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28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将杀青揉捻后的绿茶置于香气协调液中浸泡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茶香气物质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香气类型可分为清香型、板栗香型、高火香型、焦糖香型和花香型等,对于花香型绿茶而言,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摊放或摇青工艺对花香型绿茶的影响以及花香品质成分的形成机制分析,但这些方法对于香气成分的改善仅是来自于绿茶内在气味成分结构的改善,这使得花香型绿茶的香味难以打破单调的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0004]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将杀青揉捻后的绿茶置于香气协调液中浸泡5-8min后,阴干表面水分,再依次经提香、烘干处理。
[0006]所述香气协调液,其制备方法为:
[0007]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经冷水浸泡至充分溶胀后,加热溶解,得料液;
[0008]2)向料液中加入花粉,置于300-500W条件下微波辐照1-3min,即得。
[0009]所述花粉为玫瑰花粉、茉莉花粉、菊花粉、金银花粉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0]所述料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分数1-2%,黄原胶的质量分数为0.8-1.6%。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方法易于控制,无须特殊设备,成本低,制作便捷。
[0013]本专利技术的花香型绿茶能够使得绿茶具有多种香气,也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0014]本专利技术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使得外来的香气成分附着于茶叶表面,保证了茶叶内在成分结构的完整性,同时由于其吸附性进而使得茶叶香气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将杀青揉捻后的绿茶置于香气协调液中浸泡8min后,阴干表面水分,再依次经提香、烘干处理;
[0018]所述香气协调液,其制备方法为:
[0019]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经冷水浸泡至充分溶胀后,加热溶解,得料液;
[0020]2)向料液中加入花粉,置于500W条件下微波辐照3min,即得;
[0021]所述花粉为玫瑰花粉;
[0022]所述料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分数2%,黄原胶的质量分数为1.6%。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将杀青揉捻后的绿茶置于香气协调液中浸泡5min后,阴干表面水分,再依次经提香、烘干处理;
[0025]所述香气协调液,其制备方法为:
[0026]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经冷水浸泡至充分溶胀后,加热溶解,得料液;
[0027]2)向料液中加入花粉,置于300W条件下微波辐照1min,即得;
[0028]所述花粉为茉莉花粉;
[0029]所述料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分数1%,黄原胶的质量分数为0.8%。
[0030]实施例3
[0031]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将杀青揉捻后的绿茶置于香气协调液中浸泡6min后,阴干表面水分,再依次经提香、烘干处理;
[0032]所述香气协调液,其制备方法为:
[0033]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经冷水浸泡至充分溶胀后,加热溶解,得料液;
[0034]2)向料液中加入花粉,置于400W条件下微波辐照2min,即得;
[0035]所述花粉为玫瑰花粉、茉莉花粉、菊花粉、金银花粉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0036]所述料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分数1.5%,黄原胶的质量分数为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杀青揉捻后的绿茶置于香气协调液中浸泡5-8min后,阴干表面水分,再依次经提香、烘干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气协调液,其制备方法为: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经冷水浸泡至充分溶胀后,加热溶解,得料液;2)向料液中加入花粉,置于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鸡场坡春林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