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耗管理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961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功耗管理方法、装置,其中,功耗管理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中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等资源包括第一资源区以及第二资源区,并且,第一资源区提供的资源包括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用于支持第一资源区的负载。当满足负载迁移条件时,计算机系统可以将第一资源区的负载迁移至第二资源区,此时,第一资源区中的负载减少或者没有负载,因此,计算机系统可以将第一资源区中器件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状态,例如可以是将其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睡眠状态甚至是下电状态等,如此,第一资源区的功耗可以得到降低,从而可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功耗降低。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功耗降低。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功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耗管理方法、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0月20日提交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1124130.8、申请名称为“一种计算机装置的功耗管理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功耗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功耗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性能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会产生较高的功耗,这使得实际应用时计算机系统的运营成本通常较高。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耗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以降低计算系统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耗管理方法、装置,用以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耗进行有效管理,以便于降低计算机系统的运营成本。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耗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并且,该计算机系统中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等资源可以预先被划入第一资源区以及第二资源区,当然,第一资源区与第二资源区中的资源并不重叠。并且,第一资源区提供的资源包括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其用于支持第一资源区的负载。当满足负载迁移条件时,计算机系统可以将第一资源区的负载迁移至第二资源区,此时,第一资源区中的负载减少或者没有负载,因此,计算机系统可以将第一资源区中器件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状态,例如可以是将其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睡眠状态甚至是下电状态等,如此,第一资源区的功耗可以得到降低,从而可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功耗降低。<br/>[0006]其中,如果迁移的负载包括计算任务或者通信任务,虽然,第二资源区中的计算器件或者通信器件因为需要执行任务的增加而导致功耗增加,但是,第一电压域中计算器件/通信器件的功耗降低与第二电压域中计算器件/通信器件的功耗增加可以近似相抵,而计算机系统整体降低的能耗通常在于第一资源区中与计算器件/通信器件相关的其它器件降低的功耗,比如支持处理器通信的总线等其它辅助器件可以直接关闭,节省功耗;至于第二资源区中的辅助器件,即使因为计算机器件/通信器件任务的增加而增加了功耗,也远小于第一资源区中关闭的辅助器件所能节省的功耗。实际应用时,对于负载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额外功耗,其通常远远小于第一资源区所能节省的功耗,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该额外功耗可以忽略不计。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可以预先进行资源区的划分,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的饱和度,划分得到第一资源区以及第二资源区,其中,饱和度是指用于指示待处理的任务数量。计算资源的饱和度,例如可以是处理器对应的任
务队列长度,而通信资源的饱和度,例如可以是通信元件对应的任务队列长度等。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资源区中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的饱和度可以小于第二资源区中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的饱和度。如此,可以实现在计算机系统中划分得到多个不同的资源区划分。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还可以结合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的饱和度以及利用率,划分得到第一资源区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实际应用时,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基于其它方式划分得到多个不同的资源区。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中包括资源调度列表,该资源调度列表中可以记录有第二资源区中的资源,例如可以是同时记录有计算资源以及通信资源等,这样,当计算机系统新增负载时,计算机系统可以调用该调度列表中的资源处理该新增负载。如此,该新增负载可以不用被调度至第一资源区中的资源进行处理,从而第一资源区中的器件可以继续保持更低功耗的状态。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区提供的负载还包括存储资源,这样,对于第一资源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器件,计算机系统可以将在其存储的数据迁移至第二资源区中的存储元件中后,可以将其进行下电等处理,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资源区中的功耗。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异构系统,即第一资源区中的计算资源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并且,第一处理器的类型与第二处理器的类型不同。当然,此处仅作为一种示例,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区中可以包括更多类型的处理器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向计算机系统提供资源区配置文件,从而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获取的资源区配置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划分得到第一资源区以及第二资源区,如此,可以实现用户对资源区的自定义划分。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可以向用户呈现资源区配置界面,并由用户在该资源区配置界面上执行相应的配置操作,如用户可以在该资源区配置界面上设定资源区的数量以及每个资源区中所包括的处理器、通信元件等器件的标识。这样,计算机系统可以响应于用户针对于资源区的配置操作,在计算机系统中划分得到第一资源区以及第二资源区,如此,可以实现用户对于资源区的自定义划分。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在进行负载迁移时,可以先确定负载迁移方向,例如可以是由小负载向大负载迁移,即计算机系统在确定第一资源区的负载小于第二资源区的负载时,将第一资源区中的负载迁移至第二资源区。如此,可以减少计算机系统迁移的数据量。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在进行负载迁移之前,还可以预先判断第一资源区的负载与第二资源区的负载之和是否小于第一负载阈值。若小于第一负载阈值,则计算机系统可以将第一资源区的负载迁移至第二资源区中,并且,进行负载迁移后,第二资源区中的负载也可以不超出第二资源区所能承受的负载上限(例如可以是第一负载阈值)。如此,可以避免计算机系统进行负载迁移后,第二资源区的负载过大,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区包括计算子资源区、内存子资源区、外存子资源区。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细分为更多的子资源区。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将第一资源区中器件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功
耗更低的状态时,具体可以是在将外存子资源区中器件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状态后,再将内存子资源区中器件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状态,并最后将计算子资源区中器件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状态。如此,通过依次将第一资源区中的各个子资源区进行降功耗,实现对整个第一资源区的将功耗。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资源区提供的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则计算机系统不仅可以降低第一资源区的功耗,还可以降低第二资源区中器件的工作电压或工作频率,以实现降低第二资源区的功耗。如此,可以实现对于计算机系统功耗的进一步降低。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还可以向用户呈现显示界面,并在显示界面呈现功耗管理结果,其中,功耗管理结果包括多个资源区的标识、各个资源区的功耗、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总功耗、资源利用率、器件运行状态、器件工作频率、器件工作电压、以及器件温度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如此,可以方便用户直观了解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第一资源区以及第二资源区,所述方法包括:当满足负载迁移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资源区的负载迁移至所述第二资源区,所述第一资源区提供的资源包括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区提供的资源用于支持所述第一资源区的负载;将所述第一资源区中器件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功耗更低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资源或通信资源的饱和度,划分得到所述第一资源区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所述饱和度用于指示待处理的任务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资源调度列表,所述资源调度列表用于记录所述第二资源区中的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系统新增负载时,调用所述资源调度列表中的资源处理所述新增负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区提供的资源还包括存储资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区中的计算资源包括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类型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类型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资源区配置文件;根据所述资源区配置文件,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中划分得到所述第一资源区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呈现资源区配置界面;响应于用户在所述资源区配置界面上针对于资源区的配置操作,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中划分得到所述第一资源区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8.一种功耗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第一资源区以及第二资源区,所述装置包括:迁移模块,用于当满足负载迁移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延杰吴倚龙杜开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