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08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方便、并可以提高冷却效果的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包括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上设置有芯线安装孔、以及与芯线安装孔相通的第二进出液口,第二进出液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连接头,该第二密封连接头包括:安装螺钉、连接座、以及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连接座上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密封孔、螺钉上过孔、液流腔、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安装螺钉的栓体中开设有液流孔和与液流孔相通的液流过孔;连接座上设置有管状连接部;安装螺钉套设上密封圈后,依次穿过连接座上的上密封孔、螺钉上过孔、液流腔、螺钉下过孔、下密封孔的下密封圈后、拧紧在第二进出液口中。上述的液冷接线件主要用于安装在给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线缆中。充电线缆中。充电线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电源线缆,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源线缆中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

技术介绍

[0002]受政策影响及环保需求,电动汽车正在高速普及中。充电时间过长的焦虑也一直困扰着消费者。近些年随着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充电倍率不断提升,对充电电流要求不断在提升,电流加大后会导致充电连接装置内的温升过高,甚至可能引发烧毁车辆或伤人等严重事故。传统充电连接器均是通过加大导体截面积来改善温升效果,由于导体多为铜金属构成,其密度高,由此所带来的线缆过重会严重影响到使用者操作的舒适性,而且,使得许多瘦弱人群在操作时将变得非常吃力,使其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目前,传统充电线缆中所采用的液冷接线件,在连接液冷管路时,通常都是从一根电源芯线中进,另一根电源芯线中出,使得液冷管路与液冷接线件的连接非常不便,而且,冷却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并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包括: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的前部设置有芯线安装孔,接线端子在其芯线安装孔的沿口处设置有与其芯线安装孔相通的管状连接部,电源芯线的相应端穿过插接端子的管状连接部插置在插接端子的芯线安装孔中;所述接线端子在其前部开设有与其芯线安装孔相通的第二进出液口,该第二进出液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连接头,该第二密封连接头的具体结构包括:安装螺钉、连接座、以及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的连接座上沿轴线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密封孔、螺钉上过孔、液流腔、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上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上过孔的直径,下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下过孔的直径,液流腔大于安装螺钉的相应部分,使得安装螺钉与液流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螺钉的栓体自端部向里开设有液流孔,安装螺钉的栓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液流孔相通的液流过孔;连接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液流腔垂直相通的管状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进出液口为与相应的安装螺钉相配合的螺纹孔,安装螺钉套设上密封圈后,依次穿过连接座上的上密封孔、螺钉上过孔、液流腔、螺钉下过孔、以及下密封孔,再套设下密封圈,拧紧在第二进出液口中,从而将连接座固定在接线端子上。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中,所述安装螺钉的栓体沿着中心线自端部向里开设有液流孔。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中,所述安装螺钉的栓体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液流孔相通的液流过孔。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中,所述线尾端子的后部开设有固定安装孔。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冷接线件可以通过连接座上的管状连接部直接与所述液冷管路的第二进出液管相连,连接非常方便,并且,由于每个电源芯线单独设置了液冷管路对其进行冷却,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从而大大改善了电源芯线的散热效果,在流过同等电流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减小电源芯线的线径,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充电线缆和充电枪的重量,节省了成本,并且,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液冷接线件的电源芯线的液冷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液冷接线件的电源芯线的液冷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充电枪及其充电线缆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充电枪及其充电线缆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液冷管,2、插接端子,201、芯线安装孔,21、管状连接部,211、第一进出液口,22、温度传感器安装孔,3、端子连接件,4、电源芯线,5、线尾端子,501、芯线安装孔51、管状连接部,511、第二进出液口,52、固定安装孔,6、定位销钉,7、第一连接座,701、上密封孔,703、螺钉上过孔,705、液流腔,71、上密封圈,72、下密封圈,73、管状连接部,75、安装螺钉,751、液流过孔,8、第二连接座,801、上密封孔,803、螺钉上过孔,805、液流腔,81、上密封圈,82、下密封圈,83、管状连接部,85、安装螺钉,851、液流过孔,9、第一进出液管,10、第二进出液管,100、充电枪,101、充电枪壳体,102、充电线缆,103、其它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的详细实施方案。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接线件和液冷接线件、以及用于安置电源芯线4的液冷管1,所述液冷接线件的具体结构包括:插接端子2,插接端子2的后部设置有芯线安装孔201,插接端子2在其芯线安装孔201的沿口处设置有与其芯线安装孔201相通的管状连接部21,电源芯线4的一端通过端子连接件3穿过插接端子2的管状连接部21插置在插接端子2的芯线安装孔201中,其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端子连接件3的一端(图中的右端)与电源芯线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端子连接件3的另一端(图1中的左端)和插接端子2上(对着芯线安装孔201)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插设有用于防止端子连接件3与插接端子2松脱的定位销钉6,将端子连接件3固定在插接端子2的芯线安装孔201中;所述的插接端子2在其后部开设有与其芯线安装孔201相通的第一进出液口211,第一进出液口21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连接头,该第一密封连接头的具体结构包括:安装螺钉75、第一连接座7、以及上密封圈71和下密封圈72,所述的第一连接座7上沿轴线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密封孔701、螺钉上过孔703、液流腔705、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上密封孔701的直径与下密封孔的直径相当,所述螺钉上过孔703的直径与螺钉下过孔的直径相当,所述上密封孔701的直径大于螺钉上过孔703的直径,从而形成用于搁置上密封圈71的台阶,所述下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下过孔的直径,从而形成用于抵压下密封圈72的台阶,所述液流腔705大于安装螺钉75的相应部分,使得安装螺钉75的相应部分与液流腔
70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安装螺钉75为中空结构,即:其栓体自端部向里开设有液流孔;安装螺钉75的栓体上沿周向开设有四个与液流孔相通的液流过孔751,第一连接座7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液流腔705垂直相通的管状连接部73;所述的第一进出液口211为与安装螺钉75相配合的螺纹孔,安装螺钉75套设上密封圈71后,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座7上的上密封孔701、螺钉上过孔703、液流腔705、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再套设下密封圈72,拧紧在插接端子2的第一进出液口211中,从而将第一连接座7固定在插接端子2上;第一密封连接头的管状连接部73上套设有第一进出液管9;所述的液冷接线件包括:线尾端子5,线尾端子5的前部设置有芯线安装孔501,线尾端子5在其芯线安装孔501的沿口处设置有与其芯线安装孔501相通的管状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芯线的液冷接线件,包括: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的前部设置有芯线安装孔,接线端子在其芯线安装孔的沿口处设置有与其芯线安装孔相通的管状连接部,电源芯线的相应端穿过插接端子的管状连接部插置在插接端子的芯线安装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在其前部开设有与其芯线安装孔相通的第二进出液口,该第二进出液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连接头,该第二密封连接头的具体结构包括:安装螺钉、连接座、以及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的连接座上沿轴线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密封孔、螺钉上过孔、液流腔、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上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上过孔的直径,下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下过孔的直径,液流腔大于安装螺钉的相应部分,使得安装螺钉与液流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螺钉的栓体自端部向里开设有液流孔,安装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高军王建东邹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友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