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稠油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拟稠油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开采领域,注氮气技术是油层开采过程中常用的采油方法之一,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有效的原油开采技术,我国于1989年开展了应用氮气提高稠油油藏开采效果的试验研究。在典型稠油油田进行了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注氮采油技术在我国油藏开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0003]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开采稠油的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地层条件以及其与原油的作用机理,可能在油井内发生物理爆炸或者化学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发生化学爆炸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主要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由于在氮气注入的过程中,存在抽提效应,使得原油内轻质组分析出;二是高温蒸汽注入油层后,与原油发生水裂解反应,从而产生可燃气体。随着可燃气体在井筒内积聚,可能导致井筒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之内。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稠油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具有反应腔、第一进出口(41)和第二进出口(42),所述第一进出口(4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42)均与所述反应腔连通;蒸汽发生器(21),经所述第一进出口(41)与所述反应腔连通,以将蒸汽注入所述反应腔内;氮气存储器(17),经所述第一进出口(41)与所述反应腔连通,以将氮气注入所述反应腔内;组分分析装置,经所述第二进出口(42)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组分分析装置用于测试和分析所述反应腔内的气体和/或液体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一管线(31),所述组分分析装置包括气相色谱仪(5),所述第一管线(31)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相色谱仪(5)连接,所述第一管线(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出口(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气体取样控制阀(2);取样袋(4),自所述第一管线(3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气体取样控制阀(2)和所述取样袋(4)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31)上,其中,所述气体取样控制阀(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线(31)的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31)外周的冷却盘管(3),其中,所述冷却盘管(3)位于所述气体取样控制阀(2)和所述取样袋(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二管线(32),所述第二进出口(4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管线(31)与两个所述第二进出口(42)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管线(32)与两个所述第二进出口(42)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组分分析装置还包括:组分分析仪(24);流变仪(25),所述组分分析仪(24)和所述流变仪(25)均通过所述第二管线(32)与所述反应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原油取样控制阀(27),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32)上以控制所述第二管线(32)的通断;原油取样瓶(26),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32)上,其中,所述原油取样控制阀(27)相对于所述原油取样瓶(26)更靠近所述第二进出口(4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三管线(33),所述第三管线(33)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进出口(41)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三管线(3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器(21)和所述氮气存储器(17)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第三管线(33)上,所述压力传感器(11)用于检测所述反应腔内的气体压力;安全阀(12),设置在所述第三管线(33)上,所述压力传感器(11)位于所述第一进出口(41)和所述安全阀(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支管路(34);第二分支管路(35),所述氮气存储器(17)经所述第一分支管路(34)与所述第三管线(33)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21)经所述第二分支管路(35)与所述第三管线(33)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栾海军,肖丰浦,董海,卢学惠,王群立,彭建福,李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