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ACT装置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935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ACT装置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高负荷污水条件下通过对接种污泥激活—驯化—强化—驯化的循环结合方式,并采用对粉末活性炭投加时机选择、生物代谢进程控制来进行活性污泥的驯化。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快速驯化出适应于难生化污水环境下生长代谢的活性污泥,得到抗污染物冲击能力强、生物活性高、降解效果稳定的活性污泥,从而提高微生态环境下活性污泥对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能力。分解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PACT装置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针对一种用于PACT装置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本身的新陈代谢,氧化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的生理功能,人为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加速微生物的增殖及其新陈代谢的生理功能,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性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
[0003]从污水生物处理角度来看,根据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和有机物对微生物的毒害或抑制作用,可将有机物分为无毒害或抑制作用的易生化的有机物,有毒害或抑制作用的可生化有机物,无毒害或抑制作用的难生化有机物,有毒害或抑制作用的难降解有机物。用来评价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和毒害或抑制性的方法通常采用BOD5/COD,即B/C值来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其中BOD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代表了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COD是有机物在化学氧化剂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代表了废水中可被化学氧化剂分解的有机物。当B/C值大于0.45时,废水适于生物处理;当比值在0.2左右时,说明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
[0004]PACT(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代表了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即指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工艺,是向曝气池中投加一定浓度的粉状活性炭,将活性炭吸附和生物氧化结合起来的一种处理工艺,主要针对难以生化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处理。由于粉末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粉末活性炭的存在增大了固液接触面积,使活性污泥与粉末活性炭界面间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质浓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延长了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粉末活性炭投加曝气池后能强化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更有助于去除有机物,保证出水水质。主要表现在能够改善絮凝体的沉降性能,提高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不可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无机物的去除效果,有效消除色度及发臭发泡现象,提高系统的总去除率,并有脱氮作用,同时改善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该工艺不仅对难以生化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具有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氧化的抑制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炼油、市政污水及工业园区污水混合、制药、造纸、垃圾渗滤液、煤化工等领域产生的高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方面。
[0005]有关PACT的作用机理代表性的理论,认为微生物与粉末活性炭有相互加强的作用。由于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积及其较强的吸附能力,粉末活性炭的存在增大了固液接触面积,在活性污泥与粉末活性炭界面间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质浓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延长了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在粉末活性炭表面吸附有微生物细胞、酶、有机物以及氧,所有这些都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微生物酶可以进入活性炭微孔,从而使已吸附的有机物降解,空出吸附位使粉末活性炭得到微生物的再生,再生的粉末活性炭可以重新吸附新的有机物,这种由微生物降解控制的粉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可得到大
幅度提高,与单纯的吸附系统相比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增大,结果对于微生物难降解但能被吸附的物质和不能降解的物质以及代谢终产物MEP(Metabolic End Product)可通过这种粉末活性炭强化活性污泥工艺去除。在吸附-降解-再生-重吸附这种协同作用下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得以提高,最终出水水质得以大大改善。
[0006]PACT工艺通常是在驯化成熟活性污泥的基础上投加粉末活性炭来实现运行。在生化系统中,为强化活性污泥对某类废水的处理,需要一个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从而提高其抗冲击能力,以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活性污泥通常采用接种培养,即利用其它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作为种泥,为了避免污染物对微生物造成冲击,使得微生物活性变差,出水效果难以稳定的情况出现,经常以逐渐增加进水负荷的方式来进行驯化,当进水为满负荷时,即驯化结束。
[0007]CN103086503A中公开了一种获得活性炭-微生物菌胶团的方法,通过向成熟的活性污泥中加入粉末活性炭,并维持好氧池内的营养盐浓度和溶解氧浓度,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逐渐包裹粉末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微生物菌胶团絮体。该方法中,由于投加粉末活性炭前,活性污泥即以成熟,与粉末活性炭一样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在粉末活性炭投加之后,活性污泥与粉末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污染物会存在竞争吸附,污染物分别聚集在粉末活性炭与活性污泥的表面与四周,而为了减轻污染物对活性污泥的冲击,仍需采取逐渐增加污水浓度的方式来驯化活性炭-微生物菌胶团。
[0008]CN104085981A中公布了一种好氧耐盐颗粒污泥培养方法,通过向接种污泥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后进行闷曝,随后以逐渐增加进水负荷的方法来进行驯化,培养出成熟的好氧耐盐颗粒污泥。该方法虽然向接种污泥中投加粉末活性炭,但随后仍然是以常规活性污泥的驯化方式来进行的。
[0009]此外,CN201210439974.0公开了一种高原高寒地区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富集培养方法,其中的培菌方法是通过逐步增加设计处理量的进水,以闷曝-静沉-闷曝的顺序来进行的;而驯化方法是以从设计处理量的20%进水,并每天按处理量的10%递增进水,直到设计处理量的方式进行的。该专利技术中所采取的闷曝是为了增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含量,通过该阶段的实施活性污泥浓度从1000mg/L增至到1500mg/L,后续还需要对该部分活性污泥通过递增污水以实现驯化目的。
[0010]CN201110441580.4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盐污水的活性污泥培养方法,通过先从低浓度氯离子的污水开始培养,适应低浓度氯离子的活性污泥培养成功后,再逐步提高氯离子的浓度,在有适应高氯离子的活性污泥后,再提高水力负荷,从而得到能够处理高盐污水的活性污泥。
[0011]上述通过逐渐增加进水污染物浓度的驯化方式,其进水规律需要依据一定的参考经验值,一旦进水污染物浓度超过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承受能力,极易造成驯化失败,需要重新开始驯化,这不但影响污泥培养驯化时间,还会带来相应工作量及资源浪费。同时,在驯化初期低负荷的污水环境体系会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限制活性污泥中其它微生物以及菌胶团的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采用逐步增加污染物浓度来驯化活性污泥的常
规技术中,产生的微生物易受污染物的浓度影响、生物活性差、驯化时间过长等缺陷,提供一种用于PACT装置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
[0013]由于PACT工艺主要针对生物难以生化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因此该方法特别适用于B/C值在0.1-0.3的难生化废水活性污泥的驯化处理。
[001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ACT装置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1)接种阶段:接种活性污泥至曝气池内,并投加1-4倍于活性污泥浓度的粉末活性炭;
[0016]步骤(2)激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ACT装置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接种阶段:接种活性污泥至曝气池内,并投加1-4倍于活性污泥浓度的粉末活性炭;步骤(2)激活阶段:对接种活性污泥和粉末活性炭闷曝,静置沉淀,排出曝气池内的上清液;步骤(3)驯化阶段:补充污水至曝气池的正常运行水位进行曝气处理,投加营养盐,并监测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当曝气池出水溶解氧浓度持续30min大于2mg/L时,停止曝气,静置沉淀后排出曝气池内设计进水量的上清液;步骤(4)强化阶段:在不补充污水的情况下对曝气池中活性污泥和粉末活性炭闷曝;步骤(5)驯化阶段:补充污水至曝气池的正常运行水位进行曝气处理,投加营养盐,并监测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当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持续30min大于2mg/L时,停止曝气,静置沉淀后排出曝气池内设计进水量的上清液;步骤(6)循环步骤(4)、(5),直至静置沉淀后上清液COD维持不变,即完成驯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为3-4mg/L,所述强化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岩郭士元王树勖冷立娟马健维崔亚军许谦李晶蕊谷丽芬王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