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烷氧链烯基烷氧甲基醚化合物和由其制备末端共轭链二烯醛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烷氧链烯基烷氧甲基醚化合物和由其制备末端共轭链二烯醛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荨麻毛虫(Setothosea asigna)和铜斑褐刺蛾(Setora nitens)是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油棕榈的严重害虫。这些害虫吃棕榈叶,严重降低油棕榈的收率,这是种植园的一个主要问题。另外,可用于减少环境负荷和管理种植园工人健康的杀虫剂种类有限,这使得害虫的有效预防变得困难。生物防治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性信息素的利用有望成为生物防治中之一。
[0003]据报道,荨麻毛虫的性信息素是(9E)
‑9‑
十二碳烯醛和(9E)
‑
9,11
‑
十二碳二烯醛(一种末端共轭链二烯醛化合物)的混合物(下文列出的非专利文献1)。此外,据报道,铜斑褐刺蛾的性信息素是(9Z)
‑
十二碳烯醛和(9Z)
‑
9,11
‑
十二碳二烯醛(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如下通式(5)的末端共轭链二烯醛化合物的方法:CH2=CHCH=CH(CH2)
a
CHO
ꢀꢀꢀꢀꢀꢀꢀꢀꢀꢀꢀꢀꢀꢀꢀꢀꢀꢀꢀꢀꢀ
(5)其中a表示1至15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脱烷氧甲基化如下通式(1)的二烷氧链烯基烷氧甲基醚化合物:R1CH2OCH2OCH2CH2CH=CH(CH2)
a
CH(OR2)(OR3)(1)其中R1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9个碳原子的正烷基基团、或苯基基团,R2和R3彼此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15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R2和R3可一起形成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R2‑
R3,且a如上所定义,以制备如下通式(2)的二烷氧
‑3‑
链烯
‑1‑
醇化合物:HOCH2CH2CH=CH(CH2)
a
CH(OR4)(OR5)
ꢀꢀꢀꢀꢀꢀꢀꢀꢀꢀꢀ
(2)其中R4和R5彼此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15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R4和R5可一起形成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R4‑
R5,且a如上所定义;卤化所述二烷氧
‑3‑
链烯
‑1‑
醇化合物(2)以制备如下通式(3)的1
‑
卤代二烷氧
‑3‑
烯烃化合物:XCH2CH2CH=CH(CH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裕树,金生刚,冢口颂悟,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