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32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包括放置横箱传送机构和抽泥机构,因传送机构为向左倾斜状设置,淤泥块于设置的成排活动滚轴的上端向左端滑动至传输挡板边缘处,继续向下滑动至接触斜块的上端,因接触斜块的上端放置有淤泥块,传送机构的左端会向下进行倾斜,从而使下通孔底端的传输挡板对成块机构底端进行临时封堵,接触斜块的上端放置的淤泥块离开时,接触斜块重力减小,下通孔底端的传输挡板移开,此时联动条在传输挡板右端提升的下,使弹性块向两端移动,展开调节圆块使切割阻片上端被阻隔的淤泥向下进入调节圆块内腔,从而使成型机构能够继续工作。型机构能够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控制和改造河道的工程措施。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
[0003]现市面上用于河道淤泥治理的清淤船大多数具有装置的灵活性较差、无法通过船体自身设备对淤泥进行加工处理和无法有效的利用淤泥于河床边岸改造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包括放置横箱、传送机构和抽泥机构,放置横箱的内腔贯穿安装有传送机构,所述放置横箱的上端贯穿安装有抽泥机构,所述船体的侧端安装有连接侧孔,所述船体的上端两侧安装有放置横箱,所述放置横箱之间通过串联轴杆,所述串联轴杆的内腔开设有盛放槽,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输挡板、活动滚轴和接触斜块,所述传输挡板之间排列安装有活动滚轴,所述传输挡板的侧端安装有接触斜块。
[0007]优选的,所述抽泥机构包括限位安装环圈、内置腔、传料机构、连通管和成块机构,所述限位安装环圈的内腔开设有内置腔,所述内置腔的内腔开设有传料机构,所述限位安装环圈的内端与连通管活动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成块机构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传料机构包括穿插底盘、通料竖筒、上接筒、串联孔、聚料管、串联筒、下料斜管和联动条,所述穿插底盘的外圈环形贯穿安装有通料竖筒,所述通料竖筒的上端安装有上接筒,所述上接筒的上端开设有串联孔,所述上接筒的内端与聚料管活动连接,所述聚料管的另一端安装有串联筒,所述串联筒的下端外圈环形阵列安装有下料斜管,所述下料斜管贯穿通料竖筒的内腔侧壁,所述调节圆块的下端安装有联动条。
[0009]优选的,所述成块机构包括调节圆块、切割挡板、切割阻片、衔接块、弹性块、组装块、安装盒和下通孔,所述调节圆块的上端安装有切割挡板,所述切割挡板的内端安装有切割阻片,所述调节圆块的外端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另一端安装有组装块,所述组装块与安装盒内腔壁接触,所述安装盒的底端开设有下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上接筒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圈环形缠绕有螺旋叶片。
[0011]上接筒还包括插入底筒、下开孔、阻隔边块和阻隔边板,所述插入底筒的底端开设有下开孔,所述插入底筒的下端两侧安装有阻隔边块,所述阻隔边块之间安装有阻隔边板。
[0012]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与放置横箱之间存在倾斜夹角,所述传送机构与放置横箱之间夹角为15度。
[00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的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船体放置于需要进行淤泥治理的河道内;
[0015]S2:调整传料机构与河道底端淤泥之间的距离,通过上接筒使淤泥向上方进行搬运;
[0016]S3:淤泥通过下料料管进入内置腔内腔,淤泥向内端通过连通管进入成块机构的内腔,通过成块机构对淤泥进行按压成型,向下掉入传送机构的上端。
[0017]S4:成型的泥块通过传送机构向左端滑行,通过接触斜块将泥块运输至岸边。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调整上接筒与通料竖筒之间的距离,使通料竖筒的底端能够插入淤泥内,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轴带动螺旋叶片进行匀速旋转,利用螺旋叶片带动淤泥向上提升至上接筒的顶端,因聚料管向内端倾斜,使淤泥向内端移动至串联筒的内腔,于串联筒内腔的淤泥向四周滑入下料斜管的内腔,进入内置腔的内腔,因内置腔向内端倾斜20度,淤泥进入连通管的内腔向成块机构滑动。
[002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淤泥进入成块机构内腔时,待淤泥完全铺满调节圆块内腔时,触发组装块向内端对弹性块进行推移,此时调节圆块内腔的淤泥在切割阻片的内推切割下形成为块状结构,成型结束的淤泥块向下通过下通孔进入放置横箱的内腔,因传送机构为向左倾斜状设置,淤泥块于设置的成排活动滚轴的上端向左端滑动至传输挡板边缘处,继续向下滑动至接触斜块的上端。
[0022]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及清淤方法,因接触斜块的上端放置有淤泥块,传送机构的左端会向下进行倾斜,从而使下通孔底端的传输挡板对成块机构底端进行临时封堵,接触斜块的上端放置的淤泥块离开时,接触斜块重力减小,下通孔底端的传输挡板移开,此时联动条在传输挡板右端提升的下,使弹性块向两端移动,展开调节圆块使切割阻片上端被阻隔的淤泥向下进入调节圆块内腔,从而使成型机构能够继续工作,能够利用淤泥块移动至河床岸边,工人可利用淤泥块对河床边岸进行加固或是用于其他工程。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抽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成块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接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接筒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船体;2、连接侧孔;3、放置横箱;4、串联轴杆;5、盛放槽;6、传送机构;61、传输挡板;62、活动滚轴;63、接触斜块;7、抽泥机构;71、限位安装环圈;72、内置腔;73、传料机构;731、穿插底盘;732、通料竖筒;733、上接筒;7331、驱动电机;7332、旋转轴;7333、螺旋叶片;7334、插入底筒;7335、下开孔;7336、阻隔边块;7337、阻隔边板;734、串联孔;735、聚料管;736、串联筒;737、下料斜管;74、连通管;75、成块机构;751、调节圆块;752、切割挡板;753、切割阻片;754、衔接块;755、弹性块;756、组装块;757、安装盒;758、下通孔;759、联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包括放置横箱(3)、传送机构(6)和抽泥机构(7),放置横箱(3)的内腔贯穿安装有传送机构(6),所述放置横箱(3)的上端贯穿安装有抽泥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侧端安装有连接侧孔(2),所述船体(1)的上端两侧安装有放置横箱(3),所述放置横箱(3)之间通过串联轴杆(4),所述串联轴杆(4)的内腔开设有盛放槽(5),所述传送机构(6)包括传输挡板(61)、活动滚轴(62)和接触斜块(63),所述传输挡板(61)之间排列安装有活动滚轴(62),所述传输挡板(61)的侧端安装有接触斜块(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机构(7)包括限位安装环圈(71)、内置腔(72)、传料机构(73)、连通管(74)和成块机构(75),所述限位安装环圈(71)的内腔开设有内置腔(72),所述内置腔(72)的内腔开设有传料机构(73),所述限位安装环圈(71)的内端与连通管(74)活动连接,所述连通管(74)的另一端与成块机构(7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机构(73)包括穿插底盘(731)、通料竖筒(732)、上接筒(733)、串联孔(734)、聚料管(735)、串联筒(736)和下料斜管(737),所述穿插底盘(731)的外圈环形贯穿安装有通料竖筒(732),所述通料竖筒(732)的上端安装有上接筒(733),所述上接筒(733)的上端开设有串联孔(734),所述上接筒(733)的内端与聚料管(735)活动连接,所述聚料管(735)的另一端安装有串联筒(736),所述串联筒(736)的下端外圈环形阵列安装有下料斜管(737),所述下料斜管(737)贯穿通料竖筒(732)的内腔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块机构(75)包括调节圆块(751)、切割挡板(752)、切割阻片(753)、衔接块(754)、弹性块(755)、推拉电机(7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思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