璃基底和所述第二玻璃基底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遮光层重叠;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遮光层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围绕所述第二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中,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基底的所述内侧处,并且所述第一玻璃基底具有大于所述第二玻璃基底的厚度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中,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底与所述第二玻璃基底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玻璃基底具有小于所述第二玻璃基底的厚度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中,所述遮光层具有在从5μm到1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中,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具有在从3mm到4mm的范围内的内曲率半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中,所述第三平坦部分与所述第四平坦部分之间的平均距离在从大约6mm到大约8mm的范围内。8.一种使用窗加工设备的用于制造窗的方法,所述窗加工设备包括:包括支撑表面的加工夹具、从所述支撑表面凹进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加热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加工夹具上并被控制以在垂直方向上操作的按压部件,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凹槽中布置第一玻璃基底,其中,所述第一玻璃基底包括第一平坦部分、第二平坦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之间的第一弯曲部分;在所述支撑表面上提供热转印膜,其中,所述热转印膜包括基体膜和设置在所述基体膜上的油墨层;通过使所述按压部件从所述热转印膜的上方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到所述凹槽,将所述热转印膜按压到所述第一玻璃基底;通过加热所述加热部件将所述油墨层转移到所述第一玻璃基底;从所述凹槽移除所述按压部件;以及从所述凹槽移除所述基体膜,其中,移除的所述基体膜对应于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秉薰金承金胜镐沈揆仁黄盛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