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井的井下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97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热井的井下换热装置。包括侧壁带有条形透水孔的直管外罩,在直管外罩的底部设有带有圆形透水孔的半球外罩;在直管外罩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在直管外罩的顶部安装有介质箱,在直管外罩的外壁上设有多组反洗水孔且在各组反洗水孔的外侧安装有反洗管;换热组件包括端部安装板和多个U形换热管,各U形换热管的一端连接至端部安装板的介质输入区、另一端连接至介质输出区;介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封口并带有换热介质出口和换热介质入口、底部敞口并且与直管外罩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腔中部设有隔板将内腔分为两个介质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备自清洗能力,换热效率保持能力强。换热效率保持能力强。换热效率保持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井的井下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热供暖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地热井的井下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热供热系统按照地热流进入供热系统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直接供热即把地热水直接引入供热系统,间接供热即地热流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循环水,地热流不直接进入供热系统。当前形势下,传统对地热水进行直接采集使用的方式逐渐得到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取热不取水”技术。“取热不取水”是指只采集使用地热水源中的热能而不对地热水进行采集,这样既实现了供热系统的热源获取,又避免了由于地热水源的过渡采集导致的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地热供热技术。
[0003]当前条件下,“取热不取水”以单井换热的形式为主,在“取热不取水”技术中,地热水源的井下换热装置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来自地面系统的换热介质经由井内管路流通,到达井底的换热装置时与周围热水层换热升温,之后高温的换热介质重新回流至地面系统,再采用板式换热器等对换热介质中的热量进行采集和利用。
[0004]井下的换热装置由于直接与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井的井下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侧壁带有条形透水孔(7)的直管外罩(8),在直管外罩(8)的底部设有带有圆形透水孔(10)的半球外罩(9);在直管外罩(8)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5),在直管外罩(8)的顶部安装有介质箱(4),在直管外罩(8)的外壁上设有多组反洗水孔(11)且在各组反洗水孔(11)的外侧安装有反洗管(6);换热组件(5)包括端部安装板(5

3)和与端部安装板(5

3)固定连接的多个U形换热管(5

1),各U形换热管(5

1)的一端连接至端部安装板(5

3)的介质输入区、另一端连接至端部安装板(5

3)的介质输出区;介质箱(4)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封口并带有换热介质出口(2)和换热介质入口(3)、底部敞口并且与直管外罩(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腔中部设有隔板(4

1)将内腔分为两个介质腔室且两个介质腔室分别位于介质输入区和介质输出区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的井下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在介质箱(4)的箱体底部设有环形凸棱(4

2),环形凸棱(4

2)与隔板(4

1)的底部边缘构成“日”字形的连接凸棱;在换热组件(5)的端部安装板(5

3)的表面设有环形安装槽(5

4)和直形安装槽(5

5),环形凸棱(4

2)位于环形安装槽(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洋王峦葛强邵春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世纪天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