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884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包括进水管、多级处理单元、反冲洗水泵、反冲洗风机、臭氧投加泵、出水池;其中,每一级处理单元包括相连通的进水池和反应池;反应池下部均满池设置配水配气系统、卵石层和催化剂层;反应池配置有两用渠、出水渠、反洗排污管;两用渠一端与出水渠相连通,另一端与反洗排污管相连通,在臭氧催化反应过程中作为出水收集渠,在水洗过程中作为反冲洗废水收集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臭氧催化反应池的集成化改进,能够对臭氧催化反应池进行气洗和/或水洗的反洗,并且反冲洗废水单独排放,不影响出水效果,保证了臭氧催化反应池的有效运行。催化反应池的有效运行。催化反应池的有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污水中工业废水的比重越来越高,其中难降解物质也逐步增多;另外,各个地区对水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逐步提高,相应各地的水质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因此,臭氧催化反应池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臭氧催化反应池在实际工程中仅有个别项目设置气洗系统,但是气洗之后脏物料不能单独排出,只能等正常进水后,脏物料经出水池排放,影响出水效果,并且催化剂过滤等堵塞板结失效,影响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是臭氧催化反应池经常堵塞的相关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对臭氧催化反应池的集成化改进,能够臭氧催化反应池进行对气洗和/或水洗的反洗,并且反冲洗废水单独排放,不影响出水效果,保证了臭氧催化反应池的有效运行。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包括进水管、多级处理单元、反冲洗水泵、反冲洗风机、臭氧投加泵、出水池;其中,每一级处理单元包括相连通的进水池和反应池;
[0007]所述进水管与第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有进水阀;
[0008]每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反应池下部均满池设置配水配气系统、卵石层和催化剂层,所述配水配气系统、所述卵石层和所述催化剂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
[0009]所述反冲洗水泵设置在最后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上方,并且与所述出水池连通,利用所述出水池的水作为反冲洗水源;所述反冲洗水泵与所述配水配气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其泵送的反冲洗水通过所述配水配气系统水洗所述卵石层和所述催化剂层;
[0010]所述反冲洗风机设置在某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上方,与所述配水配气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其泵送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配水配气系统气洗所述卵石层和所述催化剂层;
[0011]所述臭氧投加泵设置在某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上方,与所述配水配气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其泵送的臭氧通过所述配水配气系统输送至各级所述处理单元的反应池;
[0012]每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反应池均配置有两用渠、出水渠、反洗排污管;所述两用渠布置在所述反应池上部,一端与出水渠相连通,另一端与反洗排污管相连通;所述两用渠与所述出水渠连通处设置有出水闸,所述出水闸用于在臭氧催化反应过程打开、在水洗和/或
气洗过程关闭;所述反洗排污管设置有反洗排污阀,所述反洗排污阀用于在水洗过程打开、在臭氧催化反应过程关闭;由此,所述两用渠在臭氧催化反应过程中作为出水收集渠,在水洗过程中作为反冲洗废水收集渠;
[0013]每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出水渠与下一级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通过出水井连接;
[0014]所述出水池与最后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出水渠相连通,所述出水池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设置有出水阀。
[0015]进一步地,处理单元的数量为2~4级。
[0016]进一步地,多级处理单元在平面上逐级依次排列布置。
[0017]进一步地,每一级处理单元的反应池上部设置的两用渠数量为1~2个,并且该反应池上部均匀布置。
[0018]进一步地,各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并排设置,各级处理单元的所述反应池并排设置;每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顶面高度低于所述反应池顶面高度,且所述出水渠位于所述进水池上方靠近所述反应池的侧面。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一)本技术的臭氧催化反应池配备反冲洗水泵和反冲洗风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气洗后水洗或者气水同时洗,达到有效清洁催化剂防止板结的目的;其中,反冲洗水泵利用出水池的水作为反冲洗水源,从而节省外部水源的用量。
[0021](二)本技术的臭氧催化反应池在反应池的上部设置两用渠兼顾作为出水收集渠和反冲洗废水收集渠:在正常臭氧催化反应过程中,两用渠作为出水收集渠,用于收集正常出水;在水洗过程中,两用渠作为反冲洗废水收集渠,收集反冲洗废水后排放;一渠两用,灵活配置。
[0022](三)本技术的臭氧催化反应池包括多级处理单元,每级处理单元彼此独立,可以分别或同时进行气、水反洗,反冲洗废水也可以单独排放,有效保持催化剂的清洁。
[0023](四)本技术的臭氧催化反应池结构紧凑,将反冲洗水泵、反冲洗风机、臭氧投加泵均放置在进水池上面,出水渠和出水井在进水池顶部并紧邻反应池,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占地。
[0024](五)本技术的臭氧催化反应池根据实际需要,能够将处理单元按照模块化制作,并可根据处理效果的要求进行模块化拼装,利于后期规模的扩建。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的中层平面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的底层平面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的1

1剖面图。
[0028]上述图中:1—进水管;2—进水阀;3—第一进水池;4—第一反应池;5—第二进水池;6—第二反应池;7—出水井;8—配水配气系统;9—卵石层;10—催化剂层;11—反冲洗水泵;12—出水池;13—反冲洗风机;14—臭氧投加泵;15—第一两用渠;16—第一出水渠;17—第一出水闸;18—第一反洗排污管;19—第一反洗排污阀;20—第二两用渠;21—第二出水渠;22—第二出水闸;23—第二反洗排污管;24—第二反洗排污阀;25—出水管;26—出
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0]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包括在平面上依次布置的第一级处理单元、第二级处理单元和出水池12。
[0031]第一级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进水池3和第一反应池4,第一进水池3和第一反应池4通过隔墙底部开洞相连。第一进水池与进水管1连接,进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阀2。
[0032]第二级处理单元包括第二进水池5和第二反应池6,第二进水池5和第二反应池6通过隔墙底部开洞相连。第二进水池5通过出水井7与第一反应池4相连。
[0033]第一反应池4和第二反应池6下部均满池设置配水配气系统8、卵石层9和催化剂层10,配水配气系统8、卵石层9和催化剂层10由下至上依次设置。
[0034]第二进水池5上方设置有反冲洗水泵11,反冲洗水泵11与出水池12连通,并通过管道与配水配气系统8连接。反冲洗水泵11设置在第二进水池5与出水池12之间的隔墙处,利用出水池12的水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置气水反洗系统的臭氧催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多级处理单元、反冲洗水泵、反冲洗风机、臭氧投加泵、出水池;其中,每一级处理单元包括相连通的进水池和反应池;所述进水管与第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有进水阀;每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反应池下部均满池设置配水配气系统、卵石层和催化剂层,所述配水配气系统、所述卵石层和所述催化剂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反冲洗水泵设置在最后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上方,并且与所述出水池连通,利用所述出水池的水作为反冲洗水源;所述反冲洗水泵与所述配水配气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其泵送的反冲洗水通过所述配水配气系统水洗所述卵石层和所述催化剂层;所述反冲洗风机设置在某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上方,与所述配水配气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其泵送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配水配气系统气洗所述卵石层和所述催化剂层;所述臭氧投加泵设置在某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水池上方,与所述配水配气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其泵送的臭氧通过所述配水配气系统输送至各级所述处理单元的反应池;每一级处理单元的所述反应池均配置有两用渠、出水渠、反洗排污管;所述两用渠布置在所述反应池上部,一端与出水渠相连通,另一端与反洗排污管相连通;所述两用渠与所述出水渠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霞史志利李国金王瑞张伟常宝军董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