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27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由活成成分、载体、稳定剂、促吸收剂制成;活性成分由烟碱、姜黄素、绿僵菌素组成;载体由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组成;稳定剂由环氧大豆油、卵磷脂组成;促吸收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载体对活性成分进行负载处理,并结合稳定剂、促吸收剂对活性成分进行负载处理,能大大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延长防治剂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后的药效;而且茶树对防治剂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提高茶树抗害螨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对茶叶瘿螨、茶跗线螨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治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尤其是一种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

技术介绍

[0002]茶树(拉丁文名:Camellia sinensis(L.)O.Ktze.),原名茶,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中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叶子可制茶,种子可以榨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0003]近年来,茶树害螨已成为茶叶生产上的主要问题,发生较普遍,危害日益严重。茶树害螨主要为害芽叶,被害芽叶变色,质地变粗,引起茶树叶片大量脱落,导致树势衰退,芽叶瘦弱或者不发,甚至引起茶树秋、冬落叶现象,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叶害螨主要发生种类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目前茶树害螨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严重破坏了茶园的生态环境;而且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农药残留在茶叶上,不仅会影响茶叶的口感,还会影响茶叶的使用安全性。
[0004]如申请号的CN20151053938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茶叶瘿螨的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磁化水100份、茶皂素2份、紫甘薯花青素1.5份、辣椒叶提取物1.5份、马齿苋提取物2份、丙氨酸5份、磷酸二氢钾4份、氯菊酯5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份、乙醇2份、磷酸缓冲液1.5份、黄腐酸1.5份、柠檬酸0.5份、辛硫磷2份、工业甘油0.2份、甘草提取物1.5份、皂素1.5份、萘乙酸0.5份。该专利是将活性成分与营养肥料混合制成防治剂,活性成分稳定性差,在自然环境中易失效。
专利技术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10-12份活成成分、30-50份载体、3-4份稳定剂、0.5-1份促吸收剂。
[0007]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由烟碱、姜黄素、绿僵菌素按3-4∶1-2∶0.1的质量比组成。
[0008]优选地,所述载体由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按1∶1-2的质量比组成。
[0009]优选地,所述稳定剂由环氧大豆油、卵磷脂按1∶1的质量比组成。
[0010]优选地,所述促吸收剂为蔗糖脂肪酸酯。
[0011]优选地,所述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载体与其质量3-4倍的水混合,60-70℃加热熔化,形成粘稠液体;降温至40-45℃向粘稠液体中加入活成成分,保温搅拌处理20-30min后,再加入稳定剂、促吸收剂继续保温搅拌处理30-40min,制得乳状的防治剂。
[0012]优选地,所述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的使用方法为:将防治剂采用浓度为6-10%的甘露醇水溶液稀释800倍后喷洒在茶树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载体对活性成分进行负载处理,并结合稳定剂、促吸收剂对活性成分进行负载处理,能大大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延长防治剂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后的药效;而且茶树对防治剂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提高茶树抗害螨的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对茶叶瘿螨、茶跗线螨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16]实施例1
[0017]组分:12份活成成分、50份载体、4份稳定剂、1份蔗糖脂肪酸酯。其中,活性成分由烟碱、姜黄素、绿僵菌素按3∶1∶0.1的质量比组成;载体由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按1∶1的质量比组成;稳定剂由环氧大豆油、卵磷脂按1∶1的质量比组成。
[0018]制备方法为:将载体与其质量3-4倍的水混合,60-70℃加热熔化,形成粘稠液体;降温至40-45℃向粘稠液体中加入活成成分,保温搅拌处理20-30min后,再加入稳定剂、促吸收剂继续保温搅拌处理30-40min,制得乳状的防治剂。
[0019]实施例2
[0020]组分:12份活成成分、40份载体、3.5份稳定剂、0.8份蔗糖脂肪酸酯。其中,活性成分由烟碱、姜黄素、绿僵菌素按4∶1∶0.1的质量比组成;载体由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按1∶2的质量比组成;稳定剂由环氧大豆油、卵磷脂按1∶1的质量比组成。
[0021]制备方法为:将载体与其质量3-4倍的水混合,60-70℃加热熔化,形成粘稠液体;降温至40-45℃向粘稠液体中加入活成成分,保温搅拌处理20-30min后,再加入稳定剂、促吸收剂继续保温搅拌处理30-40min,制得乳状的防治剂。
[0022]实施例3
[0023]组分:10份活成成分、30份载体、3份稳定剂、0.5份蔗糖脂肪酸酯。其中,活性成分由烟碱、姜黄素、绿僵菌素按3∶2∶0.1的质量比组成;载体由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按1∶2的质量比组成;稳定剂由环氧大豆油、卵磷脂按1∶1的质量比组成。
[0024]制备方法为:将载体与其质量3-4倍的水混合,60-70℃加热熔化,形成粘稠液体;降温至40-45℃向粘稠液体中加入活成成分,保温搅拌处理20-30min后,再加入稳定剂、促吸收剂继续保温搅拌处理30-40min,制得乳状的防治剂。
[0025]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专利技术创造,仍然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10-12份活成成分、30-50份载体、3-4份稳定剂、0.5-1份促吸收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由烟碱、姜黄素、绿僵菌素按3-4∶1-2∶0.1的质量比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按1∶1-2的质量比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树螨类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由环氧大豆油、卵磷脂按1∶1的质量比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树螨类防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久茗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