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顺专利>正文

新型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71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火花塞,它包括瓷芯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密封垫圈4,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中间设有瓷芯体1,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4,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螺纹丝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简化生产组装工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油车的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火花塞。二
技术介绍
各种机动车用火花塞是其点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火花塞用以在点火系统高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电火花,适时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和气,点火系统的功能最终体现在火花塞的工作上。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各种机动车用火花塞均采用其上下壳体通过高频焊接的方式连成一体,不便于在其出现常见故障时进行清洗,导致该火花塞再无法使用而被报废。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火花塞保留原各种机动车用火花塞的原瓷芯体的结构、材料、性能不变,只改变其壳体的结构和形状,使其由原来的两体高频焊接成一体,而变成上下壳体螺纹丝扣连接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在火花塞出现常见故障时,对其分解而进行彻底的清洗,使其能够继续正常使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火花塞,它包括瓷芯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密封垫圈4,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中间设有瓷芯体1,上壳体2下壳体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4,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螺纹丝扣连接。本技术火花塞的优点1、简化生产组装工序该技术火花塞是分体式的,与原技术火花塞相比,虽然只是壳体的结构和开关上发生了变化,但却改变了原生产组装工序,无须使用原技术火花塞壳体上下部分的高频焊接。2、延长使用寿命我们知道火花塞的常见故障有严重积炭、电极跨连、漏气等。当我们在使用这种技术火花塞的过程中若发现火花塞上有严重积炭、电极跨连时,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将故障排除,方法是用专用扳手将火花塞整体拆下,拆下后进行分解,逐一将上壳体、下壳体和瓷芯体部分用汽油等清洁剂清洗擦拭干净后,再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瓷芯体和壳体间又有一定间隙,不可能做到彻底清洗干净,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火花塞瓷芯体部分的绝缘性能减弱,造成火花塞无法正常使用而被报废。至于在火花塞出现漏气现象时,使用该技术火花塞只需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用扳手坚固一下便可以了,而原火花塞出现这种情况后就只有进行更换了,不难看出,这种技术火花塞的寿命远远高于原火花塞的使用寿命。3、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火花塞由于是分体式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为金属材料制做,极不易发生破损,使其可以长时间使用,人为损害等情形除外。因此说即便已确认其不能正常使用时,一般也只需要更换瓷芯体便可继续使用,而原火花塞出现上述情况后,只有将其报废,我们知道一个火花塞的生产成分主要在壳体上,而一个瓷芯体的成本远远小于整个火花塞的成本,所以我们说,从长远看,该技术火花塞降低了其生产成本,进而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原生产火花塞壳体用的金属材料。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壳体2的立体形状图;图3是本技术下壳体3的立体形状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该技术火花塞是由瓷芯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密封垫圈4组成。由于瓷芯体1保留了原瓷芯体的结构、形状、性能不变。其生产组装工序也不变,在对一个整体火花塞组装时,首先把密封垫圈4套在上壳体2的外螺纹丝扣上,再把上壳体2和下壳体3分别套装在瓷芯体1的上端和下端,然后用两把扳手分别挟住上壳体2和下壳体3,双手用力紧固,直到密封为止,紧固时,双手用力要适度。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技术火花塞的组装工序,便可以正常使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火花塞,它包括瓷芯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密封垫圈(4),其特征是: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中间设有瓷芯体(1),上壳体(2)下壳体(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4),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螺纹丝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火花塞,它包括瓷芯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密封垫圈(4),其特征是上壳体(2)和下壳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顺赵辅国宋禹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顺赵辅国宋禹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