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85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气管、微孔曝气盘及排泥装置,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腔体分为第一仓、第二仓及第三仓,第一仓内设有第一导管,第二仓内设有第二导管,第一仓和第二仓底部均设有微孔曝气盘,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伸入两个微孔曝气盘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微孔曝气盘对从进气管通入的空气进行曝气,促使水的循环流动,使氧气溶入水中,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氨氮等有机物,且处理时间较短。理时间较短。理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村污水由于地区分散,人口数量较大,收集难等原因成为水污染的主要组成因素,农村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无机盐类,农村生活污水不仅是农村水源地的潜在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短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活环境,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了各类水系;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0003]现有的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处理构筑物,污水处理时间长且不能去除氨氮,距离排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时间长且不能去除氨氮,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气管、微孔曝气盘及排泥装置;所述箱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上盖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腔体分为第一仓、第二仓及第三仓,第二仓位于第一仓和第三仓之间;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三仓连通,所述第一仓内设有用于使其内的液体溢流进入第二仓内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二仓内设有用于使其内的液体溢流进入第三仓内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一仓和第二仓底部均设有所述微孔曝气盘,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伸入所述第一仓内微孔曝气盘下方,所述第二支管伸入所述第二仓内微孔曝气盘下方,所述第三支管伸入第三仓底部,所述进气管上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上设有三个气体调节阀,三个气体调节阀分别位于第一仓、第二仓及第三仓内,用于三个仓体内进气量的调节;所述排泥装置位于所述第三仓内,用于排放沉淀在第三仓内的污泥。
[0006]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微孔曝气盘对从进气管进来的空气进行曝气,促使水的循环流动,使氧气溶入水中,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并且利用气体调节阀对第一仓和第二仓内的进气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第一仓和第二仓内的氧气浓度,污水依次流经两个仓体,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氨氮等有机物。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底部均装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周壁开有过
滤孔,底部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导管上的过滤管位于第一仓内,所述第二导管上的过滤管位于第二仓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中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第三支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仓连通,混合液可通过回流管回流至第一仓,通过气体调节阀可调节第一仓内进气量,从而控制第一仓内的氧气含量,使回流至第一仓的污水发生反硝化反应进行除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仓和第二仓内置海绵填料,使微生物得以附着生长,维持仓体内较高浓度的生物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聚丙烯材质,耐高温,抗腐蚀,使用寿命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微孔曝气盘对从进气管进来的空气进行曝气,促使水的循环流动,使氧气溶入水中,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并且利用气体调节阀对第一仓和第二仓内的进气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第一仓和第二仓内的氧气浓度,污水依次流经两个仓体后,可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氨氮有机物,且处理时间较短。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三维图;
[0014]图2是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去除上盖后的三维图;
[0015]图3是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视图的全剖视图;
[0016]图4是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去除上盖后的主视图;
[0017]图中:1、箱体;1

1、上盖;1

2、底座;2、腔体;2

1、第一仓;2

2、第二仓;2

3、第三仓;3、进水口;4、出水口;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一导管;8、第二导管;9、过滤管;10、微孔曝气盘;11、进气管;11

1、进气口;11

2、第一支管;11

3、第二支管;11

4、第三支管;12、气体调节阀;13、回流管;14、排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进气管11、微孔曝气盘10及排泥装置14;所述箱体1包括上盖1

1和底座1

2,所述上盖1

1和底座1

2之间形成一腔体2,所述上盖1

1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将所述腔体2分为第一仓2

1、第二仓2

2及第三仓2

3,第二仓2

2位于第一仓2

1和第三仓2

3之间;所述进水口3与所述第一仓2

1连通,所述出水口4与所述第三仓2

3连通,所述第一仓2

1内设有用于使其内的液体溢流进入第二仓2

2内的第一导管7,所述第二仓2

2内设有用于使其内的液体溢流进入第三仓2

3内的第二导管8;所述第一仓2

1和第二仓2

2底部均设有所述微孔曝气盘10,所述进气管11上连接有第一支管11

2、第二支管11

3及第三支管11

4,所述第一支管11

2伸入所述第一仓2

1内微孔曝气盘10下方,所述第二支管11

3伸入所述第二仓2

2内微孔曝气盘10下方,所述第三支管11

4伸入第三仓2

3底部,所述进气管11上开有进气口11

1,所述进气管11上设有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进气管(11)、微孔曝气盘(10)及排泥装置(14);所述箱体(1)包括上盖(1

1)和底座(1

2),所述上盖(1

1)和底座(1

2)之间形成一腔体(2),所述上盖(1

1)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将所述腔体(2)分为第一仓(2

1)、第二仓(2

2)及第三仓(2

3),第二仓(2

2)位于第一仓(2

1)和第三仓(2

3)之间;所述进水口(3)与所述第一仓(2

1)连通,所述出水口(4)与所述第三仓(2

3)连通,所述第一仓(2

1)内设有用于使其内的液体溢流进入第二仓(2

2)内的第一导管(7),所述第二仓(2

2)内设有用于使其内的液体溢流进入第三仓(2

3)内的第二导管(8);所述第一仓(2

1)和第二仓(2

2)底部均设有所述微孔曝气盘(10),所述进气管(11)上连接有第一支管(11

2)、第二支管(11

3)及第三支管(11

4),所述第一支管(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伟乐聪明周佰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