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仲发专利>正文

无臭氧负离子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747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放电装置的针状或线状放电电极的放电区域附近,设置一块用稀有元素制成的金属片或金属板,该金属片或金属板与放电电极连接负高电压,当电极放电,产生负离子和臭氧,该金属片或金属板便分解了臭氧,只留有负离子,其优点是用一块稀有元素金属片或金属板,放置于放电区域附近,便可以消除因放电而产生的臭氧,同时保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离子,结构简单,有普遍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臭氧负离子放电装置,电学中的其他类目不包括的电
市埸上常见的负离子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附图3所示,放电针9上的针状电极10,在负高电压作用下,发生尖端放电,从而产生负离子12,同时也产生臭氧O3,而臭氧O8,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人们为了保健,购置一台负离子发生器,却同时带来有害于自己健康的臭氧O8,显然是很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产生大量负离子却没有臭氧的无臭氧负离子放电装置。本技术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放电装置的针状或线状放电电极的放电区域附近,设置一块用稀有元素制成的金属片或金属板,该金属片或金属板与放电电极连接负高电压,当电极放电,产生负离子和臭氧,该金属片或金属板便分解了臭氧,只留有负离子。本技术的优点是用一个简单的金属片或金属板,放置于放电区域附近,便可以消除因放电而产生的臭氧,同时保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离子,结构简单,可用于带空气循环过滤的净化器、冷暖空调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以及车辆内,有普遍推广价值。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并对附图作简要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附图2是本技术产生负离子示意图。附图3是常见的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和臭氧的示意图。附图4、5、6是几种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7是含有稀有元素组成的金属片或金属板的组成断面图。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附图1,图中有一个放电装置支架7,支架7的前侧是一个倾斜面,该倾斜面开有一长方形槽,在长方形中槽嵌设一用稀有元素金属制成的金属片2,并用一固定罩1盖合后用螺钉固定于支架7;在金属片2的后上方,设置有一放电针板3,放电针板3上有二根放电针8,放电针板3盖合在支架7的顶端,二根放电针8伸出位于金属片2的上方,用螺钉使放电针板3固定在支架7的顶端。在支架7的顶端还设置有高电压连接簧片6、高电压连接插头5及高电压连接插头盖4,当前述的放电针板3盖合在支架7的顶端,高电压连接插头5便伸出在支架7的右侧,藉助高电压连接簧片6、高电压连接插头盖4,使金属片2、放电针板3上的放电针8自动接通高电压连接插头5,工作时,用10000伏左右的负高电压,接通高电压插头5,放电针板3上的放电针8尖端放电,产生负离子和臭氧,在放电针8附近的金属片2则分解了放电区域附近的臭氧,只留下负离子。附图7是含有稀有元素组成的金属片或金属板的组成断面图,图中是由上层的高稳定度金属膜(铂)16、中层的稀有元素金属膜17及下层的高强度不锈钢底板18组成,并用不锈钢固定夹19使其夹紧固定,稀有元素金属膜中的稀有元素可以是锶(Sr)、钷(Pm)、镅(Am)以及钚(Pu)等制成的。附图2是本技术产生负离子的示意图,图中在原放电针板9上的放电针10的下方,设置一块稀有元素金属片2,通过导线11分别加上负高电压,此时放电针10尖端放电,产生负离子12,但是在放电区域附近没有臭氧。附图4是另一种实施例,放电丝13下方设置一稀有元素金属片2。附图5、6是又二种实施例,放电针14、15分别设置在稀有元素金属片2旁边,同样可以消除臭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臭氧负离子放电装置,放电装置安装在一支架上,该支架连同放电装置装设于一种箱体内,其特征在于:在放电装置的针状(尖锐状)或线状放电电极的放电区域附近,设置一块含有稀有元素组成的金属片或金属板,该金属片或金属板与放电电极连接负高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臭氧负离子放电装置,放电装置安装在一支架上,该支架连同放电装置装设于一种箱体内,其特征在于在放电装置的针状(尖锐状)或线状放电电极的放电区域附近,设置一块含有稀有元素组成的金属片或金属板,该金属片或金属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仲发张朝梁张松荪
申请(专利权)人:胡仲发张朝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