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489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固化改性沥青的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和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获得改性沥青的离析率Rs;根据离析率Rs评价试样的热储存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能准确地评价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尤其是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为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且操作步骤简单,仪器精准度高,试验可靠,适合推广应用。广应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沥青
,特别涉及一种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用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改性道路沥青,可有效提高其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和耐疲劳性能。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沥青改性剂主要有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高分子聚合物,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SBS高分子聚合物。由于SBS高分子聚合物极性小,分子量、密度、溶解度等性质与基质沥青相差较大,致使SBS高分子聚合物与基质沥青之间仅仅存在部分吸附、相容,而并非完全熔融。SBS高分子聚合物与基质沥青之间的这种物理分散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极易发生两相分离,造成离析现象,严重影响了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和使用。
[0003]为了更好地控制SBS改性沥青的产品质量,需要对SBS改性沥青进行热储存稳定性评价,现有的可以评价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方法有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法T 0661-2011和SHT 0740-2003。它们的主要步骤为:将热处理后的改性沥青进行固化处理后、获取固化改性沥青的顶部试样和底部试样,通过环球法测定顶部试样和底部试样的软化点之差来判定待测样品是否合格。
[0004]但是,上述方法测得的离析软化点差不能准确反映出SBS改性沥青材料已发生的内在性质变化,无法准确地评价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该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价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对热处理后的改性沥青进行固化处理,获取固化改性沥青的顶部试样和底部试样;
[0008]2)根据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和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获得改性沥青的离析率;
[0009]3)根据改性沥青的离析率,评价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
[0010]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离析率,评价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包括:
[0011]根据离析率,和预设离析率与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预设等级的对应关系,评价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等级。
[0012]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步骤2)包括:根据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和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获得顶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和底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
[0013]对顶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与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进行线性拟合,获得顶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
[0014]对底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与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进行线性拟合,获
得底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
[0015]根据顶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和底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获得改性沥青的离析率。
[0016]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式(1)获得改性沥青的离析率,
[0017][0018]其中,R
S
为改性沥青的离析率,%;
[0019](G*/sinδ)

为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kPa;(G*/sinδ)

为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kPa;其中,G*为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kPa,δ为改性沥青的相位角,弧度;
[0020]lg(G*/sinδ)

为顶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kPa;lg(G*/sinδ)

为底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kPa;
[0021]K
lg(G*/sinδ)顶
为顶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K
lg(G*/sinδ)底
为底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
[0022]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采用N个顶部试样检测数据进行线性拟合,获得顶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每个顶部试样检测数据包括顶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与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其中,第i个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与第(i+1)个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的温度间隔为1-10℃,N≥2,1≤i≤N-1;
[0023]采用M个底部试样检测数据进行线性拟合,获得底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每个底部试样检测数据包括底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与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其中,第j个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与第(j+1)个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的温度间隔为1-10℃,M≥2,1≤j≤M-1。
[0024]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第i个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与第(i+1)个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的温度间隔为3℃或6℃;
[0025]第j个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与第(j+1)个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的温度间隔为3℃或6℃。
[0026]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顶部试样取自固化改性沥青的顶部,且高度为固化改性沥青总高度的1/3;
[0027]底部试样取自固化改性沥青的底部,且高度为固化改性沥青总高度的1/3。
[0028]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若离析率小于或等于5%,则热储存稳定性等级为一级;
[0029]若离析率大于5%且小于10%,则热储存稳定性等级为二级;
[0030]若离析率大于或等于10%,则热储存稳定性等级为三级。
[0031]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步骤1)中热处理包括将改性沥青置于第一预设温度下静置,第一预设温度为140℃~180℃。
[0032]在上述的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改性沥青包括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0033]本专利技术的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固化改性沥青的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和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获得改性沥青的离析率Rs;根据离析率Rs评价试样的热
储存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能准确地评价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尤其是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为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且操作步骤简单,仪器精准度高,试验可靠,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流程图;
[0036]图2为实施例1的顶部试样对数车辙因子与顶部试样车辙因子检测温度的线性拟合图,底部试样对数车辙因子与底部试样车辙因子检测温度的线性拟合图。
[0037]图3为实施例2的顶部试样对数车辙因子与顶部试样车辙因子检测温度的线性拟合图,底部试样对数车辙因子与底部试样车辙因子检测温度的线性拟合图。
[0038]图4为实施例3的顶部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对热处理后的改性沥青进行固化处理,获取固化改性沥青的顶部试样和底部试样;2)根据所述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和所述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获得所述改性沥青的离析率;3)根据所述离析率,评价所述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离析率,评价所述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包括:根据所述离析率,和预设离析率与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预设等级的对应关系,评价所述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等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根据所述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和所述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获得所述顶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和所述底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对所述顶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与所述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所述顶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对所述底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与所述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的检测温度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所述底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根据所述顶部试样的线性回归直线斜率和所述底部试样的线性回归直线斜率获得所述改性沥青的离析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式(1)获得所述改性沥青的离析率,其中,R
S
为所述改性沥青的离析率,%;(G*/sinδ)

为所述顶部试样的车辙因子,kPa;(G*/sinδ)

为所述底部试样的车辙因子,kPa;其中,G*为所述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kPa,δ为所述改性沥青的相位角,弧度;lg(G*/sinδ)

为所述顶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kPa;lg(G*/sinδ)

为所述底部试样的对数车辙因子,kPa;K
lg(G*/sinδ)顶
为所述顶部试样的回归直线斜率,%;K
lg(G*/sinδ)底
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煜从艳丽蔺习雄杨克红吕文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