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77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6
提供一种密封构件的形状稳定性及安装作业性优良的连接器。壳体(20)和按压构件(60)的至少一方具有与密封构件(80)的外周面紧贴的内周面。密封构件(80)具有:密封孔(83),贯穿密封构件的前后表面,使电线(46)液密地通过;和凹部(88、89),位于比密封孔(83)靠外周面的附近,在前后表面的至少一表面开口。壳体(20)和按压构件(60)的至少一方具有配置于凹部(88、89)内的凸部(31、32)。在将凹部(88、89)的内壁的、位于外周面侧的部分设为外侧部(92)、将位于密封孔(83)侧的部分设为内侧部(91)的情况下,凸部以与内侧部之间具有间隙、且与外侧部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凹部内。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凹部内。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凹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具备:与电线连接的端子(接触件);收纳端子的壳体;安装于壳体的密封构件(线密封件);以及按压构件(外壳体),安装于壳体,限制密封构件从壳体脱离。密封构件收纳于壳体的密封件收纳凹部内。密封构件的外周面与密封件收纳凹部的内周面紧贴。按压构件及壳体具有向密封构件侧突出的凸部(pin boss:销座)。密封构件具有使电线液密地通过的密封孔(接触件插入孔)、和凸部进入的凹部(销插入孔)。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凸部在径向没有间隙地配置于凹部内。这种防水连接器也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公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291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19183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

29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因为凸部与凹部的内周面遍及全周紧贴,所以阻力大,有可能安装时的作业性变差。对此,例如当凸部在凹部内以遍及全周具有间隙的方式配置时,则能够减小阻力,但是有可能失去通过凸部和凹部嵌合而起到的定位功能。
[0005]另外,也有可能密封构件被从密封件收纳凹部的内周面按压而变形。假设当密封构件在安装于密封件收纳凹部的过程中变形、密封构件的外周部分打卷儿时,则产生密封性下降的问题。
[0006]因此,本公开以提供密封构件的形状稳定性及安装作业性优良的连接器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端子,与电线连接;壳体,收纳所述端子;按压构件,装配于所述壳体;以及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所述壳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具有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紧贴的内周面,所述密封构件具有:密封孔,贯穿所述密封构件的前后表面,使所述电线液密地通过;和凹部,位于比所述密封孔靠所述外周面的附近,在所述前后表面的至少一表面开口,所述壳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具有配置于所述凹部内的凸部,在将所述密封构件中的所述凹部的内壁的、位于所述外周面侧的部分设为外侧部、将位于所述密封孔侧的部分设为内侧部的情况下,所述凸部以与所述内侧部之间具有间隙、且与所述外侧部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凹部内。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密封构件的形状稳定性及安装作业性优良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示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在壳体收纳有端子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在密封构件的前表面侧的第2凹部插入有壳体的第2凸部、在密封构件的后表面侧的第2凹部插入有按压构件的第2凸部的状态的侧视方向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示出在密封构件的前表面侧的第1凹部及第2凹部插入有壳体的第1凸部及第2凸部的状态的主视方向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示出壳体的端子收纳室和在其周边配置的第1凸部及第2凸部的放大后视图。图5是模块端子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从壳体侧观看的按压构件的端子通孔和在其周边配置的第1凸部及第2凸部的放大主视图。图7是密封构件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密封构件的密封孔和在其周边配置的第1凹部及第2凹部的放大主视图。图9是示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连接器中、在密封构件的前表面侧的第2凹部插入有壳体的第2凸部的状态的主视方向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1)具备:端子,与电线连接;壳体,收纳所述端子;按压构件,装配于所述壳体;以及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所述壳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具有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紧贴的内周面,所述密封构件具有:密封孔,贯穿所述密封构件的前后表面,使所述电线液密地通过;和凹部,位于比所述密封孔靠所述外周面的附近,在所述前后表面的至少一表面开口,所述壳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具有配置于所述凹部内的凸部,在将所述密封构件中的所述凹部的内壁的、位于所述外周面侧的部分设为外侧部、将位于所述密封孔侧的部分设为内侧部的情况下,所述凸部以与所述内侧部之间具有间隙、且与所述外侧部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凹部内。
[0011]根据上述的结构,因为凸部以与内侧部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在凹部内,所以在密封构件安装于壳体和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的过程中,能够使凸部从凹部的内壁受到的阻力(表面压力)减小。因此,本结构成为密封构件的安装作业性优良的结构。另一方面,因为凸部以与外侧部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凹部内,所以在密封构件安装于壳体和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的过程中,能够抑制密封构件的外周面侧的部分以打卷儿的方式变形。因此,本结构成为密封构件的形状稳定性优良的结构。
[0012](2)也可以为,所述凹部为沿着所述密封构件的隔着角部相邻的两个边部延伸的
形状。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沿着密封构件的两个边部确保在凹部内的内侧部与凸部之间形成的间隙较长。因此,在密封孔被通过该密封孔的端子扩开时,能够使密封构件的外周面侧的变形部分良好地退避到凹部内的上述较长的间隙。其结果是,能够使密封构件的安装作业性更加提高。
[0013](3)也可以为,所述端子是具有与所述电线连接的内导体和将所述内导体的外周覆盖的介电体的模块端子。根据上述的结构,密封孔有可能被通过该密封孔的模块端子较大地扩开,因此能够充分享有如上述的密封构件的安装作业性及形状稳定性优良的优点。
[0014](4)也可以为,在所述壳体收纳外形尺寸小于所述模块端子的外形尺寸的一般端子,在所述一般端子连接一般电线,所述密封构件具有从前表面贯穿到后表面、且使所述一般电线液密地通过的一般密封孔。根据上述的结构,模块端子和一般端子汇集地收纳于一个壳体,并且电线和一般电线汇集地插通于一个密封构件。因此,不必单独地设置与模块端子和一般端子分别对应的连接器,能够简化整体的结构。
[0015][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具体例。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模块端子40(端子),收纳于壳体20;按压构件60,装配于壳体20;以及密封构件80,以夹在壳体20与按压构件60之间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壳体20也收纳有外形尺寸比模块端子40小的多个一般端子50。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的左侧设为前侧(前方)。上下方向以图1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左右方向以图3的左右方向为基准。
[0017]<壳体>壳体20为合成树脂制,能够与未图示的对方壳体从前方嵌合。如图1所示,壳体20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一个端子收纳室21。在端子收纳室21从后方插入收纳模块端子40。另外,壳体20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腔22。在各腔22从后方插入收纳一般端子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与电线连接;壳体,收纳所述端子;按压构件,装配于所述壳体;以及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所述壳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面紧贴的内周面,所述密封构件具有:密封孔,贯穿所述密封构件的前后表面,使所述电线液密地通过;和凹部,位于比所述密封孔靠所述外周面的附近,在所述前后表面的至少一表面开口,所述壳体和所述按压构件的至少一方具有配置于所述凹部内的凸部,在将所述密封构件中的所述凹部的内壁的、位于所述外周面侧的部分设为外侧部、将位于所述密封孔侧的部分设为内侧部的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慎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