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35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在传统制茶的工艺基础上改进窨花的方法,得到一种香气浓郁、条索分明、叶片油亮的桂花红茶。叶片油亮的桂花红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作为中国历史上流传已久的一种饮料,现今主要分为六大茶类: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和黄茶。其中,在茶叶中添加鲜花香气的传统花茶如茉莉花茶、玫瑰普洱、桂花红茶等也非常受欢迎,但传统制备花茶的方法仅将鲜花与茶坯混合窨制即可,期间涉及堆放、通花、起花、复火等步骤,通花不及时会造成茶叶局部温度过高,可能造成烧花,起花不及时在水热作用下,花渣变熟呈现闷黄味、酒精味,从而影响花茶的质量。同时,在起花时需要挑净鲜花花梗、叶片等杂质,否则对花茶的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在分类时无法达到高级茶的标准,从而影响经济效益。这些就导致传统的花茶制备对品质的控制较难,也不易工厂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0004]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采摘:挑选一芽一叶初展的嫩绿色鲜叶,芽叶饱满无虫害。
[0007]2、萎凋:将茶叶摊开于萎凋房内,以室温15-18℃的温度进行萎凋处理。
[0008]3、揉捻:采用揉捻机以20-30N的压力揉捻5-8min后进行人工搓条。
[0009]4、杀青:采用蒸青法进行杀青处理。
[0010]5、窨制:将桂花碾压出汁,分散在融香剂中,桂花与融香剂的质量比为2-5∶7-10,加入发酵完毕的茶叶进行浸泡10-30min,晾干后混入新鲜桂花。
[0011]进一步,所述的融香剂,是将甲基丁酸乙酯和乙醇以0.4-0.8∶5-1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的。
[0012]进一步,所述的新鲜桂花,为茶叶质量的5-7%。
[0013]6、烘干:以60-80℃的温度将窨制处理后的茶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4%。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制茶的工艺基础上改进窨花的方法,得到一种香气浓郁、茶索分明、叶片油亮的桂花红茶。将桂花碾压出汁,分散于甲基丁酸乙酯和乙醇制成的融香剂中,对发酵后的茶条进行浸泡处理,可使桂花的香气成分沿着茶条缝隙进入茶条中,避免了仅通过茶叶自身的香气吸收导致茶条表面香气浓郁,但内里香气不足,甚至冲泡后无桂花香的现象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
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采摘:挑选一芽一叶初展的嫩绿色鲜叶,芽叶饱满无虫害。
[0019]2、萎凋:将茶叶摊开于萎凋房内,以室温16℃的温度进行萎凋处理。
[0020]3、揉捻:采用揉捻机以25N的压力揉捻7min后进行人工搓条。
[0021]4、杀青:采用蒸青法进行杀青处理。
[0022]5、窨制:将桂花碾压出汁,分散在融香剂中,桂花与融香剂的质量比为3∶8,加入发酵完毕的茶叶进行浸泡20min,晾干后混入新鲜桂花。
[0023]进一步,所述的融香剂,是将甲基丁酸乙酯和乙醇以0.6∶7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的。
[0024]进一步,所述的新鲜桂花,为茶叶质量的6%。
[0025]6、烘干:以70℃的温度将窨制处理后的茶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3%。
[0026]实施例2
[0027]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1、采摘:挑选一芽一叶初展的嫩绿色鲜叶,芽叶饱满无虫害。
[0029]2、萎凋:将茶叶摊开于萎凋房内,以室温15℃的温度进行萎凋处理。
[0030]3、揉捻:采用揉捻机以20N的压力揉捻5min后进行人工搓条。
[0031]4、杀青:采用蒸青法进行杀青处理。
[0032]5、窨制:将桂花碾压出汁,分散在融香剂中,桂花与融香剂的质量比为2∶7,加入发酵完毕的茶叶进行浸泡10min,晾干后混入新鲜桂花。
[0033]进一步,所述的融香剂,是将甲基丁酸乙酯和乙醇以0.4∶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的。
[0034]进一步,所述的新鲜桂花,为茶叶质量的5%。
[0035]6、烘干:以60℃的温度将窨制处理后的茶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
[0036]实施例3
[0037]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1、采摘:挑选一芽一叶初展的嫩绿色鲜叶,芽叶饱满无虫害。
[0039]2、萎凋:将茶叶摊开于萎凋房内,以室温18℃的温度进行萎凋处理。
[0040]3、揉捻:采用揉捻机以30N的压力揉捻8min后进行人工搓条。
[0041]4、杀青:采用蒸青法进行杀青处理。
[0042]5、窨制:将桂花碾压出汁,分散在融香剂中,桂花与融香剂的质量比为5∶10,加入发酵完毕的茶叶进行浸泡30min,晾干后混入新鲜桂花。
[0043]进一步,所述的融香剂,是将甲基丁酸乙酯和乙醇以0.8∶1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的。
[0044]进一步,所述的新鲜桂花,为茶叶质量的7%。
[0045]6、烘干:以80℃的温度将窨制处理后的茶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
[0046]将现有的加工方法所得茶叶(对比例)与上述三个实施例加工出来的茶叶进行感官评审,对比如下表:
[0047]表1
[0048]项目成茶感官评审实施例1茶叶乌润油亮,冲泡后香气馥郁,茶汤红亮,滋味甘醇实施例2茶叶乌润油亮,冲泡后香气馥郁,茶汤透亮,口感偏甜实施例3茶叶乌润油亮,冲泡后香气馥郁,茶汤透亮,滋味甘醇对比例茶叶橙黄,干茶中的部分桂花发黑,冲泡后花香、茶香较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摘、萎凋、揉捻、杀青、窨制、烘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萎凋,是将茶叶摊开于萎凋房内,以室温15-18℃的温度进行萎凋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是采用揉捻机以20-30N的压力揉捻5-8min后进行人工搓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青,是采用蒸青法进行杀青处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窨制,是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新民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